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城365 天天親近主
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4:8》
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4:8》
三、大衛末終之言與勇士行錄(二十三1-39)
本段經文很可能是大衛最後一次的正式講話,當中表達了他對神這位公義的統治者和守約者的讚美,以短歌形式表達(王上二1-10)。
不過,這不是遺言,而是出於大衛純潔的良心和對神的感恩,總結自己的一生。他信息的核心是仰望、讚美將要來到的義者的統治。
(一)耶和華給大衛的神諭(二十三1-7)。
「以下是大衛末了的話。耶西的兒子大衛得居高位,是雅各神所膏的,作以色列的美歌者說:耶和華的靈藉著我說,他的話在我口中。」(1-2節)
「末了」:「最後」。顯示這是大衛臨終前的發言。
「美歌者」: 「美」是「愉悅」、「快樂」;「歌」是「讚美詩」。這片語所形容的是大衛的歌唱才華。這位「以色列的美歌者」在詩中預言了將來的事。
「說」:希伯來文含意是直接由神,或者通過祂的先知所講的神聖言論。這個詞並不用來指普通人的言談。它極其頻繁地在「耶和華如此說」這一詞句中出現。
「耶和華的靈藉著我說」:顯示以下之言乃是受聖靈感動而說的。
大衛肯定他寫作的靈感是從神而來,這不是一般的歌曲,而是因神的靈感動而發出的讚美,表明自己是在聖靈完全的支配下所做的。
「以色列的神、以色列的磐石曉諭我說:那以公義治理人民的,敬畏神執掌權柄,」(3節)
這裡與上一節是舊約之中惟一的一處經文,暗示大衛可以名列先知之中。
「以色列的磐石說」:這一短語與前一個並列,標誌著這首歌的詩歌文體。
「他必像日出的晨光,如無雲的清晨,雨後的晴光,使地發生嫩草。」(4節)
「像日出的晨光,如無雲的清晨,雨後的晴光,」描寫了光衝破黑暗的勢力;「使地發生嫩草」,則充滿嶄新活力的彌賽亞和他的國度。
他說,那將要來的永生王,如「日出的晨光」,「以公義治理人民」。表明對神存畏懼的心,才是神政王國的理想的統治者。同時也預示,那為了在這土地上成就神的國度而來的耶穌基督。
大衛以先知的姿態講述以公義治理人民,這預言後來應驗在耶穌基督身上,祂再來的時候,要以完全的公義與和平統治全地。
舊約之中也有類似的預言(參賽十一1-10;耶二十三5-6;三十三15-18;亞九9-10),關於這些預言,有許多在後來應驗了(參太四14-16;路二十四25-27,44-49;約五45-47;八28-29)。
「我家在神面前並非如此,神卻與我立永遠的約。這約凡事堅穩,關乎我的一切救恩,和我一切所想望的,他豈不為我成就嗎?」(5節)
「我家在神面前並非如此」:也可翻譯成「我家在神面前豈不是這樣?」
第五節可以這樣翻譯:「我家在神面前如此豈非事實嗎?因為祂最終與我立永遠的約,這約可以使凡事堅穩。祂豈不為我成就我的一切救恩和我一切所想望的嗎?」
這是一種反面的修辭,表示大衛王朝正是以公義和敬畏神為治理的基礎,因此有如陽光讓整個地面生長青草,神也與大衛王朝立穩固的約。永在的神與大衛家立約,祂的救恩將從大衛家出來。
大衛雖距離理想君王甚遠,但神卻因著與他所立的約而使彌賽亞君王從他家而出。
「但匪類都必像荊棘被丟棄,人不敢用手拿它;拿它的人必帶鐵器和槍桿,終久它必被火焚燒。」(6-7節)大衛預期迫害亞伯拉罕子孫的惡人必受審判。
「匪類都必像荊棘」: 荊棘是人犯罪後神降下的刑罰的象徵(創三18),這裡指對神的國度和其百姓有害的勢力。他們對神來說是沒有價值的存在,因此將被棄絕而徹底滅亡(詩一O一8)。
「火」:象徵神的震怒和審判(太十三30),特別強調審判的完全性和急速性(來六8)。
大衛清楚指出他的蒙恩、現在所處的地位及將來的盼望。我們在欣賞這段大衛終末的說話時特別要留意:
1.大衛的自稱(1節):
神所膏立的王:是國家人民的統管者;以色列的美歌者:屬靈方面的供應者。
2.介紹三位一體的神(1-3節):
以色列的神:聖父;以色列的磐石:聖子;耶和華的靈:聖靈。
大衛與神保持密切的關係,使他羨慕的是在神裏面的好處,及三位一體的神所要成就的事:立永約、完成救恩、實現盼望(5節)。
(二)大衛的勇士與事蹟:包括三勇士和三十勇士(二十三8-39);
大衛沒有忘記神,他也沒有忘記一群忠心的勇士。因有這一群至死忠心的隨從,大衛才能多次得免於難,並立下彪炳的功勳。大衛能夠令到手下順服、愛戴,實在有他特別的地方。
