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城365 天天親近主
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4:8》
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4:8》
二、外邦人哥尼流信福音(十1-48)
教會工作的開展進入一個新階段,而面對非猶太人,教會必須決定自己的立場。其實在埃提阿伯太監信主的時候,這個問題原則上已經產生,不過,因為他回國去了,那件事並沒有對教會政策上造成恆久的影響。
可是,一旦信主的人將成為教會生活長久性的成員時,接納的問題就不容忽略了。彼得在約帕的時候,發生了一些事,神帶領他的傳道工作踏入一個新的階段,就是將外邦人納入教會中。
兩個異象促成了這決定性的際遇。第一個異象,是一個敬畏神的羅馬百夫長哥尼流,受到神的指示,要他去請彼得來;第二個異象,是預備彼得接受邀請,告訴他禮儀上潔淨與不潔淨的食物,已不需要區分了。
因此,他可以與外邦人吃飯(有暗示的意義),不必心存介蒂。
哥尼流的故事可分作四個景(十1-8,9-16,17-23上,23下-48)。
第一景在該撒利亞的哥尼流家。
(一)哥尼流見異象(1-8節)
「在該撒利亞有一個人,名叫哥尼流,是義大利營的百夫長。」(1節)
「該撒利亞」:此城是希律大帝新建的城,猶太省的省會,也是巴勒斯坦的行政中心,羅馬總督的所在地。位於耶路撒冷西北105公里左右,城裡的居民大多是非猶太人。
「營」:這是羅馬軍隊的單位,羅馬軍隊一團有六千人,下轄十個營,一營有六百人,由六個百夫長管理。
第一景在該撒利亞,這裏住了一位叫哥尼流的百夫長。他所屬的義大利營,原是從義大利招募來的軍隊。這營是輔助軍隊的一部份,履行守衛的職責。
「他是個虔誠人,他和全家都敬畏神,多多賙濟百姓,常常禱告神。」(2節)
「虔誠人」:指著哥尼流是加入會堂敬拜上帝的外邦人,追求猶太人的信仰,不過並沒有受割禮真正加入猶太教。事實上哥尼流的羅馬軍人身份,也讓他很難受割禮,因為羅馬人認為割禮一類的行為是野蠻的行徑。
哥尼流一家是敬畏神的人,他歸服神的表現,並不只是表面的;從他賙濟窮人,常常禱告,就可以看出來。這種人在巴勒斯坦的猶太人眼中,仍然是異教徒,但分散各地的猶太人,對他們的態度卻較為開放。
哥尼流看見天使的異象啟幕,那時正是申初(下午三時)。這個時候是耶路撒冷聖殿的禱告時刻,可能哥尼流那時候也正在禱告。
天使叫他的名字(3節,參路一13;使九4),哥尼流因為意外而感到驚怕,天使來對他保證,神已經聽見他的禱告,記念他的善行(4節)。天使要哥尼流打發人去約帕,找一個叫「西門」的人來(5-6節)。
哥尼流順命差了三個人去,兩個是家僕,一個是虔誠的兵士(7節),也許是為了有相同的信仰,可以向彼得解釋真情(8節)。這兩地的距離有四十八公里。
第二景的鏡頭轉向在約帕的彼得。
(二)彼得見異象(9-16節)
「第二天,他們行路將近那城,彼得約在午正,上房頂去禱告。覺得餓了,想要喫。那家的人正豫備飯的時候,彼得魂遊象外。」(9-10節)
「房頂」:房屋的第三層,通常是一個平台,猶太人常用來曬蔬果或者是禱告。一般是透過屋外的樓梯上到這個平台。
「覺得餓了」:這個「餓」只出現在醫學文獻中,聖經中也僅出現於此,意思是「非常飢餓」,而非普通的肚子餓。而且這個時間並非是猶太人正常的吃飯時間,猶太人通常是早上十點吃早餐,下午再吃一餐,所以中午是預備下午餐的時候。
「魂遊象外」:指心靈處於一種不尋常的狀況,恍如在作夢,卻又不是睡著。
第二景的鏡頭如今轉向在約帕的彼得,在正午時分他走到房頂上,為要找一安靜處所禱告。猶太人遵行一日三次的祈禱:早上(上午九時),下午(下午三時)及黃昏(日落)。這時候不是一般禱告的時候,而是聖靈感動的時候。
