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城365 天天親近主
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4:8》
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4:8》
(八)防備法利賽人的酵(十二1-3)
「這時,有幾萬人聚集,甚至彼此踐踏,耶穌開講,先對門徒說:你們要防備法利賽人的酵,就是假冒為善。」(1節)
耶穌正譴責法利賽人和律法師的時候,有幾萬人聚集。爭吵或辯論通常會引來一大群人。無疑的,這些群眾也被耶穌無懼的指斥這些偽善的宗教領袖吸引而來。
耶穌轉向門徒,提醒他們:「你們要防備法利賽人的酵,就是假冒為善。」
「假冒為善」:演戲,表演,戴上面具。這詞源於當時在舞臺上的演員,常戴著假面具說話,隱藏他們原來的真面目,演活另一個人的角色。
祂解釋酵象徵或代表「假冒為善」,耶穌稱這種假冒為善是法利賽人的酵,因為它像麵酵一樣,一點酵能使全團都發起來,所以要謹慎防備。
主繼續說,虛偽必然被揭露,真理卻必然得勝(2節)。直至那時為止,門徒宣講信息吸引聽眾人數相當有限。但隨著以色列拒絕彌賽亞和聖靈的降臨,門徒會毫無畏懼地奉主耶穌的名到各地宣講好消息。到時福音可以說是「在房上被人宣揚了」(3節)。
「真實」,是信仰的第一要求。「虛假」,似乎是基督徒的大敵,與其為了求他人的稱讚而假冒為善,還不如真實的表明自己的真相。上帝是靈,要用心靈和誠實來敬拜!
此處稱這種「演戲、造假」為一種「酵」,也就是這種行為具有感染力,我們看到旁邊的人裝假,自己也會受影響跟著裝。而且看起來影響力頗大,所以耶穌要人「專心留意防備」這種行為。
(九)勇於面對逼迫(十二4-12)
1.當怕與不當怕(4-7節)
「我的朋友,我對你們說,那殺身體以後,不能再作甚麼的,不要怕他們。我要指示你們當怕的是誰;當怕那殺了以後,又有權柄丟在地獄裏的;我實在告訴你們,正要怕祂。」(4-5節)
「那殺身體以後,不能再作甚麼的」:指那些被魔鬼利用來迫害信徒的人;他們的逼迫叫我們的身心受苦,頂多也不過殺害我們的身體,卻無法傷害我們的靈魂(參太十28)。
神看重我們永恆生命的價值,勝過今世身體的生命(4節)。人常擔心肉身的生命,以致陷入懼怕的網羅中,失去了平安與喜樂。我們應當敬畏那掌管我們生命權柄的神(5節),神看顧我們,保護我們勝過一切(6-7節)。
為強調神對門徒的保護,主耶穌提到天父對麻雀的顧念。在馬太福音,我們讀到兩隻麻雀賣一分銀子(參太十29);在這裏我們知道「五個麻雀賣二分銀子」(6節),換句話說,買四隻麻雀就免費多送一隻,表示它是不值錢的東西。
然而,就是連這隻不值錢的麻雀,在神眼中也不會被忘記。如果神顧念這隻伶仃的麻雀,祂豈不更看顧那些傳揚祂兒子福音的人麼?他們的頭髮祂也數過了(7節)。
「被數過了」(7節):「都被編號過了」。我們的每一根頭髮,都經過神的編號;連這樣微小的事,神都管理,難道我們為祂作工而遭致的困境,祂會撒手不管嗎?
耶穌鼓勵門徒不要害怕,因為真正該怕的只有上帝,而上帝卻是無微不至顧念門徒的上帝,既然上帝如此顧念你我,那還有什麼好怕的呢?
2.不得赦免的罪(8-10節)
主耶穌先說到,我們在人面前認主或不認主,與將來主在神的使者面前認我們或不認我們,兩者息息相關。我們若因為怕人,而不敢在人面前承認主,將來就要收取這個『怕』的後果,就是失去得救的恩典(8-9節)。
是人可怕呢?還是神可怕呢?落在永生神的手裏,真是可怕的(來十31)。
接著向門徒解釋,批評祂和「褻瀆聖靈」是有分別的。如果那些說話「干犯人子的」人後來悔改和相信,還可得赦免;但褻瀆聖靈是不可饒恕的罪(10節)。這是法利賽人所犯的罪(參太十二22-32)。
褻瀆聖靈的罪是甚麼呢?就是將主耶穌的神蹟歸功於魔鬼。這是對聖靈的褻瀆,因為耶穌行的所有神蹟都是藉著聖靈能力行的;因此,這實際上是說神的聖靈是魔鬼。這罪在今世或來世也不得赦免。
3. 當被控告時聖靈會教導當說的話(11-12節)
有人帶你們到會堂、官長和掌權的人面前,不要擔心怎麼答辯,說甚麼話;因為就在那時候,聖靈要指教你們該說的話。
在面對逼迫的時候,聖靈將主動介入幫助門徒,所以門徒可以有倚靠。且聖靈將親自教導門徒說話,亦即門徒說的話,將是聖靈的話與聖靈的工作。
而把耶穌趕鬼這樣的聖靈工作說成是邪靈的工作的,是褻瀆聖靈。那不接受門徒倚靠聖靈說出的話,豈不也接近是褻瀆聖靈?
