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城365 天天親近主
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4:8》
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4:8》
(二)彼得認耶穌為基督(18-21節)
給五千人吃飽的神蹟後,緊接的是彼得在該撒利亞腓立比認耶穌為基督。
五餅二魚的神蹟是否開了門徒的眼睛,叫他們看見主耶穌是神的受膏者的榮耀?該撒利亞腓立比這件事一般被公認為是救主對十二個門徒的教導的分水嶺。
在這之前,祂一直耐心引導他們正確判斷祂是誰,和祂能在他們身上並透過他們成就甚麼;現在祂的目的已經達到,自此以後祂便定意往十字架去。
「耶穌自己禱告的時候,門徒也同祂在那裏;耶穌問他們說:『眾人說我是誰?』」(18節)
「耶穌自己禱告」,沒有任何記載說主耶穌曾與門徒一起禱告。
祂為他們禱告;門徒同祂一起時祂禱告;祂也教導他們禱告。然而,祂自己的禱告生活跟他們的有所區別。經過一段禱告時間之後,祂問門徒,眾人說祂是誰。
他們說出了道聽塗說的意見:有人說是施洗的約翰,有人說是以利亞,也有人說是舊約的一個先知又活了(19節)。但當祂問門徒的時候,彼得確信地承認祂就是神所立的基督(或彌賽亞,20節)。
「基督」:希臘文的「基督」為希伯來文的「彌賽亞」,原意是「受膏者」,在舊約可指先知、君王、祭司,但主要用來稱呼神要差來拯救百姓、最終以公義和平統治列國的一位君王。
這是在前往該撒利亞腓立比的途中(可八27),彼得對耶穌的認信。
這世代歷史再度重演,耶穌又一次成為眾人談論的焦點。今天在基督教會以外的人也談論祂,也同樣對祂有各式各樣不同的看法。問題是,你認識的耶穌是誰?這是我們信仰的關鍵所在。
彼得對耶穌作了歷史性的承認後,主囑咐他們不可告訴人(21節),因為祂的時候還沒到,沒有任何人和事可以妨礙祂往十字架的道路。
耶穌在此禁止門徒洩漏他彌賽亞的身份,跟猶太人的彌賽亞狂熱有關。我們也可以由約翰福音(約六15)中看出一點彌賽亞狂熱的狀況。
(三)耶穌預言受難與復活(22-27節)
然後,救主向他們揭示祂不久的將來要面對的事;祂必須受許多的苦,必須被以色列的宗教領袖棄絕,必須被殺,和必須第三日復活(22節)。
接著,主耶穌邀請人背十字架(23-27節)。
主簡略地描繪自己的將來後,就邀請門徒跟從祂,意思是他們要捨己和背起自己的十字架(23節)。捨己的意思是自願宣佈放棄任何所謂的計劃或選擇權,在生活的每一方面承認祂的主權;背起十字架的意思是刻意選擇以祂的生活方式過活。
耶穌提出一個挑戰,凡在今世追求安逸,讓自己的魂滿足的,必要在來世叫魂痛苦,失去魂的享受;凡在今世為著主的緣故,使魂受苦的,必要在來世得著魂的滿足(24節)。
人賺得全世界,只不過讓魂得著短暫的享受;賠上魂生命,卻叫魂受到永遠的虧損。兩相比較,何者有益,各人心中瞭然(25節)。凡一心只想迎合並取悅這淫亂罪惡的世代,而不願跟隨並取悅基督的人,將來必無分於神的國度(26節)。
祂預言一些站在當中的門徒未死以先會看見神的國(27節)。祂的話在登山變像的事件中實現了(參28-36節),當中的門徒包括彼得、雅各和約翰。在山上,他們預先看見主耶穌的國度臨到地上時會有的景象。(參彼後一16-18)
「神的國」:指「神的主權的彰顯、神的旨意的自由運行」,這既是現在的事實,也是未來的盼望。在此可能指登山變像(九28-36),但也可能指耶穌的復活、五旬節的聖靈降臨、耶路撒冷的被毀。
二、到該撒利亞腓立比(28-50節)
(一)登山變像(28-36節)
耶穌帶著三個門徒上山(28節),正禱告的時候,祂的面貌改變,衣服潔白放光(29節),顯出父獨生子的榮光,這是神榮耀的光顯在耶穌的面上(參林後四6)。
這時,摩西和以利亞忽然顯現(30節),與耶穌談論祂將要離世的事(31節),就是他在耶路撒冷將要成的事。