當那家的人正在預備食物的時候,彼得魂遊象外(10節,十一5;廿二17),看見異象。他看見一幅大布繫著四角縋下來的圖畫(11節),大布裏盛有舊約所列的三類生物:走獸、昆蟲、飛鳥(12節,創六20;參羅一23)。
然後彼得聽見有聲音叫他起來,宰了吃(13節)。彼得發現大布內的生物是不潔淨的,是不可以吃的,因此提出抗議,說自己從不吃俗物和不潔淨的東西(14節)。
那聲音回答說:「神所潔淨的,你不可當作俗物。」(15節)這樣一連三次,然後便是一片靜寂,大布不見了(16節)。
記載上帝讓這異象重複三次,好讓彼得加深記憶,可見要突破彼得的成見,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神一連三次把異象顯給彼得看,就是要向他啟示神在新約時代的旨意,要他改變,建立新的觀念。
第三景還是在約帕的彼得。
(三)哥尼流所差的人來見彼得(17-23節)
「彼得心裏正在猜疑之間,不知所看見的異象是甚麼意思,哥尼流所差來的人,已經訪問到西門的家,站在門外,」(17節)
彼得正清醒過來,正在猜疑這意外的夢到底是什麼意思?哥尼流所差的人就已經來到這棟可能相當簡陋的房子,在門口詢問他是否在內(18節)。他們這時恰巧的到來,顯然是要表示這乃是出於神的安排。
「彼得還思想那異象的時候,聖靈向他說:『有三個人來找你。』」(19節)
他們還在門前,彼得就從聖靈獲得內在的引導。這種引導的方式,與異象完全不同,也許是暗示他內心的信念漸長。聖靈告誡他說,有三個人在門前找他,他要跟他們去,因為是神差他們來的(20節,聖靈用「我」字為神說話)。
從這裏就可看出,彼得的異夢是為要預備他而出現的。於是彼得下去,接待差來的人,作自我介紹(21節)。他們就複述口信,說他們的主人是個敬畏神的人,由於天使的吩咐,差派他們來找他,為要聽他的話(22節)。
那時天色已晚,無法動身回該撒利亞,彼得就接待他們過一夜(23節)。
當哥尼流的僕人來到時,聖靈便繼續向彼得說明以使他明白神的心意。倘若彼得沒有見到異象,沒有聽聞天使的解釋,也沒有聖靈的說明,他肯定不會前去哥尼流家中,向他一家傳福音。因為猶太人常以自己是神的選民自居,認為外邦人是與神的國無分的,不配領受神的恩典。
現在神一步一步的引導,彼得終於明白外邦人也是神所揀選,可以成為神的子民。今天神同樣一步一步地顯明他愛世人的心意,我們當存敏銳的心來接受神的引導。
《神所潔淨的》
「第二次有聲音向他說:神所潔淨的,你不可當作俗物。」(徒十15)
這異象等於向彼得宣告,舊約中潔淨可吃的,和不潔淨的食物之間的分野已經取消了,信主的猶太人此後可以吃任何食物,不再顧忌沾染不潔了。
這異象本不在乎有關飲食的問題,主要目的是排除了彼得的一切疑慮,他可以自由去外邦人家,吃他們所擺上的食物。先承認外邦人的食物是潔淨的,再邁一小步就可以承認外邦人也是「潔淨的」了。
可是,到底神什麼時候取消這有關食物的分野的呢?
首先是耶穌所講的話,暗示猶太人潔淨與不潔淨的分界已被廢除。耶穌曾說,為了宗教儀式而飯前洗手(與衛生理由有別),是不必要的;馬可說明道:「這是說,各樣的食物,都是潔淨的」(可七19)。
其次,保羅也說:「我憑著主耶穌確知深信,凡物本來沒有不潔淨的」(羅十四14)。保羅甚至想教導他們的,不單是一般食物都是「潔淨的」,就是獻給偶像的祭肉,若在街市上賣,也是「潔淨的」。因為偶像根本不存在(林前十19)。
由此看來,應該是從很早的時候起,彼得和其他猶太信徒已經體會到,任何食物都是可吃的,舊約有關禮儀上潔淨的動物的規例已不再有效,在新約裡都被更新了。
透過今天的經文,我們思想以下問題:
1.哥尼流是怎樣的人?他見到怎樣的異象?
2.彼得禱告的時候,有甚麼特別感覺?他看見怎樣的異象?神對他說甚麼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