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城365 天天親近主
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4:8》
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4:8》
(五)應敬重的神僕(17節)
「你們要依從那些引導你們的,且要順服;因他們為你們的靈魂時刻儆醒,好像那將來交賬的人。你們要使他們交的時候有快樂,不至憂愁;若憂愁就與你們無益了。」
「那些引導你們的」:就是指讀者中間的「屬靈領袖」。
「你們的靈魂」:原文是『你們的魂』,魂是一個人的人格所在,代表整個的人。
「時刻儆醒」:包括常常代禱和實際的關切照顧。
「交賬」:指完成主的託付,向主負責。
全句指帶領的人對信徒全人的福祉非常關心,盡其所能以完成主所交託給他們的任務。
信徒要順服主比較不難,但要順服人就難了;問題乃在於看法和作法不同,總覺得別人的看法和作法並不比自己高明,因此誰也不服誰。
這裡提供了勝過此難處的秘訣:帶領的人所求的是為『人』的好處呢?或是為『事』呢?只要他們是為了『人』,就應當『依從…順服』。
這是提醒信徒對帶領的人該有的兩種態度,「依從」偏重於指被他們所教導的話語所說服,「順服」偏重於指從心裏尊敬並服從他們。
上文第7節曾勸勉信徒想念從前引導他們的神僕,本節則要他們依從順服現在引導他們的神僕,而順服他們的原因,是為要順服真理和敬畏神的緣故。
凡是敬畏神,順服真理的人,也必敬重神的僕人;正如凡是愛神的信徒也必愛神的僕人一樣。敬重神的僕人,不只是物質方面供給他們所需用的,更重要的是要在真理上順服他們。
叁、結束的話(十三18-25)
一、應敬重的神僕(十三18-19)
在這結尾的話語中,著者兩次請求那些信徒在私禱中為他們代禱,可見著者和他的同工們是注重禱告,並且相信別人禱告的功效的。
首先是使他們能勝過自己的軟弱,以致「自覺良心無虧,願意凡事按正道而行」(18節)!其次是「使我快些回到你們那裏去」(19節)。
「良心無虧」:指無論是所教導的道理,或是所表現的行為,都問心無愧。
「願意凡事按正道而行」:『願意』,含有立志努力以赴的意思;『凡事按正道而行』,指凡事本著正直的動機付諸實行。
由此可見,信徒有責任為那些忠心敬虔的神僕代禱,使神僕在禱告上得著人的支持,也使代禱的人自己得益處;因為人都有軟弱,需要彼此扶持。他們藉著彼此的代禱,就更加有信心、有長進了。
當希伯來信徒中好些人開始退後灰心,受壓迫時,著者就希望快些回到他們當中。顯見他對自己的行蹤,並不憑自己的揀選,也不畏懼工作的困難,只以神羊群的益處為念。
二、祝福(十三20-21)
「但願賜平安的神,就是那憑永約之血、使群羊的大牧人,我主耶穌從死裏復活的神,在各樣善事上成全你們,叫你們遵行他的旨意;又藉著耶穌基督在你們心裏行祂所喜悅的事。願榮耀歸給祂,直到永永遠遠。阿們!」
「在各樣善事上成全你們」:「成全」,就是「使之完全」。全句比較好的翻譯是「以一切的美物裝備你們」。
有聖經學者說,這一個禱告幾乎包括了全部書信的綱要:
1.生命最高的目的:「遵行神旨」。
2.生命最大的需要:「在各樣善事上得到成全」。
3.生命最完美的表白:「心裏行祂喜悅的事」。
4.生命最榮耀的證實:「賜平安的神」。
5.生命最廣泛的保障:「主耶穌從死裏復活」。
6.生命最簡單的秘訣:「藉著耶穌基督」。
7.生命最完美的實現:「願榮耀歸給祂,直到永永遠遠,阿們」。
三、希望(十三22-23)
「弟兄們,我略略寫信給你們,望你們聽我勸勉的話。你們該知道,我們的兄弟提摩太已經釋放了;他若快來,我必同他去見你們。」
這些勸勉的話(22節),包括全書所講論的一切話,著者對信徒最大的希望就是:他們不但讀完他所勸勉的一切話,並且聽從他的勸勉,立即改變他們的錯失,挺起他們下垂的手、發酸的腿,在真道上勇敢站立,向前追趕。
有關於提摩太「已經釋放了」(23節)的話,並不具體,似乎表示提摩太曾經被監禁過,但也可以指一個人在某種職責上得著釋放。
四、問安和祝福(十三24-25)
從最後的問安中,可見當時引導那些希伯來信徒的神僕或負責人不止一位。他們和「眾聖徒」都是被關心的,從「義大利來的人」,指義大利來的信徒,但這句話並未表示本書是在羅馬寫的。
本書祝福的話很像保羅書信末尾的祝詞(參林前十六23;林後十三14;西四18;多三15)。
《大牧者耶穌》
「但願賜平安的神,就是那憑永約之血、使群羊的大牧人,我主耶穌從死裏復活的神。」(來十三20)
『耶穌是好牧人』是一幅很寶貴的圖畫,但很奇怪,保羅從來沒有提過這點,而希伯來書只有在這裏才提出來。
猶太人有一個傳說,述及摩西從埃及逃到沙漠的地方替葉忒羅看羊時。有一隻羊離群而走,摩西很耐心的在後跟隨,直至一條小溪旁才停下來,這隻羊動口不停的喝著溪水。
摩西走近它,並輕輕把它放在肩膊上,很溫柔的說:『原來你因口渴而離群嗎?』他沒有為自己奔跑的辛苦而埋怨。摩西慢慢的走著,把牠帶回家去。
當神看見這樣的情景,便說:『摩西對一隻逃跑的羊尚且憐憫備至,他就是我為我的子民要找的領袖了。』
一個牧羊人時刻準備為羊捨命;忍受牠們隨時帶來的麻煩,永不止息的愛牠們。這些就是耶穌為我們所作的事了。
–引自《每日研經叢書》
透過今天的經文,我們思想以下問題:
1.著者兩次請求信徒在私禱中為他們代禱,這樣的請求有何重要意義?
2.為何說作者最末了這一個禱告幾乎包括了全部書信的綱要?
希伯來書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