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城365 天天親近主
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4:8》
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4:8》
(三)錯誤的抉擇(三1-24)
這段經文記錄了人類第一個永世遺憾的事件。第一對人類由於不願順服神,為自己作了錯誤的抉擇,於是罪惡入了世界掌權作王,且延綿不絕地影響後世所有的人,無一倖免!
1.人受試探(1-7節)
「耶和華神所造的,惟有蛇比田野一切的活物更狡猾。蛇對女人說,神豈是真說,不許你們吃園中所有樹上的果子麼?」
「蛇」:原文前有冠詞,表示是特定的「那蛇」,而不是所有的蛇。以這個角度來看,這條特別的蛇跟撒但有關是很有可能的。
此處蛇會說話,這跟第二章中的記載不同,在第二章中,僅有人會說話,動物不會說話。而且整個舊約除了此處之外,僅有巴蘭的驢子曾說話(民二十二28),因此夏娃應該可以察覺事情有異。
「狡猾」:「精明的」、「狡詐的」。
耶和華上帝所造的,惟有蛇比田野一切的活物更狡猾。「狡猾」這個詞的字根和「赤身露體」(二25)相同,這樣的用字使人思想到蛇在田野的赤身露體,也思想到其行動的狡猾,並其背後動機的不良,正如其赤身露體的可羞恥。
我們注意到,在人喫了分別善惡樹的果實以後,眼睛明亮了。可是,他們所知道的卻並不是善惡,而是自己的赤身露體(7節)!
「女人對蛇說,園中樹上的果子我們可以吃;惟有園當中那顆樹上的果子,神曾說,你們不可吃,也不可摸,免得你們死。」(2-3節)
蛇對上帝的稱呼是「神」而不是「耶和華神」(1節),用意大概是只把神當成是創造者,而不是與之有親密往來的「耶和華神」,夏娃也受其影響,稱呼上帝為「神」(3節)。
「免得」你們死:「以免」,不過神的命令原文是連續兩個「死亡」,中文翻為「必定死」(二17),夏娃弱化了命令的嚴肅性。
蛇引誘女人是有計畫的行動,使她一步步掉入陷阱。牠先試探女人對神話語的底線:「上帝豈是真說?」(1節)女人回答:「你們不可喫,也不可摸。」(3節)漏了底,因為加添神的話說「也不可摸」,這樣,使蛇有了進一步誘惑的機會。
「蛇對女人說,你們不一定死,因為神知道,你們吃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你們便如神能知道善惡。」(4-5節)接著牠採取了進攻的策略:
(1)懷疑上帝的話:
「你們不一定死」,蛇否定了「上帝審判」的必然性(4節)。
(2)喫了大有益:
你們喫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意思是眼睛就「被開啟」(5節)。
(3)最大的益處是跟神同:
你們便「如」神,「變成像神一樣」,自己辨別善惡(5節)。
「能知道善惡」: 可以譯為「能辨別善惡」,不是道德性的善惡,乃是對己的好壞而言。也就是他們不需要聽神的,只要聽自己的即可,以自己代替神。
在新約中「蛇」常和「撒但」連在一起,如「大龍就是那古蛇,名叫魔鬼,又叫撒但」(啟十二9)。撒但透過蛇去引誘夏娃。
蛇先叫她懷疑神的話「神豈是真說」;進一步批評神不許她和丈夫吃「所有」的果子(神原先只是不准他們吃分別善惡樹的果子而已)。她開始動搖,將神「不可吃」的禁令,加上「不可摸」的命令。
蛇跟著公開否決神的話,把「必定死」改為「不一定死」, 叫她懷疑神的愛,指出神不許他們吃分別善惡樹的果子,乃基於私心,怕他們變得像神一樣知道善惡。
「於是女人見那顆樹的果子好作食物,也悅人的眼目,且是可喜愛的,能使人有智慧,就摘下果子來吃了;又給她丈夫,她丈夫也吃了。他們二人的眼睛就明亮了,才知道自己是赤身露體,便拿無花果樹的葉子,為自己編作裙子。」(6-7節)
「給她丈夫」:「給那同她在一起的丈夫」。經文一再暗示亞當在夏娃身邊(1、4、5節),此處的原文也表示亞當那時在夏娃身邊。
於是女人找了各種好理由,去吃分別善惡樹的果子,也給了她丈夫吃。他們的眼睛明亮了,原來的純潔與聖潔卻不見了,因為看見自己赤身露體而感到羞恥。因此,他們摘下無花果樹葉來,編作裙子為自己遮羞(7節)。
看起來似乎是蛇的話應驗了,但事實上蛇只說了一半的真話。亞當、夏娃的眼睛被開啟,並非真的看清楚了善惡,而是用「不同於上帝的角度」來看事物,以至於他們無法忍受原來赤裸的狀況,可比較「當時夫妻二人,赤身露體,並不羞恥。」(二25)
也可以說,他們是開始用自己的標準來評估事物。從這個角度看,他們自己「成為認識善惡的標準」,但是從上帝的角度看,他們已經拒絕上帝是他們的標準,是「選擇惡」了。
這裡有一個問題,明明是夏娃受誘惑吃了果子,為何聖經說是亞當犯罪(羅五14)?
主要原因是亞當參與夏娃的悖逆:「又給他丈夫,他丈夫也喫了」,這句話原意是「又給那同她在一起的丈夫,他也吃了。」亞當是首造的,權柄在他身上,他在旁邊觀看整個犯罪過程,不但不阻止,還一同犯罪,所以罪責在他身上。
《抉擇》
「於是女人見那顆樹的果子好作食物,也悅人的眼目,且是可喜愛的,能使人有智慧,就摘下果子來吃了;又給她丈夫,她丈夫也吃了。」(創三6)
在人類開始的時候,就有二條路擺在前面,有二種東西可供揀選,正如生命樹和分別善惡樹所代表的;一個是永遠活著,一個是死。
神也明明加以禁止,不可吃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然而人吃了禁果,走上了滅亡的路,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這棵樹上的果子,看起來好作食物,也悅人的眼目,且是可喜愛的,能使人有智慧。人只看到目前的利益和快樂,沒有看到嚴重的後果,他們一時得到些滿意和快樂,但所失去的真是太大了。
不但失去整個的樂園,也喪失了生命,失去神的同在和祝福,而得到的只是一時的悅目和可口;似乎是得些智慧和知識,但也因此得了錯誤和罪過的根源。因為知道善惡卻不能去行,而且常作出錯誤的判斷,為此是得不償失了。
直到今日,撒但也常以此來引誘人,藉著肉體和眼目的情欲,並今生的驕傲,也就是那些世界上的事,使千千萬萬的人都在那裡追求這些,卻不知損失有多大;不少信徒也是如此,因愛世界而將神丟棄。
–引自《每日天糧》
透過今天的經文,我們思想以下問題:
1.魔鬼試探人,採取了那些進攻的策略?應當如何勝過試探?
2. 明明是夏娃受誘惑吃了果子,為何聖經說是亞當犯罪(羅五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