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城365 天天親近主
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4:8》
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4:8》
(六)信心忍耐的酬報(四十一1-16)
約瑟的試煉可從兩方面來看。從人的角度來說,約瑟的受苦是由於波提乏妻子的誣告所造成的,而酒政官的忘記使得苦難延長。但從神的角度來看,約瑟這十三年的苦楚是神訓練陶造他的時期,他在這時期學會了忍耐。
相同的道理,神要一個基督徒擔當大任前必須受嚴格的訓練,只有在苦難的環境中,才能磨煉出一個成熟有深度的靈性來。
本段經文記載,在酒政官復原職兩年以後,法老作了一個夢,這個夢讓約瑟終於了可以從監獄這個學校畢業。
1.王的夢境(1-7節)
「過了兩年」,法老作了一個夢,夢見自己站在尼羅河邊(1節)。他的夢並非一個,是一連兩個,一連兩個夢,是表明這是重要的夢。
他夢見七隻肥壯的母牛在吃草,這七隻牛卻被後來的七隻乾瘦醜陋的母牛吞吃了;又夢見一顆麥子長了七個肥大佳美的穗子,這七個穗子卻被後長的七個細弱乾焦的穗子吞吃了(2-7節)。
法老王的夢都與他國家的需要和情況有關,夢境中奇異的徵兆使法老覺醒和沉思。王這個夢卻促成了約瑟能夠重獲自由。
「過了兩年」: 表示酒政把約瑟忘記,一眨眼就過了兩年。這兩年對約瑟來說,相當重要:
(1)使約瑟學習單單依靠神,而不再求人(參四十14)。
(2)使約瑟從被關在監中的達官多學習治國之道(參卅九20)。
(3)使約瑟達到三十歲能被神所用(參46節;路三23)。
基督徒人生中,很多事情的發生似乎極為平常,然而卻有神的旨意隱藏在其中。
2.酒政記起約瑟(8-13節)
「到了早晨,法老心裏不安,就差人召了埃及所有的術士和博士來;法老就把所作的夢告訴他們,卻沒有人能給法老圓解。」
「術士」:「占卜者」、「魔術師」、「觀天象的人」。當時的米所波大米和埃及人都有他們的術士,他們都是居較高位的祭司之類,他們被認為善於參透神的旨意並且將之傳達於人。而他們有書本和公式解夢。
「博士」:「智慧的人」、「博學的人」,在此指星象學家(參太二1)。術士和博士被埃及人視為解夢專家。
很難想像術士都沒有提出任何可能的解釋,有些學者認為這個夢看起來是兇兆,所以術士們不敢亂解釋;也有人認為術士們提出某些建議,但是不能滿足法老。不管怎樣,這個問題就僵在那裡。
法老相信這夢必有特殊意義,於是召集了一班解夢專家來,包括術士與博士,可是卻沒有一人能圓解夢境含意。那時,酒政官才想起約瑟來,他把自己跟膳長在監獄中,約瑟如何為他解夢的情況報告法老(9-13節)。
3.約瑟表現對神的信心(14-16節)
法老隨即差人去召約瑟,約瑟遵守正規的宮廷禮節,「剃頭、刮臉」,並穿上合適得體的衣服去見法老。法老對約瑟說:「我做了一夢,沒有人能解;我聽見人說,你聽了夢就能解。」(14-15節)
「剃頭,刮臉」:原文是「剃」,應該是指「把體毛剃除」。埃及的壁畫顯示埃及人常常都把所有體毛剃除。但巴勒斯坦人則蓄鬍鬚(參撒下十5;利十九27,二十一5)。
打過招呼以後,約瑟告訴法老:『這不在乎我,神必將平安的話回答法老。』(16節)這話的意思是:『神必向法老宣示平安』,可見此時約瑟雖尚未知夢境,卻已得了神的啟示,胸有成竹。
「平安的話回答」:可能是「平安的回答」、「完全的回答」、「正確的回答」。
(七)有智慧的解夢者(四十一17-36)
1. 法老重述夢境(17-24節)
法老重新敘述他的夢境,假如仔細看他的語句,明顯的加強了自己的感受,也加強了夢境的強度。
比如:「隨後又有七隻母牛從河裏上來,又醜陋、又乾瘦,與那七隻母牛一同站在河邊。」(3節)「隨後又有七隻母牛上來,又軟弱、又醜陋、又乾瘦,在埃及遍地,我沒有見過這樣不好的。」(19節)
將兩處相較,後者多加了一些不同的描述:
(1)多出「又軟弱」。
(2)按原文多出『非常』來形容「又醜陋」。
(3)「又乾瘦」的原文不同字,但意義近似。
(4)多加了法老的評論:「在埃及遍地,我沒有見過這樣不好的」,以形容其不好的程度。
法老對約瑟說明夢境時,特別強調美、瘦的差異與吃了卻不改變其瘦弱本質的令人訝異狀況。讓我們更覺得法老為這個奇異的夢境感到驚慌。
2.隨時見證神(25節)
