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城365 天天親近主
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4:8》
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4:8》
2. 所羅門獻殿的禱告(12-42節,參王上八22-53)
說過一些祝福的話後,所羅門開始向神祈禱。
(1)禱告的姿勢(12-13節)
他先站著,舉起手來,後來則跪下。
「向天舉手」(12節),表示真心誠意地將自己的全部依託給神,並向神懇求能力和幫助(詩二十八2;六十三4;一三四2)。所羅門的這種禱告的姿勢讓我們聯想到基督在客西馬尼園所做的禱告(太二十六36-46)。
此外,在臺上禱告顯然是為了更易被人看得見及聽得清楚(13節)。
「跪下」(13節),是標誌著國王的謙卑,他公開承認自己在萬王之王,萬主之主面前的卑微。所羅門雖然貴為以色列國王,仍虔誠地在天國的大君面前跪下。
聖經中記載跪下禱告的人有以斯拉(拉九5)、但以理(但六10)、彼得(徒九40)等,此外耶穌也曾親自跪下禱告(路二十二41)。
這「院」是「大院」,全以色列會眾都可入內,故所羅門是當著以色列會眾禱告的。
(2)神今日成就大事(14-15節)
所羅門今日能夠獻殿並作禱告,乃因神的應許成就了,願意向順服祂的人守約施慈愛,而他父親大衛蒙福受恩就是最好的明證。
(3)求神繼續施恩(16-17節)
回顧過去,看到神已成就了一切,並不表示恩典已盡;相反,這不過是施恩的開始而已。因此,所羅門加強禱告,並求多得恩典,就是神繼續堅立大衛王朝,使坐以色列國位的人不斷。
當然他曉得一件事,就是之後的王仍然必須遵守約的條件,盡上本分守律法,行神的旨意。這樣,才能繼續領受神恩。
(4)禱告的真實意義(18-21節)
末段,所羅門王提出一個大膽的問題:「神果真與世人同住在地上嗎?」(18節)其實這不是一個問題,而是一個序論,接著要說明一個重要的真理。
軟弱的人經常會問:天上偉大的神會不會與世人同居?
他要說明的真理就在此,神比祂所造的宇宙更加偉大。天上的天尚且不夠祂居住,更何況人手所造的殿!人類最大的需要就是學會謙卑和安靜,敬畏地行在神面前。
在這樣的基礎上,他的禱告就格外有意義。這意義有三個層面:
a.他聽得見(19節)。
b.他看得見(20節)。
c.他樂意賜福(21節)。
我們都是蒙恩的人,未信主以前,我們感到所領受的好處似乎都是自己應得的。但信主後我們就不會如此,反領略到這一切一切皆是出於神的憐憫,並向我們施恩所致。
從所羅門王的禱告,我們學會一件事,就是在受恩之餘,不忘記繼續求主施恩。這不是說我們要命令神做這事、做那事來滿足我們的要求,乃是我們看到自己只不過是一個平凡人、軟弱者,惟獨靠著神豐盛的恩典,才能活潑的侍立在祂面前。
所羅門要建的殿,不僅是獻祭的殿(二4),它更是一個禱告的殿(18-21)。耶和華雖然偉大無比,超越一切,但祂卻甘願在殿中與人相遇,俯聽人的禱告。
(5)所羅門獻上的七項具體懇求(22-42節)
a.求神以行動印證義人的清白(22-23節)
起誓是一種嚴肅的行動,為的是表白自己的無罪。既是如此,起誓後發生的事就很關鍵性,以色列人願意見到的是罪人受禍、義人蒙福。
b.求神改變失敗的國運(24-25節)
當國家因罪而被敵人打敗,以色列人需要回心轉意歸向神時,也就是表示他們有悔改的心了。這樣,國家命運才能有改變,才能繼續在巴勒斯坦這地方立國。
c.求神除掉旱災(26-27節)
古代的以色列以農立國,故雨水與民生關係十分重大。他們認定神賜雨水就表示神喜悅他們,反之,就是神發怒不悅納他們。當這種乾旱情況發生,以色列人就需要檢討自己的行為,並要離罪行善,才能蒙受降雨的福分。
d.求神除掉饑荒等災(28-31節)
饑荒的形成,可能是因為旱災的緣故,但其他疫症也會導致這種情況出現。災禍固然使人受苦,但積極方面它也可使人操練敬畏神的心。
「懇求」是基督徒禱告的內容之一。當我們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我們可以向神禱告求改變。這是一種權利,也是一份莫大的福氣。這樣的舉動,是表示尊神為大,以神旨意為至高的標準。
不過有一件事我們絕不能輕忽的,就是當這一切不如意的事情是因我們得罪神而臨到的時候,我們便需要悔改、回轉!
