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城365 天天親近主
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4:8》
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4:8》
四、建立祭壇與聖殿的根基(三1-13)
第三章強調一得特別的氛圍:「以色列人彼此唱和讚美稱謝耶和華」(11節)。當百姓歸回時,他們也想不到迅速間能在神前發出讚美的聲音,何時只要人肯遵神旨意而行,他的生命便不能不發出讚美。
(一)建立祭壇開始獻祭(1-6節)
「到了七月,以色列人住在各城;那時他們如同一人,聚集在耶路撒冷。」(1節)
從巴比倫到巴勒斯坦的旅程一般要走九百英里(或1,448公里),以斯拉選擇走最短的路線(530英里或852公里),起碼也需要四個月(比較七8-9)。這是一難忘的歷史時刻,以色列民從巴比倫到達耶路撒冷,雖要經過迂迴曲折的路,卻不被嚇阻,反而是士氣如虹。
在他們歸回第一年的七月(主前五三七年九月十月之間),他們做了兩件事。
1.他們表示合一,築壇獻祭。
祭壇重建起來(2-3節),不只是為即時所需,也是為日常崇拜,如每日的獻祭及各種節期(參出廿九38-42;利廿三)。
「他們在原有的根基上築壇,因懼怕鄰國的民」(3節): 本節可譯為「他們不理對鄰國的民的恐懼,在原有的根基上築壇…。」
祭壇建在舊壇的根基上,不只方便,也有承先啟後之意。
這批回國的人雖是奉波斯王之命恢復敬拜耶和華,但對傳統的敵人如以東人、亞捫人等心中仍存顧忌。可是他們相信神的保護,聯合起來如同一人,嚴格遵循摩西律法所規定的,在傳統的地方築壇,每天獻上早晚燔祭。從七月的第一天開始(6節)。
他們同心合力先築祭壇,後立聖殿的根基,工作能一氣呵成談何容易?只有那位創始成終的神能使人同心合意,成就祂的旨意。
2.他們守住棚節(4節)。
這是記念他們的祖先,從埃及獲得拯救(4節,參利廿三42-43)。守住棚節更是表明他們全體的大喜樂,顯示神與人同住的快樂。
住棚節在猶太人宗教曆七月十五至二十二日間舉行(陽曆九至十月間)。這是一個歡樂的大節期。(參利二十三33-36、39-43)。
若按民數記規定(參民二十九12-38),在此節期獻每日的燔祭,七天應獻公牛犢71隻,公綿羊15只隻,公羊羔105和公山羊7隻,從歸國的人數和財力來看,這已是很可觀的奉獻了。
(二)預備建造聖殿(7-9節)
1. 百姓積極預備建造聖殿的材料(7節)
「他們又將銀子給石匠、木匠,把糧食、酒、油給西頓人、推羅人,使他們將香柏樹從黎巴嫩運到海裡,浮海運到約帕,是照波斯王古列所允准的。」(7節)
這模式是仿照所羅門建聖殿的時候(王上五7-12)。重建聖殿用的香柏木,也像所羅門當年造殿一樣,從推羅和西頓運來,約帕是今特拉維夫北邊的一個地中海港口。他們用銀子付工人的工錢,用糧食等換取名貴的香柏木作柱和樑。
2. 開始建造聖殿,並且派遣利未人監工(8-9節)
這是第二聖殿的建造,和所羅門的聖殿一樣,也是在春季第二個月(8節),即西弗月,動工建築(王上六1、37)。立基之時正是冬去春來,恰是最好施作土木工程之時,況且材料又已準備好(7節)。
「二月」:西元前536年四、五月間,所羅門王也在這個月開始建造聖殿。
有帝王之貴冑所羅巴伯,同大祭司耶書亞、甲篾為首領,帶著他們的子孫與其餘的弟兄(9節),即祭司、利未人、猶大的後裔等,他們既有能幹之領袖,加上同心合意,按恩賜事奉,就不難事半功倍了。
猶太人回到耶路撒冷若在主前537年春,則重建聖殿的時間應為主前536年陽曆四、五月間(宗教曆二月分)。這也是所羅門當年開始建殿的月分。春雨已過,麻和大麥都已收割。