大衛在本段說出三十七位英勇戰士的名字和成就。這些人曾幫助大衛登上王位。「以下記錄跟隨大衛勇士的首領,就是奮勇幫助他得國,照着耶和華吩咐以色列人的話,與以色列人一同立他作王的。」(代上十一10)
1. 擊殺非利士人的三位勇士(8-12節)
本段所記錄的三位勇士約設巴設、以利亞撒及沙瑪,他們都有大大擊殺敵軍的能力,但他們都承認自己是「耶和華使以色列人大獲全勝」(10、12節)的管道,得勝並非是自己的功勞,一切榮耀都歸於神。
第一個名叫「約設·巴設」(8節)又名「雅朔班」(代上十一11),他是大衛第一軍的軍長,每年正月服役(代上二十七2)。
他曾「一時殺戮八百人」、「一時舉槍殺了三百人」(代上十一11)。可見他做為大衛的軍長,發揮領導長才,指揮部下大敗敵人,這是他卓越的成果,使他列為眾將之首。
「一時擊殺了八百人」(8節): 在一次戰役裏。
第二位是亞合人以利亞撒,他是便雅憫支派亞何亞的後裔(參代上八4)。以利亞撒「從前與大衛在巴斯達閔,非利士人聚集要打仗」(代上十一13)。巴斯達閔又叫「以弗大憫」(撒上十七1)。它是歌利亞向以色列軍隊罵陣並被大衛殺死時非利士人的紮營地。
「他起來擊殺非利士人,直到手臂疲乏,手粘住刀把。那日耶和華使以色列人大獲全勝,眾民在以利亞撒後頭專奪財物。」(10節)他把刀握得那麼緊、那麼久、那麼用力殺敵,以致於後來手都黏在刀把上無法分開。
「專奪財物」(10節): 即從敗軍身上收集戰利品。
第三位是哈拉人沙瑪,這場遭遇戰似乎是由沙瑪奇襲了正在一塊田裡劫掠的非利士人產生的。當非利士人結集在利希的紅豆田裡時,以色列人都逃跑了(11節)。但沙瑪站在田裡抵抗他們,殺死了許多非利士人(12節)。
這三位勇士都是以一當百,一人的戰功勝過一群以色列戰士。不過作者記錄這些勇士事蹟時,都沒有忘記這些勇士也是上帝使以色列人得勝的管道。
2. 闖進伯利恆城打水的三位勇士(13-17節)
「收割的時候,有三十個勇士中的三個人,下到亞杜蘭洞見大衛。非利士的軍兵在利乏音谷安營。」(13節)
「三十個勇士」:勳銜低於前一段所記的三個勇士,他們的名字記於後面(24-36節)。
「三十個勇士中的三個人」:在大衛的三十個勇士中很可能有幾個三人小組。最初他似乎有一個恰好30人的勇士團,但是這個數字後來增加到這裡所列的37人(39節)。這裡的「三個勇士」和第九節的三勇士不同,不可混淆。
這些勇士投靠大衛的時候,當在大衛逃亡期間(撒上二十二1-4)和攻取耶路撒冷城之後(撒下五17-18)。
那時大衛在「山寨」,非利士人的駐軍在伯利恆。大衛渴想着說:「甚願有人將伯利恆城門旁、井裡的水打來給我喝。」(14-15節)伯利恆是大衛的家鄉,他懷念家鄉的井水。
「山寨」:這山寨最有可能是大衛在亞杜蘭洞附近的大本營(參撒上廿二4),部分學者提出這是指馬薩大。
這三個勇士就闖過非利士人的軍營,從伯利恆城門旁的井裏打水,拿來給大衛喝。他卻不肯喝,「將水奠在耶和華面前」說:「耶和華啊,這三個人冒死去打水;這水好像他們的血一般,我斷不敢喝。」大衛不肯喝這水(16-17節)。
「將水奠在耶和華面前」:三個勇士冒死為大衛取水,大衛欣賞他們的作為,認為這些水太寶貴了(「好像他們的血」,17節),因此把這些水當作奠祭獻給神。
此處可以看到這三個勇士對大衛的忠誠,而大衛也珍惜他們的努力,忍住自己的渴望,把家鄉的井水當成是屬下生命之祭,奉獻給神。亦即大衛認為只有神有資格接受他們用生命準備的祭禮,人是不能承受這樣的禮物。
《大衛的美德》
「說:耶和華啊,這三個人冒死去打水,這水好像他們的血一般,我斷不敢喝。如此大衛不肯喝。這是三個勇士所作的事。」(撒下廿三17)
從這段英雄錄中我們可看到大衛的美德:
1.智慧
大衛知人善任,知道他們忠勇的表現,證明他是一位精明的君主,能辨忠奸,能欣賞不同才幹能力的人。
2.仁愛
大衛博得諸多勇士們的忠心,他也懂得珍惜他們所做的一切。其中三人不忍看他思鄉之苦,為他冒死取水,結果他不肯喝,並將水奠在耶和華面前。他如此愛臣民,難怪他能漠視冰天雪地、猛獸,且能以寡敵眾了。
3.良善
大衛記念他們的功績。每一位有功的勇士都記錄在案,他們的勞苦沒有白費,連他們的家族、父親也沾了光彩。
透過今天的經文,我們思想以下問題:
1.本段一開始所記錄的三位勇士各有甚麼功績,你有何領受?
2.第二組三個勇士為大衛去伯利恆打水的記載,你看見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