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城365 天天親近主
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4:8》
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4:8》
詩一三一篇鑰節: 我的心在我裏面真像斷過奶的孩子。(2節下)
這是一篇簡潔、精美的詩篇,刻畫出一種眾人皆羨慕,既平靜又安詳的心境。難怪有聖經學者稱這詩篇是「像珍珠一樣寶貴的短詩」,這是詩篇中特殊的作品。
這首詩放在一三○篇之後,是有其目的,並且是最貼切不過的。在此,那悔罪的人能在神恩豐裕的光照下,尋獲穩妥的安憩。詩人不但敬畏耶和華,而且還像剛吃過奶的嬰孩,在神的懷抱中全然安息。
上篇說到詩人得蒙赦免,本篇說到他心中的平安;這就是靈性生活中通常的次序,先認罪悔改,後來才得平安。在本篇中大衛用嬰孩斷奶的事,來形容他心中的光景,是平穩、安靜、謙卑、溫柔(1-2節),這些品行,都是基督徒成長老練的效果。
「耶和華啊,我的心不狂傲,我的眼不高大,重大和測不透的事,我也不敢行。」(1節)
「眼不高大」:不驕傲,不自視過高。
「測不透的」事:超越自己的能力、難以達成的。
本節可能很容易成為逃避人生挑戰的藉口。但其實「我的心不狂傲,我的眼不高大」,所拒絕的罪是「驕傲」;而「重大和測不透的事,我也不敢行」,所拒絕的則是「僭妄」。
人若有驕傲態度,就會低估別人;人若心存僭妄,就會高估自己,做出自不量力的事,忘了神透過先知給百姓的教訓。「隱祕的事是屬耶和華─我們 神的;惟有明顯的事是永遠屬我們和我們子孫的,好叫我們遵行這律法上的一切話。」(申二十九29)
「我的心平穩安靜,好像斷過奶的孩子在他母親的懷中;我的心在我裡面真像斷過奶的孩子。」(2節)
這裡用「斷過奶的孩子」來描述作者在上帝面前的態度。孩童在三歲左右斷奶,未斷奶時依偎母懷,常因饑餓而啼哭。現已斷奶,三歲大的孩子可以在母親身邊放心遊玩,心境愉快平靜。
所以詩人用這種年紀的小孩,那種不汲汲營營追求供應的安全感來描述自己的信靠。
基督徒靈性幼稚的時候,多注重父神一切的賞賜和恩惠,如同小孩歡喜領受父母的恩物;但等他長大之後,就歡喜與父母有精神上和知識上的交通,能夠與父母感情濃郁,就心滿意足了。
基督徒學會了完全的倚賴神,就無憂無慮地好像斷過奶的嬰孩,在他母親的懷中,這就是信心的成功。
「以色列啊,你當仰望耶和華,從今時直到永遠。」(3節)
詩歌的語氣,從個人的感受轉變成對全體以色列人的呼籲。詩人斷絕了自私的願望,為他的以色列同胞發出祈禱。他為神而活,並鼓勵朋友和同胞們效法他。他個人的勝利成為全體以色列人效法的榜樣。
以色列的幸福,都在乎耶和華為他們所計畫的;神所計畫的,他也足能為他們成就。只要以色列人順從神,一心仰望他,就終必成就。
我們的一生常在野心的掙扎中、名利的衝擊下、得失的恐懼裏歷盡辛酸。得不著安寧,甚至犯罪頂撞主。其實一個像嬰孩般存心謙卑、不爭不競、凡事滿足、安於其位的人生,是眾人所仰慕的人生。
《斷奶》
「我的心平穩安靜,好像斷過奶的孩子在他母親的懷中;我的心在我裡面真像斷過奶的孩子。」(詩一百卅一2)
最偉大的教師也得向小孩童學習!主耶穌曾叫一個小孩子站在門徒當中教導他們。大衛就是從嬰孩的身上領悟到這細緻的觀念。
一個幼嫩的嬰孩從母親懷中長大,喜歡在母親懷裡。但是斷奶的時候到了,在東方常延遲這個時期,幼兒不能習慣這種轉變,很不喜歡用匙羹來吃食。他就會大聲痛哭,打滾耍賴,不知道這種轉變將使他自立,使他進到更真實的人生。
這時,他仍會不時回到母親跟前,希望得到她照顧與褓抱。漸漸的脾氣過去了,不再哭泣,只剩下幾聲喘息,眼淚還在面頰上。這時表明暴雨過去,嬰孩整個人安靜下來。
我們也是這樣,曾倚托在人力與人為安慰的胸懷。現在神剛強與智慧的手,輕輕把我們推開,要我們轉向另一種慰藉的源頭。
起初我們拼命抗拒,又哭又鬧,但是保惠師來到,要我們安靜下來,好似仍在父神的膝上,祂指示我們永不錯誤的愛。最後我們真的寧靜了,懷著希望歸向主。
我們不再一味地依賴,也可自行吃食,且有忍耐與喜樂,我們不需以奶來滿足了,可以吃肉,心竅更習練得通達。
–引自邁爾《珍貴的片刻》
透過今天的經文,我們思想以下問題:
1. 「我的心不狂傲,我的眼不高大,重大和測不透的事,我也不敢行。」這句話在闡釋怎樣的真理?
2. 「斷過奶的孩子」有何特點?如何應用在屬靈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