他們二人代表「律法與先知都一同見證」神在耶路撒冷要成就的事;摩西代表「聖徒之死」(參申三十四5-6),以利亞是「未經死而活著被接升天」的先知(參王下二11),表明當耶穌再來時,已死的和活著的聖徒都要得救與主同在。
這一切事情發生的時候,門徒正打盹。當他們清醒了就看見基督光芒四射的榮耀(32節)。彼得試圖保存當時神聖的情景,提議立起三座棚,一座為耶穌,一座為摩西,一座為以利亞(33節)。
然而,他的主意是徒有熱誠,卻缺乏知識。耶穌大過摩西與以利亞,因神自己為耶穌見證說:「這是我的兒子,我所揀選的,你們要聽祂。」(35節)接著摩西和以利亞都不見了,只見耶穌一人。
這事令三個門徒感到無比敬畏,以致他們沒有與其他人討論過(36節)。
登山變像可能有幾種意義,一方面顯示神兒子的榮耀,這榮耀現今是隱藏的,祂再來時將完全顯示出來。另一方面也證實耶穌是神所立的基督。
而對門徒來說,則是一個重要經歷(彼後一16-18),因他們剛被提醒耶穌受難之死將到,頗覺灰心。
(二)醫治被鬼附的男孩(37-43節)
第二天,耶穌和門徒從榮耀的山上,回到面對各種人類需要的山谷。一個憂心忡忡的父親從許多人中出來迎見祂,懇求耶穌幫助他被鬼附的兒子(37-39節)。這位極度愁煩的父親曾到門徒那裏求助,但他們沒有能力幫助他(40節)。
「噯,這又不信又悖謬的世代阿……。」(41節)
這話可能是對門徒、眾人、那個父親或所有人說的。主耶穌為整個場面哀傷,儘管他們可以從祂無限的資源支取能力,但面對人類的需要,全都束手無策。祂要在他們那裏、忍受他們到幾時呢?然後祂對那父親說:「將你的兒子帶到這裏來罷。」
耶穌為何對那個世代嘆息,這一段或許看不清楚,但是接續的記載就可以看出門徒的無知,對權位、排名的貪婪;撒瑪利亞人、受世俗影響的猶太人對耶穌之反應,真是值得讓耶穌嘆息的。
事實上,我們在這個信仰中的動機,可能也包含很多自私、貪婪、不憐憫等等可以讓耶穌嘆息的成份,導致我們的信仰軟弱無力,跟門徒無法將鬼趕出一樣。
男孩正來耶穌那裏的時候,鬼纏擾他,把他重重的摔在地上。邪靈這樣展示牠的力量並沒有嚇倒耶穌,人的不信比鬼魔的能力更阻礙祂。祂趕出污鬼,把孩子治好了,交給他父親(42節)。眾人都詫異,他們知道神行了一件神蹟,從這神蹟他們看見了神顯示的威榮(43節)。
「神的兒子顯現出來,為要除滅魔鬼的作為。」(約壹三8)。
主耶穌已把權柄賜給門徒,為何門徒不能趕鬼?
可能有兩個原因:馬可福音記載耶穌進了屋子,門徒就暗暗的問他說:「我們為甚麼不能趕出他去呢?」耶穌說:「非用禱告,這一類的鬼,總不能出來。」(可九28-29)
此處顯示門徒顯然把耶穌所賜給他們的能力當成理所當然的,他們沒有禱告,忘了這種能力不是出於自己,乃是耶穌所賜。
另外,耶穌把趕鬼權柄賜給門徒,應該是限於「實習行動」中,而門徒顯然誤解了權柄的來源,把實習當成一般情況了。
《哲學家與船老大》
「人若賺得全世界,卻喪了自己,賠上自己,有甚麼益處呢?」(路九25)
一位哲學家上船過渡,他將岸上拾到的小石子放在手中玩弄著問船老大﹕「你曉得地理學嗎﹖」
「不知道。」船老大答道。
「一個人不懂得地理學,他的人生失去了四分之一的意義。」船往前划,船旁飄來一片落葉,哲學家問船老大道﹕「你知道植物學嗎﹖」
「也不知道。」船老大回答。
「唉﹗可惜你已經失去了二分之一的生命。」哲學家看看太陽,又問道﹕「你知道天文學嗎﹖」
「先生,我也不懂得什麼叫做天文學。」
「唉﹗太可憐,你的四分之三的生命已經失去了。」
突然間,天色大變,刮起大風,浪打船頭危在旦夕。船老大轉身忙問﹕「先生,你會游泳嗎﹖」
「啊﹗我不會游泳,因為我從來沒有學過。」
「這真可惜,眼看你的生命快完蛋了。」
–摘錄自《喻道故事續集》
透過今天的經文,我們思想以下問題:
1. 主耶穌問門徒,眾人說祂是誰?他們怎麼回答?為何如此?
2.在變相山上,哪兩個人顯現?這兩人有何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