不過,建殿的努力受阻(四1-5),真正全面開始建殿的時間是主前520年,因為到大利烏王第二年(主前520年),先知哈該仍在說:「這殿仍然荒涼」(該一4)。
(三)立定聖殿的根基(10-13節)
1. 利未人、祭司與眾民照大衛定立的條例讚美神(10-11節)
「匠人立耶和華殿根基的時候,祭司皆穿禮服吹號,亞薩的子孫利未人敲鈸,照以色列王大衛所定的例,都站著讚美耶和華。」(10節)
「立」殿的根基:原文為「恢復」、「修整」之意。
所羅門王所造的聖殿雖被毀壞,但根基甚堅固,巴比倫人很難連根拔起(基址用的大石長的達十幾公尺)。造殿的人所進行的不是重新立根基,而是恢復,修整舊有殿基。
立聖殿根基的隆重儀式,不但樂器與所羅門建殿完工時一樣(敲鈸、吹號),連頌歌也幾乎相同(11節,參代下五13),跟上文一樣,作者刻意把被擄前和歸回後的以色列人串連起來。
2. 百姓百感交集,有哭泣,有歡呼的(12-13節)。
以色列人看到聖殿根基建立時的感情是奔放的,看到聖殿再次奠基,不禁放聲痛哭;其餘在場的人卻都大聲歡呼。沒有人能分辨出歡呼的聲音和哭號的聲音,因為聲音太大,好遠的地方都聽得到。
從經文中看出他們是何等重視此次聖殿的奠基禮,不單嚴肅、更是隆重的。以色列民中較年長的,曾親眼看到神對子民昔日的懲治,人被擄、殿被焚;今天卻看見神的恩典浩大,重建聖殿。
這時,許多想起(五十年前被毀的)所羅門聖殿何其宏偉的老人都哭起來,因為這聖殿規模小得多,也不及被拆毀之聖殿那麼莊嚴。十五年後建殿工程重新開始的時候,人們也有相同的反應。(參該二3)
3.補充說明:
問題: 開始重建聖殿是在波斯王古列年間(主前 538-537年間),為何以斯拉記四章24節卻說是波斯王大利烏年間(大約主前520年)?
解答: 以斯拉記三章10節和五章16節所記載的是有關立聖殿的根基;而以斯拉記四章24節和哈該書一章15節所記載的是,有關停工一段長時間後重新開始興建聖殿。
以斯拉記四章4節提到當有些人聽到重建聖殿的計畫,就來擾亂他們,企圖攔阻、破壞他們的計畫(這是在古列王統治的年間),以致使重建的事工停頓了十六年之久。
在這個時刻,神曉諭哈該向耶路撒冷的子民激勵開始重建的事工。這就是以斯拉記四章24節所記載的。因此恢復重建聖殿的工程是在主前520年開始,直到大利烏年間(主前516年)才完成重建的工作。
《根基是耶穌基督》
「他們在原有的根基上築壇…立耶和華殿根基。」(拉三3)
根基是建築的最重要部分。復興的意義,就是在「原有的根基上」,復舊興衰,不是另起爐灶。
以色列亡國被擄,是由於他們背離神的話,犯罪行惡。人錯了,神沒有錯。他們以前所有的太多了,把外邦的東西搬進聖殿,必須除去。歸回以後,不是要增多,只需要恢復。
所以,他們在原有的根基上築壇,也在原有的根基上立耶和華殿根基。
教會的根基是耶穌基督。主耶穌說:「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陰間的權柄不能勝過它。」(太十六18)
對神兒子的認信,就是教會的永遠根基。
聖經說:「神既不愛惜自己的兒子,為我們眾人捨了,豈不也把萬物和祂一同白白的賜給我們嗎?」(羅八32)這是說一切豐富的恩典,都在十字架的救恩裏面。
「那已經立好的根基就是耶穌基督,此外沒有人能立別的根基。」(林前三12)
教會不是地上物質的建築物,而是重生得救有屬天生命的信徒;都是藉著基督在十字架上獻上了自己為祭,才得以親近父神。我們當靠主堅立在這磐石的根基上。
–摘錄自于中旻《以斯拉記箋記》
透過今天的經文,我們思想以下問題:
1.以色列人重建聖殿,為何先築壇獻祭?對你的意義是甚麼?
2.以色列人為何在原有的根基上築壇、立耶和華殿根基? 對你的意義是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