(十)無知財主的比喻(十二13-21)
1.當禁戒貪心(13-15節)
有一個人來要求主耶穌,解決他和兄長之間分家業的爭執(13節)。主耶穌提醒他,祂到世界來不是要處理這些瑣碎的事(14節)。祂來世界的目的是要拯救有罪的人。
主利用這件事提醒祂的聽眾,要謹慎人心裏最陰險的罪惡,就是貪心(15節)。貪得無厭的物慾是生命最強的推動力之一,卻使人類完全喪失生存的目的。
耶穌關切的是這人與聽眾心中的貪念,還加強語氣要聽眾謹慎提防貪婪,十誡中第十誡也是「不可貪心」。我們是否要提醒自己謹慎避免貪婪這個誘惑?
2. 無知財主的比喻(16-21節)
耶穌用無知富翁的比喻來警戒眾人不要貪心:富翁豐收,為自己的財富如何收藏擔心,於是一面定計畫建造倉庫,一面要自己安心享受。上帝責備財主的無知,並問財主的靈魂被取去時,他的努力有什麼意義呢?
這財主終日所擔心的是自己的財富問題,而以為財富可以給他永遠的福樂,然而終有一日死亡臨到,一切成空。耶穌以無知財主的比喻,給我們看到無知的人只為今生肉體的享受而勞苦思慮,卻疏忽了一旦死後靈魂淪入永刑的悲慘結果。
神問:「你所豫備的要歸誰呢?」(20節)我們也可以問自己這個問題:「如果基督今天再來,我所擁有的要歸誰呢?」今天為神所用豈不比明天落入魔鬼手中好得多麼?
我們可以利用現在所有的積財在天上,以致在神面前富足(21節);或者我們可以將所有的揮霍在肉體的情慾上,而從情慾收敗壞。
(十一)不要為衣食憂慮(十二22-34)
耶穌又對門徒說,不要為生命憂慮吃甚麼,為身體憂慮穿甚麼。因為生命勝於飲食,身體勝於衣裳(22-23節)。
基督徒生命裏一個很大的危機,是將衣食看為我們生存首要的目標。我們過於熱衷的為這些東西賺取金錢,以致主的工作被降在次要的位置。主耶穌說我們不要為衣食憂慮。
1.以自然界的生物做例子(24、27-28節)
自然界生物的生命由上帝照顧,而人的生命比這些貴重,所以上帝一定也照顧貴重的人。
耶穌用烏鴉作為例子,表明神是何等的顧念祂手所造的。牠們沒有瘋狂的去求取食物或預備將來的需要,牠們時刻倚靠神。「牠們也不種也不收」,這句話不應引伸來教導人放棄世上的職業。
這話的意思是神知道祂所造的有甚麼需要,只要我們倚靠祂,祂必供應我們所需用的。如果神養活烏鴉,祂豈不更養活那些祂手所造的、祂以恩典拯救的,並祂稱為自己僕人的人嗎?
