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城365 天天親近主
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4:8》
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4:8》
五、掃羅違命被神所棄(十五1-35)
第十五章記載掃羅的被棄。掃羅先前私自獻祭的不法舉動已使他的王朝不得長久,這次再度違命,結果連本身的王位也不保。
(一)神命掃羅滅絕亞瑪力人(1-3節)
整件事是以色列人與亞瑪力人之役為背景,出征前神要撒母耳命令掃羅將亞瑪力人畜盡行「滅盡」,因他們曾在以色列人出埃及時趁火打劫(出十七8-16),結下仇怨(申二十五17-19)。
「滅盡」:「奉獻」、「聖化」、「完全地毀壞」。這個字在整章中出現7次(十五3,8,9,15,18,20,其中9節兩次),是本章的關鍵字。
以今日的觀點來看,這樣滅盡全族的戰爭是殘酷過份的,不過當時這樣的作法並不罕見,這樣的命令對當時的以色列人具有特殊的意義。上帝也對惡貫滿盈的迦南人下了一樣的滅絕令。
神並非樂於懲罰罪人,可是為了祂的神聖和公正,祂必須這樣做。因為亞瑪力人仍然像在出埃及記十七章時那麼好戰和殘忍。這些人往往是神在以色列人身上的旨意的一種威脅,因此神要對付這些公開反抗祂的民族。
不僅如此,後來亞瑪力人也繼續與以色列人為敵(士三13)。因此,亞瑪力人被認定為抵擋神的民族,神曾經宣告將他們從地上徹底剪除(出十七14;申二十五17-19)。現在神要施行曾宣告的刑罰。
這場戰爭的性質跟耶利哥之戰一樣(參書六17-20),以色列國成為上帝的審判的代理人。這種戰爭不像其他戰爭,因為人畜需要完全滅絕,戰士不會獲得物質上的好處。
(二)掃羅違命(4-9節)
掃羅在提拉因召集並檢閱他的軍隊:從以色列來的有二十萬人,從猶大來的有一萬人。到了亞瑪力的京城,在谷中設下埋伏。然後,掃羅派人警告『曾恩待他們』的基尼人,離開亞瑪力人,免得一同被除滅,於是基尼人離開了(4-6節)。
「基尼人」:亦即過遊牧生活的米甸族,摩西的妻子即為基尼人(參士一16)。
「曾恩待他們」:以色列百姓出埃及經過曠野時,受過摩西岳父的幫助(參出十八10、19;民十29、32),甚至在士師時代,以色列人還受過基尼人的幫助(參士四11,22)。
掃羅擊殺亞瑪力人,從哈腓拉直到埃及東的書珥,生擒了亞瑪力人的王亞甲,用刀殺滅了所有人民。但因為愛惜上好的牛羊、肥牛犢、羊羔和一切美好的東西,「不肯滅絕」,只毀滅那些下賤瘦弱的。
這樣的舉動等於是把下賤瘦弱的獻給上帝,是一種藐視神的行為。
此處掃羅除滅的應該只是亞瑪力人的一個支族,因為後來記載大衛時,亞瑪力人還有相當的勢力(參撒上二十七8,三十1,18)。
一開始我們看見神給掃羅一個回轉的機會,讓他出征立功。但是,我們看見神的命令(1-3節)和掃羅的行徑(4-9節)。神命令掃羅要「滅盡亞瑪力人所有的」,掃羅卻心存憐惜,「不肯滅絕」(9節)。
撒母耳轉達耶和華的話,清楚的指明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時候,當時的亞瑪力人對以色列的抵擋行為,事實上與抵擋耶和華沒有分別。
沒想到掃羅戰勝後,卻放過亞瑪力王亞甲,又留下上好的戰利品。所滅絕的牛羊只是「下賤瘦弱」的,卻為自己留下「上好」的。表面是為耶和華而戰,其實已經變質為自私的搜括(19、26節)。
(三)掃羅受責(10-23節)
