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城365 天天親近主
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4:8》
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4:8》
(二)耶穌差遣十二門徒(九1-6)
這件事與馬太福音差遣十二門徒非常相似(參太十1-15),但兩者有顯著的區別。比如在馬太福音,門徒只奉命往猶太人中間去,他們要醫治各樣的病,也要叫死人復活。路加的記載相對的較為簡短,卻沒有明顯交代原因。
「耶穌叫齊了十二個門徒,給他們能力權柄,制伏一切的鬼,醫治各樣的病。」(1節)
門徒是先蒙召,後被差遣出去傳福音的。主賜給他們醫病趕鬼的能力和權柄(1節),能力就是力量,權柄是使用能力的權利,目的是要見證福音的大能(2節)。主先給予他們裝備和訓練,然後才差遣他們出去。
門徒奉差遣,不可帶口袋、食物和銀子,不可多帶拐杖或褂子(3節),他們要靠賴祂供應物質上的需要,憑信心出去過簡樸的生活。他們要住在第一個接待他們的家裏(4節),不可四處遊逛,期望得到更舒適的住處。
對那些拒絕接受信息的人,他們不要延長逗留的時間或給他們壓力。主吩咐他們要把腳上的塵土跺下,見證他們的不是(5節)。門徒照著主的吩咐,帶著主的權柄出去宣傳福音,在加利利的各鄉宣傳福音和醫治病人(6節)。
(三)希律的困惑(九7-9)
希律安提帕是當時加利利和比利亞兩個地區分封的王(7節),他管治父親大希律王國內的四分之一領土。聽說耶穌在他的領土內施行大能神蹟,他的良心即時開始忐忑不安。
有人傳說耶穌是約翰從死裏復活,其他人推測耶穌是以利亞,或是舊約的一個先知(8節)。究竟這是甚麼人?他想要見他(9節),但一直沒有採取行動,直至救主釘十字架之前。
希律曾因自己犯罪而處死施洗約翰,現在他聽聞耶穌的名聲而心中頓感不安;罪成為他的控訴者,可見罪能使人失去平安。
在平行經文裡(太十四1-2;可六14-15)沒有「這卻是甚麼人?」這句話,作者運用這句話帶領讀者繼續讀此福音書,也同時思考耶穌是甚麼人。希律希望見耶穌是想看他行神蹟(路二十三8)。
伍、耶穌退到加利利附近地區(九10-50)
一、到加利利東岸(九10-27)
(一)給五千人吃飽(10-17節)
門徒回來向主報告傳道的果效,主耶穌帶他們到伯賽大(10節)。當時有兩個名為伯賽大的地方,一個在加利利海的西邊(彼得、安得烈、腓力的故鄉),一個在東邊。這裡指的是以土利亞境內,東邊的伯賽大。
「伯賽大」:字義是「魚之家」,位於加利利海東北,離岸1.7公里,百姓聚集的地方,是該城外的野地。
但在那裏又被許多人包圍,祂接待(或迎接)他們,教導他們神國的道和醫治那些需醫治的人(11節)。天將近晚,十二個門徒煩躁起來,這麼多人需要食物!門徒的意見是叫眾人散開自謀食宿問題(12節)。
主卻說:「你們給他們吃吧!」(13節)結果,他們只找到五個餅兩條魚,又怎能足夠五千人去享用呢?於是,他們將五餅二魚獻給主,主耶穌望天祝福擘開後(16節),卻供應五千人吃飽而且有餘(17節)。
事實上,眾人吃飽後所剩餘的食物比開始時還多,剩下的零碎裝滿了十二籃子,每個門徒都有一籃子的零碎。
這件事蹟提醒我們,如果基督徒能將自己和一切所有的都放在主跟前,福音就可以在這個世代傳遍世界。我們若願意甘心將所有的獻與主,即使所獻看來微不足道,但在主手中必會成為多人的祝福。
這是除了耶穌復活外,唯一四福音都記載的一個神蹟。
舊約時代,以色列民出埃及在曠野時,食物並不足夠,但是上帝降嗎哪、鵪鶉來餵飽十二支派眾民;而今耶穌在野地以五餅二魚餵飽五千人以上的群眾,還剩十二籃食物,似乎表示出埃及的事件重演,上帝供應祂子民的需要。
約翰福音第六章還有後續的記載,整個神蹟過後,眾人要逼耶穌作王,耶穌積極避開眾人的請求。最後耶穌講了一篇道,眾人於是離棄了耶穌,只剩下十二個門徒願意繼續跟隨。可見神蹟並不一定帶來正確的信心。
《擘開》
「耶穌拿著這五個餅、兩條魚,望著天祝福,擘開,遞給門徒擺在眾人面前。」(路九16)
「祝福、擘開、吃飽」,是三步順序的動作;但擘開卻在重要居間的地位。有祝福而無擘開,則五千餘人就無法得飽。
「擘開」是十字架更深的對付,是撕裂心腸,是治死肉體;所以擘開是一件痛苦的事,是人所不願忍受的;但是為了飢餓的群眾,不擘開非但毫無用處,並且還是自私自利。
擘開是由大化小,是整個的變為零碎的。人若顧全自己的圓整、體面、舒服,就不能被主所用。
–引自桑安柱《這時候》
透過今天的經文,我們思想以下問題:
1. 希律安提帕為何想要見主耶穌?他採取行動了嗎?對你的提醒是甚麼?
2.主為何要求門徒「你們給他們吃吧」?這神蹟發生需要怎樣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