約瑟聽完以後,對法老說:『法老的夢乃是一個,神已將所要作的事指示法老了。」「法老的夢乃是一個」,這是解此夢的關鍵所在。他的回答含有三個意思:
(1)要使法老知道神管理萬有。
(2)要拯救多人脫離饑荒的苦。
(3)要應驗神向亞伯拉罕所應許的話(參十五13)。
約瑟當時不過是三十歲的年青人,然而當他被帶到王宮時並沒有侷促不安或倉惶失措,就好像當他被下在監牢裏並未失去信心一般,相反他在此場合中保持著一種泰然自若的心情。
當你在危機或惡劣境遇下,求主幫助我們專心倚靠神:「我將耶和華常擺在我面前,因祂在我右邊,我便不致搖動」(詩十六8)
約瑟在他與法老的對話中一再提到神的名字,他先是承認自己一無所有,而將榮耀歸於神(16節);繼而告訴法老神愛他,所以以夢境向法老表示祂的愛(25節)。約瑟時時尊主為大,加上智慧的表達,使得法老也自自然然的接受了。
他勇敢的為神作了美好的見證,以致後來從法老口中竟然將神的名字一再的複述出來(38-39節)。這是我們為主作見證最棒的榜樣。
約瑟面對法老侃侃而談,詳細說明治理之道,使得法老決定重用他,也使得他終於有機會一展長才。長時間坐監對他來說不是生命的停滯,而是知識與智慧的累積。這是一個屬神的人的榜樣。
3.解夢並獻策(26-36節)
那七頭肥壯的母牛代表七年,那七個飽滿的麥穗也代表七年;這兩個夢有相同的意思。接著上來的那七頭瘦弱的母牛和那七個枯瘦、被東風吹焦了的麥穗都代表七個荒年(26-27節)。
約瑟幫法老解夢,並再一次告訴法老:「這就是我對法老所說,神已將所要作的事顯明給法老了。」(28節)他解釋說,馬上要有七個豐年,接這要有七個荒年。饑荒嚴重得使人再也記不起從前的豐年(29-31節)。
然後說:「至於法老兩回作夢,是因神命定這事,而且必速速成就。」(32節)他不單把夢的意思給法老解明,建議他揀選一位「有智慧有聰明」的人作為埃及地的糧官(33節),也把怎樣免除饑荒的方法告訴法老王(34-36節)。
「神命定這事,而且必速速成就」:白話一點的說法是「神已經準備好了,神會快快地處理」。兩次提到神,更加強調夢的來源和解釋都是出於祂,約瑟並不把「了不起的解夢家」這樣的褒獎加到自己身上。
在這裡約瑟扮演了先知的角色,亞伯拉罕(二十7)、以撒(二十七27-29)、雅各(四十八15~四十九27)也都曾預言未來的事或扮演先知的角色。
解夢的重點在於七個荒年,七個豐年用一句話就帶過了,七個荒年卻用了五句來陳述(30-31節)。而且約瑟講解的很詳細,甚至是法老的外加補述:「吃了以後卻看不出(察覺不出)是吃了」(21節),他都回應了:「…饑荒甚大,便不覺得(察覺不出)先前的豐收了」(31節)。
他建議法老,糧官應當作適當管理,監督官員徵收並儲藏七個豐年時候五分之一穀物的收成,以便荒年來臨時,好將這剩餘的糧食分配給老百姓,避過七年的饑荒時期。
(八)擢升為相(四十一37-45)
約瑟的命運一夕翻轉,其中原因,是因為他懂得專心倚靠神。
1.他讓人看見神的榮耀(37-40節)
法老王和一切臣僕聽了約瑟的話,相信約瑟的解夢,並贊同約瑟的建議,應即時採取因應之道(37節)。法老對他的稱讚是:『像這樣的人,有神的靈在他裏頭,我們豈能找得著呢?』(38節)
於是對約瑟說:「神既將這事都指示你,可見沒有人像你這樣有聰明有智慧。」(39節)然後拔擢他成為埃及國的宰相(40節)。
約瑟的成就是不僅是讓人看見他的智慧聰明,更讓人看見他的智慧從神而來,並且因著他而敬畏神。一個基督徒,人對我們最好的稱讚是「神與他同在」;而我們最享受的恩典是「神的名得著榮耀」。
2.他讓人看見最美的見證(41-45節)
約瑟被高舉,讓人看見神高舉卑微的人。法老徵詢眾臣僕之後,當場頒佈授職令(37-40節);接著是法老在正式授職典禮中的諭令和行動(41-45節),包括分乘車輛接受眾臣僕的歡呼祝賀(43節),賜名(45節)。
「法老對約瑟說:『我是法老,在埃及全地,若沒有你的命令,不許人擅自辦事(原文作動手動腳)。』」(44節)
「擅自辦事」:原文是「舉手舉腳」,意思是「做任何事」。
法老在此表明他已賜給約瑟絕對的權力。幫他取埃及的名字,又賜給他「安成的祭司」女兒為妻(45節),表示接納他成為皇室成員。
「安城的祭司」:『安城』距京城開羅東北約七英哩,這城因敬拜太陽神而出名;『祭司』是埃及尊貴而有權勢的人物。
比起當初被賣時的年少無知,現在的約瑟已經成熟穩重多了。這十三年的經歷,讓約瑟可以承擔重責大任。如果約瑟是留在雅各家,頂多就是一個得寵的富家少爺。我們可以在自己身上找到上帝斧鑿、訓練的痕跡嗎?