1.耶和華後悔立掃羅為王(10-11節)
「耶和華的話臨到撒母耳說:我立掃羅為王,我後悔了,因為他轉去不跟從我,不遵守我的命令。撒母耳便甚憂愁,終夜哀求耶和華。」
「後悔」:「遺憾」、「悲傷」、「極度憂傷」。『後悔』並非對神立掃羅為王的行為感到「悔不當初」,乃是對神立掃羅為王的後果感到「遺憾、惋惜、憂傷」。上帝不後悔(參撒上十五29),但是會「遺憾」、「悲傷」。
「甚憂愁」:怒火中燒,被激怒。撒母耳的反應,乃是與神的憂傷表同情。
「終夜哀求」:意指整夜傷心難過。
此處顯出撒母耳非常在乎掃羅,以致聽到上帝的話,撒母耳的反應是又傷心、又難過。
2. 撒母耳質問掃羅(12-15節)
「撒母耳清早起來,迎接掃羅。有人告訴撒母耳說:掃羅到了迦密,在那裡立了紀念碑,又轉身下到吉甲。」(12節)
「迦密」:位於希伯崙的南南東方約13公里,表示掃羅離開戰場,凱旋北上返回他的都城途中。
「立了紀念碑」:意指紀念他自己的重大勝利。
「轉身」:指在返回都城途中拐個彎。
「吉甲」:位於基比亞的東北方約19公里,是以色列人過河攻佔迦南地的第一站,也是掃羅被選立為王的地方,所以到那裡可能是為了感謝神立他為王,並助他立下此豐功偉業。
掃羅為何留下亞甲?可以說完全為了一個虛榮心!(12節)
掃羅為了隱瞞違背神命令的事實,沒等撒母耳說話就先開口說謊:「耶和華的命令我已遵守了」(13節);「撒母耳說:我耳中聽見有羊叫、牛鳴,是從哪裡來的呢?」(14節)
當謊言被拆穿以後,又為自己辯護,把責任推給百姓,說:「因為他們愛惜上好的牛羊,要獻與耶和華你的神。」(15節)
掃羅的理由是「百姓」是留下牛羊的主謀,其實掃羅也有份。「你的神」,這樣的稱呼似乎是不自覺表達了掃羅與上帝的關係是疏遠了。再者,在戰場上直接殺掉,也算是「獻給神」,拿到吉甲來,也是殺掉獻給神,有必要保留上好的牛羊嗎?
先知撒母耳為了指出掃羅的罪遠道輾轉而來,掃羅卻不肯坦率地承認自己的錯誤,反而急於辯護自己的正當性。倘若掃羅此時像日後的大衛一樣(撒下十二23),誠實地向神悔改認罪,也許可以得到饒恕。但是掃羅因他的不信,錯失悔改的最後機會。
因此,撒母耳生氣的對掃羅說:「你住口吧!等我將耶和華昨夜向我所說的話告訴你。」掃羅說:「請講。」(16節)
《罪與它的兒子們》
「掃羅說:這是百姓從亞瑪力人那裡帶來的,因為他們愛惜上好的牛羊,要獻與耶和華你的神。其餘的,我們都滅盡了。」(撒上十五15)
不肯認罪是屬肉體的特點(參撒上十三12):把事奉的成績歸給自己,責任推給別人,實在推卸不了,就文過飾非。
所以當牛羊的聲音當場揭穿掃羅的謊言的時候(參14節),掃羅立刻把責任推給了百姓,並且提出一個理直氣壯的理由,說留下「上好的牛羊」是為了獻給神。
這裡可以看見罪的可怕,它的繁殖力極強,實在太會生孩子了。在亞瑪力人之役中獲勝之後,除了違背神話語的不順服之罪以外,又連續犯下了四項罪:
1.驕傲:在迦密,為自己立紀念碑的驕傲之罪(12節)。
2.虛假:假冒偽善之罪(13節)。
3.推卸:把自己的錯誤推卸給百姓而迴避責任之罪(15節)。
4.參雜:在神聖潔的祭祀活動中,參雜自己過犯的不敬虔之罪(15節)。
掃羅雖在表面上與亞瑪力人的戰鬥中取得了勝利,但在內在的戰場上,掃羅與撒但的戰鬥中卻屢戰屢敗。
透過今天的經文,我們思想以下問題:
1.耶和華對撒母耳說:「我立掃羅為王,我後悔了。」請解釋神的後悔的意思。
2.撒母耳聽見神後悔的話之後,如何反應?對你的啟發是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