e.求神使外邦人認識祂(32-33節)
這裏所羅門對外邦人的態度是寬容的,因為他們也需要認識神的名。當然,以色列民有責任向天下萬民作見證,表揚神的能力與大名,好使外邦人歸向神。
f.求神使以色列軍隊得勝(34-35節)
奉神的名受差遣往各處爭戰,意思是這些爭戰都有神的引導,並非他們胡亂發動戰爭。在這情況下求神幫助,神也會給予他們勝利。其後有很多例證證明這點,就是勝過埃及、摩押及以東等軍隊。
g.求神憐憫被擄的悔改子民(36-39節)
他們犯罪戰敗被擄至外地,雖暫無機會回到自己的地方,但他們若肯向神認罪悔改,神必會再次照顧他們的。
(6)所羅門總結的禱告(40-42節)
所羅門總結的禱告,主要由三部分組成,即:a.為祭司禱告;b.為信徒禱告;c,為自己禱告。尤其強調了受膏者(42節),似乎預表了耶穌基督,因此有著特殊的意義。
所羅門深信神會悅納他這樣的懇求,原因有二:神與約櫃同是人安息之所(41節),表明神是永久住在聖殿裏的;祂既不離開受膏者大衛、所羅門及繼後的王(42節),所以守約施慈愛的福氣就必不斷絕。
基督徒要認識一件事,無論身在何方,只要我們認真、謙卑、悔罪的向神禱告,神必會垂聽。而且,地理上的遠近也不會攔阻神能力的彰顯。
當然,蒙應允之先,我們必須清楚我們的禱告內容是否為了高舉主的名,又合乎神的引導,自己又肯否正視罪惡。否則,神就不可能悅納了!
《當走的路》
「求你在天上垂聽,赦免你僕人和你民以色列的罪,將當行的善道指教他們,且降雨在你的地,就是你賜給你民為業之地。」(代下六27)
「將當行的善道指教他們」,這句話正與上述的相連:「你懲罰他們」。神曾使天閉塞不下雨,他們必須受教,明白當行的善道。
這在以利亞的日子特別顯著。先知那時特別求神在三年六個月不降雨,他認為除這方法以外,人民不會覺悟,回轉歸向神。他們不肯放棄拜偶像的事,與神和好。所以他求神以善道教導他們,除掉罪惡。
這對我們是十分重要的功課。神時常教導我們,以失望與痛苦使我們覺悟,我們熟悉的路徑竟被荊棘所擋住,躲藏之處也堵著不通。
我們的水泉有毒氣,一切愉快的事都變成荒廢,有時我們以為這是神的忿怒,祂不再施以慈愛嗎?其實神用這樣方法要指示我們當行的善道。
祂要我們走智慧的道路,也證明過犯的差錯好似荊棘一樣。以法蓮應該自卑,她受管教,我們也必受管教。牛犢若不慣那軛,仍不可掙脫,主必轉向我們。所以心靈的呼求回轉原有的愛,究竟那還是最好的。
在神的學校中坐下受教於聖靈與真理,主必不致故意加以嚴厲的管教。祂願意教導你當走的路,你又何必自找苦吃呢?
–引自邁爾《珍貴的片刻》
透過今天的經文,我們思想以下問題:
1. 禱告的真實意義包括哪三方面?
2. 所羅門獻上哪七項具體懇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