接著,主用百合花說明,浪費自己最好的才華來賺取穿戴的愚昧(27-28節)。花兒也不勞苦也不紡線,然而天然的美麗可以媲美所羅門極榮華的時候。
如果神豐豐富富的將這樣的美麗賜予今天盛放、明天就要凋謝的花朵,祂會忘記祂兒女的需要嗎?當我們憂慮、焦急、忙亂於不斷求取更多的物質時,我們就證明自己是小信的人。
事實上我們日常所需的很少。我們能夠生活簡樸得出奇。那麼,我們為何要讓衣食在生活中佔如此比重的位置?為何要掛心、憂慮將來呢?這是未得救的人的生活方式。
2.多慮無用(25-26、29節)
「你們那一個能用思慮,使壽數多加一刻呢(或作使身量多加一肘呢)?這最小的事,你們尚且不能作,為甚麼還憂慮其餘的事呢?」
我們的壽數和身材是神定規的,人的憂慮並不能改變神的安排。我們的憂慮既然無濟於事,何必再枉費心思呢?有辦法的事,是用不著掛慮;沒有辦法的事,雖然掛慮也是無用。全世界最無用的東西,就是掛慮。
自己的思慮並不能改變許多重要的事實,那還憂慮什麼呢?所以,不要掛慮吃什麼,喝什麼,為這些事煩惱(29節)。
3. 只要掛慮上帝的國度(30-31節)
不認識神為父的外邦人專注於食物、衣裳和享樂,這些東西成為他們生存的中心和範圍(30節)。但神從沒意思要祂的兒女把時間花在為生活舒適的瞎忙上。
如果我們先求他的國,祂絕不會讓我們挨飢抵餓或赤身露體(31節)。吃喝是一般人所擔心的,而基督徒的生活需要,上帝早就知道。門徒只要掛慮上帝的國度,上帝就會把生活所需要的東西供給門徒(31節)。
「你們只要求祂的國,這些東西就必加給你們了。」(31節)
這裏的「求」,不是禱告的『祈求』,而是生活上的『追求』。我們要以追求神國的態度來過生活,意即要在生活中讓神在我們身上掌權(「祂的國」)。神國子民優先追求神的國,所得著的不只是神的國,連帶也額外得著了生活的必需品。
4.當積蓄財寶在天上(32-34節)。
「你們這小群,不要懼怕,因為你們的父,樂意把國賜給你們。」(32節)
門徒如同一小群無防禦能力的羊,被差到一個不友善的世界上。主鼓勵他們不要懼怕,因為如果天父連天國的位份都肯為他們存留,他們便不再需要憂慮所要經歷的困難了。
「你們要變賣所有的,賙濟人;為自己豫備永不壞的錢囊,用不盡的財寶在天上,就是賊不能近,蟲不能蛀的地方。因為你們的財寶在那裏,你們的心也在那裏。」(33-34節)
「蟲」不能蛀:「蛾」,這種蛾的幼蟲吃衣服。
我們可以將財物用在主的工作上,代替為眼前積存物質財富和作計劃;這樣,我們就是投資天家和永恆。世上的搶劫不能影響他們的財物,天上的財寶是完全受保護不受盜竊和破壞影響的。
我們可以謹慎避免自己不要惜物過於愛人,也不要讓錢財影響自己的心志。如果我們將錢財放在天上,我們的感情就會放棄這個世上腐敗的東西了。
《蠟燭台的故事》
「神卻對他說,無知的人哪,今夜必要你的靈魂,你所預備的要歸誰呢?」(路十二20)
在一位朋友的記事本上,我讀到下面的一則真實的故事:「祖母死後,有一天,母親帶回憶對銅製的蠟燭台。我妹妹和我一下就認出是祖母房裡所用的那對蠟燭。母親拿著燭臺問我們:「這是誰的蠟臺?」
我們異口同聲的說:「祖母既已死了,這蠟臺現在是你的了。」母親告訴我們說:「大約在一百年前。我的曾祖父買下這對蠟臺,他以為這對蠟臺是他的,因為由他花錢買的。但過不久他就死了。這東西就交到祖父手裡。」
「祖父以為這東西是他的,因為他的父親留下這東西給他。但後來祖父死了。蠟臺就交給了姨媽。姨媽使用這蠟臺多年,後來她也死了,蠟臺就由你們的祖母保管,我記得從我小時她就用這蠟臺。
「現在祖母也死了,房子也賣掉了,這東西就交到我們手裡,到底誰才是這東西的主人?」妹妹和我一時啞口無言,因為母親的暗示使我們無話可說。
母親把這東西帶回來已經多年了,它們一直放在母親的房裡,妹妹和我雖不常見那對蠟臺,但我們常常深感人生短暫,上帝才是真正所有財物的主人,人不過是一時擁有使用權罷了!」
除非上帝認為你是富足的,否則即使你有萬貫家財,在上帝眼中你不過是一個「愚者」。
–摘錄自梁敏夫譯輯《清晨露滴》
透過今天的經文,我們思想以下問題:
1.「假冒為善」做何解釋?主耶穌這個教導主要內容是甚麼?
2.「你們只要求祂的國,這些東西就必加給你們了。」這句話的含意是甚麼?對你的啟發是甚麼?
3.「如果基督今天再來,我所擁有的要歸誰呢?」這話對你的意義是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