今日金句
設筵滿屋,
大家相爭。
不如有塊餅乾,
大家相安。
箴言:17:1
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4:8》
今天開始讀提摩太前書,在此做扼要介紹。
提摩太前書與提摩太後書、提多書合稱「教牧書信」,是保羅晚年的作品,均是寫給他的接班人,教導他們如何牧養教會。
當時使徒多已離世,保羅也已屆晚年,深恐日後教會問題漸多,假師傅及異端又到處出現,年青的提摩太和提多會難以應付,故趁著還有日子在世上,便盡心地囑咐這兩位傳道人為福音的緣故忠心事主,愛教會,幫助信徒謹守真道。
提摩太生長於路司得,父為希臘人,母為猶太人(徒十六1)。
他自幼受祖母及母親影響,熟習舊約聖經(提後一5; 三15),後由保羅帶領信主(林前四17)。由於他十分長進,為人可靠,保羅便帶他參與第二次佈道旅程的工作(徒十六1-3)。 此後提摩太與保羅到處宣教,成為親密的同工(羅十六21; 帖前三2)。
當保羅從羅馬監獄獲釋,重返亞西亞、馬其頓時,曾吩咐提摩太留在以弗所負責選拔教會領袖及牧養信徒的工作。
由於提摩太生性怯弱(提後一6-7),且健康不佳(提前五23),面對重任和異端的危機,難免力有未逮。因此,保羅再訪以弗所之前,先寫本書給年輕的提摩太,對他多方鼓勵。
教牧書信中有關保羅的行蹤(提後一15-18;四13、20;多三12)、提摩太和提多的工作(提前一3;多一5),於使徒行傳均無提及。
教會傳統的解釋是:使徒行傳最後一章記述保羅首次被囚羅馬,保羅一度從羅馬監獄獲得釋放,並曾往來希臘、以弗所、革哩底等地,傳道與栽培信徒(提前與提多背景),而教牧書信就是在這段時間所寫。
後來他再次被捕,囚於羅馬(提後背景),最後為主殉道。
提摩太傳道的初時,異端猖獗,荒渺無憑的話十分流行,使人對純正的道理產生疑惑,不明白律法最終的意義和目的。保羅提醒他要防備虛偽的道理,回到神的話語和憐憫裏,思想神的愛。
1. 事奉的能源: 神的恩惠憐憫平安(1-2節)
保羅在這裏表明他作使徒的身分(1節),對受信者提摩太來說,似乎沒有必要,因為提摩太深信保羅是基督的使徒。不過,從信末問安所用的複數詞『你們』(參六21)看來,保羅有意讓提摩太向以弗所教會公開誦讀本封書信,因此在此強調他的使徒身分。
在保羅的書信中,惟有在給提摩太和提多這兩位少年事奉者的信函裏,開頭的祝福,除了慣用的『恩惠平安』之外,還加上了『憐憫』(2節,參提後一2;多一4原文)。
這可能是因為,在保羅自己的經歷中,深深的體會到,一個人能夠從罪中得救,並且蒙召受託,成為一個事奉者,有份於神在宇宙中,為著豐滿的基督,所有偉大的工作,是何等不配,何等需要神的『憐憫』!
2. 事奉的警惕(3-11節)
保羅寫畢問候,立即轉入正題:警告異教已在教會中出現,必須嚴加禁止(3節)。異教也可譯為「別的教義」或「虛偽的教導」,指的不是教會外面的異端邪說,而是打著基督徒的招牌,在教會裡頭傳偏離福音真理的教義。
這也是教牧書信的主題。
綜合三書可以知道,當日以弗所教會中「異教」的內容:
(1) 虛假的教導(3節;六3)。
(2) 傳講沒有聖經根據的離奇先祖故事,無法考據的世系,以及編造的靈界的情況(4節;四7;多三9)。
(3) 講虛浮無謂的話(6節)。
(4) 教導舊約的律法(7節)。
(5) 作愚拙無學問的辯論(提後二23;多三9)。
(6) 專門喜歡質難、爭辯(六4;多三9)。
(7) 要求人禁欲以及飲食上的禁忌(四3)。
(8) 傳講猶太人的玄秘宇宙謬說,包括早期的諾斯底派學說(六20;多一14)。
保羅指出,他所以囑咐提摩太要禁止人傳異教有幾方面的理由(4-7節):
(1) 因為他們的教訓只能激發辯論不休、毫無結論的臆測(4節);
(2) 因為他們的教訓不能造就信徒,使他們在信仰上扎根(4節);
(3) 因為辯論不休的結果,只能加深彼此之間的裂痕,不能建立愛中的團契(5節);
(4) 因為這些假師傅雖有作教法師的野心,卻沒有作教法師應有的資格和修養(6-7節) 。
教師和信徒所當追求的是愛中的團契,然而除非有清潔的心、無虧的良心和無偽的信心,我們不可能建立愛中的團契。
假教師曲解律法,講憑律法可以得救的道理,違背了神賜律法的原意(8節)。神的律法乃是對付一切不義不法的(9-11節)。
我們若是仍有這裏所說的幾種光景: 不法、不服、不虔誠、犯罪、不聖潔、戀世俗、弒父母、殺人、行淫、親男色、搶人口、說謊話、起假誓、敵正道等,就當因神公義的律法而恐懼,因為公義的神斷不以有罪的為無罪,必要追討一切的罪(參出卅四7)。
3. 事奉的榜樣(12-16節)
保羅從自己的一生來看神的憐憫與慈愛。他從前是逼迫基督的,現在卻作了祂的使徒(12節)。未信主前,保羅以為逼迫基督徒就是服事神,現在知道這是大罪(約十六2;腓三 5-7) 。
他用「褻瀆、逼迫、侮慢」(13節)來描寫從前敵對基督、逼迫教會的行為,但有憐憫的主基督仍舊召他作了福音使者。保羅自覺罪孽深重,壞到極處(15節)。
保羅用「褻瀆神」、「罪魁」等詞語形容自己過去的樣式,反映耶穌對他的忍耐:一個一無可取的人,居然獲得神的憐憫,把他從「淤泥」中拉上來,可以給後來信主得永生的人作榜樣(16節)。
4. 事奉的目的:尊貴榮耀歸神(17節)
本節可能為初期教會崇拜儀文中的一段,作者引用,當作自敘生平的一個小結。把榮耀歸給那眼不能見但無所不在的永生神。
5. 事奉的使命(18-20節)
保羅這經歷福音大能的人,甘願奉救主之命作外邦人的使徒。這命令是愛的命令,是因基督的愛激勵了他,使他不能閉口不傳;之後,他還要將這命令交託提摩太(18節)。
信仰基督真道的人一定有美好的道德生活,丟棄正確信仰的人決不能有良好的品德;信仰和品德的關係是如此的密切(19-20節)。
「許米乃和亞力山大」是保羅同時代的人,後面經文再次提到他們,許米乃傳否認復活的道(提後二17)、銅匠亞歷山大多多害保羅(提後四14)。保羅以此二人為信仰敗壞引致行為敗壞的例子(20節)。
保羅可能已將二人逐出教會,失去了主裡的交通和看顧(交給撒但);希望他們能夠因此悔悟,不再褻瀆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