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城365 天天親近主
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4:8》
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4:8》
六、在迦百農及拿因城的神蹟(七1-17)
(一)治好百夫長的僕人(七1-10)
耶穌結束了祂的講話後,就離開眾人,進了迦百農(1節)。祂在那裏被猶太人的幾個長老圍著,他們為一個外邦百夫長的僕人來求幫助。
「迦百農」:字義是「安慰之村」。是加利利湖沿岸重要的城鎮之一,位於國際交通道路上,設有稅關,以農漁貿易聞名。耶穌以此處作為他事奉的基地。
一個百夫長的僕人害病快要死了(2節),百夫長請猶太人的幾個長老去求耶穌醫治他(3節)。
「百夫長」:指「領導一百人以下的羅馬軍官」。
一個主人要像這個百夫長那樣仁慈地對待一個奴隸是頗不尋常的。照聖經的記載,這個羅馬官是唯一一個為僕人向耶穌求祝福的人。而且,這個百夫長似乎對猶太人特別仁慈,甚至為他們建造會堂。
百夫長對耶穌和祂所行的事也極關心,所以他對耶穌有充足的信心,深信主耶穌能醫治他僕人的病。因此,他請求猶太人的長老協助,求助於耶穌。
根據馬太福音八章的記載,百夫長親自去見耶穌(太八5);路加則描述他託長老去。兩者看起來有矛盾,卻都是正確的。首先他託長老去求情,然後他自己出去迎見耶穌。
有一件事是我們可以學習的,百夫長因認識主的權能,所以就更謙卑自己。猶太人的長老說「是他是配得的」(4節),百夫長自己卻說「不敢當」(6節),自以為不配去見主,但他深信只要主說一句話,他的僕人必得醫治(7節)。
猶太人因為宗教禮儀緣故,通常不輕易進入外邦人家中,所以此百夫長一方面尊重耶穌的背景,一方面相信他的權柄,所以說他「不敢當」。
相較於猶太人對耶穌的小信甚至不信,身為外邦人的百夫長,卻是對耶穌的話語大有信心,他不單相信耶穌的權能,也相信耶穌的救恩是跨越種族與空間的。
「耶穌聽見這話,就希奇他,轉身對跟隨的眾人說:這麼大的信心,就是在以色列中,我也沒有遇見過。」(9節)
在此證明了,外邦人可以因信而得到耶穌基督的救恩。
福音書中有兩次記載耶穌「希奇」。一次在這裏,祂希奇這個外邦百夫長的信心。另一次祂希奇以色列人的不信(可六6)(「詫異」,與稀奇同字)。
那託來的人回到百夫長家裡,看見僕人已經好了(10節)。
(二)使拿因城寡婦之子復活(11-17節)
拿因是迦百農西南面的一個小鎮,當耶穌從迦百農來到拿因城時,有極多的人與祂同行(11節),在近城門時和另一隊送殯的行列相遇,死者是一個寡婦的獨生的兒子(12節)。寡婦喪子是人生極悲慘和絕望的不幸遭遇。
寡婦喪獨子,在當時是至大的悲劇。寡婦在當時本來就沒有謀生能力,而唯一倚靠的「獨子」卻又喪生。
主耶穌滿有憐憫,不但向那傷心痛苦的寡婦說安慰的話(13節),並且,祂也向死了的少年人說話:「我吩咐你,起來!」(14節)那死者就坐起來,並且開始說話。耶穌把他交給他的母親(15節)。
主是生命的主,祂說:「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約十一25)祂所行的事使眾人都驚奇,歸榮耀與神。
在路加醫生的記載中,耶穌曾叫三個「獨生的孩子」復活和痊癒,這寡婦的兒子;睚魯的女兒(八42);害癲癇病的孩子(九38)。
大家都非常驚異;他們頌讚上帝說:「有大先知在我們中間興起來了!」又說:「 神眷顧了他的百姓!」關於耶穌這件事的消息傳遍了猶太和附近各地區(17節)。
耶穌使寡婦的獨子復活,眾人都「驚奇(害怕)」,與撒迦利亞為兒子取名為約翰後終於能開口說話當時,周圍居民的反應一樣(路一65),人們驚訝於上帝的作為,也知道事件代表上帝的臨近。
七、施洗約翰差人問耶穌(七18-30)
(一)約翰的困惑(18-23節)
耶穌施行神蹟的消息,漸漸傳到施洗約翰的耳中(18節),當時他正在死海東岸《馬克路斯堡》的監牢中。(參閱基督生平第四冊)
如果耶穌真是彌賽亞,為甚麼祂不運用祂的能力拯救約翰脫離希律的手?所以約翰派了兩個門徒去問耶穌:『那將要來的是你麼,還是我們等候別人呢?』祂是否真是彌賽亞,或是基督還未來到(19-20節)?
約翰竟然質疑耶穌彌賽亞的身分!我們可能對此感到驚奇。但請不要忘記,最剛強的人也有信心軟弱的一刻,而且身體的痛苦也能導致嚴重的心理沮喪。
當時耶穌正在醫治人、趕鬼(21節),就回答約翰的門徒,要求他們提醒他,祂所行的神蹟正如先知預言彌賽亞會行的一樣:「就是瞎子看見,瘸子行走,長大痲瘋的潔淨,聾子聽見,死人復活,窮人有福音傳給他們。」(22節,參賽三十五5,6;六十一1)。
然後耶穌補充一句:「凡不因我跌倒的,就有福了。」(23節)這句話可以解釋為是一種責備,由於約翰因耶穌未能推翻羅馬政權,建立神的國度而跌倒;但這句話也可以解釋為耶穌的勸勉,希望約翰不要失掉信心。
施洗約翰宣告基督要來,如今他自己卻在監獄中受苦一段時間了,而耶穌的工作也沒有帶來他期待的果效,因此他的失望是很自然的。
你曾經失去信心嗎?應當如何面對信心的軟弱呢?這是我們今天的功課。
《勝過死亡》
「那死人就坐起,並且說話;耶穌便把他交給他母親。」(路七15)
約在二千五百年前,印度有一個寡婦,她的獨生子死了,非常悲傷,去到一座小山上,尋當時的智者佛陀釋迦牟尼求安慰。釋迦聽了她的問題,叫她去到村中,找著一家沒有死過人的,問他討一把芥菜子回來。
到家家燈火的時候,那寡婦空著手回來了。她絕望的報告說:一把芥菜子倒不難找,但無法尋得一家沒有死過人的。
佛陀對她說:既然如此,家中死人的不止你一人;有甚麼好難過的?去吧!
這樣的安慰輔導,不會有多大效果:唯一的兒子死了,寡婦還有甚指望?
耶穌在世的時候,看見拿因城的一個寡婦,為獨生的兒子死去而悲傷。耶穌憐憫她,對死者說:「少年人,我吩咐你:起來!」那死人就坐起來,並且說話,耶穌便把他交給他的母親。
神的兒子主耶穌基督,是生命的主,復活的主,使那個家庭的光景,有何等的不同!
–引自于中旻《喻道集錦》
透過今天的經文,我們思想以下問題:
1.百夫長說:「我也自以為不配去見你,只要你說一句話,我的僕人就必好了。」主耶穌如何稱讚他?你學到怎樣的信心?
2.主在哪裡遇見那死了獨子的寡婦?祂如何對待這事?從這件事可以認識主的哪個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