(九)約瑟治理埃及(四十一46-57)
約瑟三十歲時開始為埃及王效勞;他離開王宮,到埃及各地視察。在七個豐年期間,農產豐收。約瑟收集五穀,在各城鎮設立儲藏中心,囤積從周圍各地收集的糧食(46-48節)。
約瑟在承擔宰相的位份上,充分顯露他是一位充滿智慧及才幹的人,在他領導之下,埃及全地的百姓度過饑荒的危機。因著上帝的幫助,他使危機化為轉機。
他並且有智慧的經營,使埃及成為最強大的國家,在遍地饑荒的情況下,埃及存糧卻多到不可勝數(49,53-56節)。各地人民都來約瑟那裏買糧(57節)。在神的旨意中,約瑟成了饑荒的救星,不僅救了埃及,並且救了當時所知道的大部分天下,包括希伯來民族。
在荒年未到之前,約瑟的妻子為他生了兩個兒子,他給這兩個兒子起了含義深厚的名字以作記號,長子「瑪拿西」,次子「以法蓮」,以表示對為他行了大事的神的感恩(50-52節)。
「瑪拿西」:意即「使之忘了」的意思。他對哥哥們賤賣他的往事,心中不懷苦恨;對女主人的陷害,獄中的冤屈事也拋在背後,完全忘掉!內心中長年的傷痕已經獲得平復,有如大江東流。
「以法蓮」:意即「使之昌盛」的意思。約瑟深信神用奇妙的方法管理他一生的際遇,他今天能夠昌盛和成為尊貴的宰相,全是神為他安排隱藏的計劃。
他更明白,過去所遭遇的每一件事都是生命的祝福,都是今日昌盛必備的營養份。因此把榮耀歸給神。
《榮神益人》
「法老對臣僕說:『像這樣的人,有神的靈在他裏頭,我們豈能找得著呢?』」(創四十一38)
這是一個非常美妙動人的故事。一個三十歲的希伯來青年約瑟,忽然從一個囚犯躍登埃及國的宰相,錢財、名譽、權位和尊貴樣樣俱全。同時也與埃及祭司首領的女兒結婚,進入了埃及法老王室的階級。
就如同寒冬過後的梅花綻放,約瑟也結出美麗的生命花朵。
1.他專心使神得榮耀(37-40節)
法老王和一切臣僕聽了約瑟的話,相信約瑟的解夢,並贊同約瑟的建議,應即時採取因應之道(37節)。法老對他的稱讚是:『像這樣的人,有神的靈在他裏頭,我們豈能找得著呢?』(38節)
於是對約瑟說:『神既將這事都指示你,可見沒有人像你這樣有聰明有智慧。」(39節)然後拔擢他成為埃及國的宰相(40節)。
約瑟的成就是不僅是讓人看見他的智慧聰明,更讓人看見他的智慧從神而來,並且因著他而敬畏神。一個基督徒,人對我們最好的稱讚是「神與他同在」;而我們最享受的恩典是「神的名得著榮耀」。
2.他結出信心的果實
約瑟可以說是少年負軛,他走的路比一般人更加艱難。我們可以拿衣服作比喻,他的一生從彩衣到奴衣,再到囚衣,最後終於穿上相衣。
痛苦不公的遭遇和經歷,不是他懷著苦毒和顧影自憐的理由;親人的棄絕,女主人的故意陷害沒讓他自暴自棄;酒政的忘恩,苦牢再蹲多年,也不能使他對神有任何抱怨。這些特殊的遭遇反而成為供應他成長、成熟的營養分。
因著相信神,也使他對於金錢、名望有了免疫力。
因此,我們在受試煉之時,必須體認一切痛苦的經驗都是有益的,能使我們的品格磨煉得更堅強,以應付未來更強頑的敵人和情勢。
3.他活出最美的見證(41-45節)
約瑟被高舉,讓人看見神高舉卑微的人。法老徵詢眾臣僕之後,當場頒佈授職令(37-40節);接著是法老在正式授職典禮中的諭令和行動(41-45節),包括分乘車輛接受眾臣僕的歡呼祝賀(43節),賜名(45節)。
透過今天的經文,我們思想以下問題:
1.約瑟被多關了兩年,如何看見神奇妙的計畫?你覺得受苦的價值在哪裡?
2.約瑟聽完法老敘述夢境之後,他如何回答?這回答的含意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