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城365 天天親近主
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4:8》
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4:8》
這是一段非常不可思議的神蹟,死了四天的拉撒路,姊姊馬大認為已經臭了的死人,竟然從死裡復活。
首先我們先來看兩種哭的意思。「耶穌看見馬利亞哭,並看見與他同來的猶太人也哭。」(33節)「耶穌哭了!」(35節)。
用來形容耶穌「哭」的字和用來形容馬利亞與猶太人「哭」的字眼不同。我們應當把用在馬利亞和猶太人身上的字譯為『哀泣』(wailing),那是悲哀所發出的呻吟與飲泣。
但對耶穌用的字不是這樣。被譯作祂「哭」的那個字的意思應該是說『淚水從祂臉上流下來』。
『耶穌看見他哭,並看見與他同來的猶太人也哭,就心裡悲歎,又甚憂愁,』(33節)「就心裏悲歎」,表示情緒上極度的波動,並且似乎含有不悅甚或忿怒的成分。
摩根博士建議這句話應該翻譯成:『當衪看見她哀泣,並看見與她同來的猶太人也哀泣,就感到悲憤,又自己憂愁。』他說在新約聖經中,這一句話算是最具有啟示性的了。祂感到悲憤,祂生氣了。祂既生氣,就自己憂愁。
摩根博士說,當時的情況乃是祂面對著死亡。死是罪的結果。祂面對著人類因犯罪而帶來的結果:「死亡和痛苦」時,上帝一切的忿怒在祂裏面起伏著,使祂為之傷痛。
祂感到激憤,然後祂「自己憂愁」。祂把所有的痛苦都放在心中,這是祂何以感到激憤的原因。祂在自己身上承當一切從罪而來的悲哀,我們可以從這個死人和耶穌周圍傷心的人身上看見這種悲哀。
這是祂自動與憂愁聯合,而這憂愁乃是因罪而產生的。這也是祂對引致憂愁的罪之義怒。這是耶穌心腸之最奇妙的揭露。於是祂哭了。祂的眼淚代表著甚麼呢?這是同情馬利亞、馬大和一切由罪和死亡所導致之憂愁的眼淚。
這件事猶太人有兩個反應,一部份人說:「你看衪愛這人是何等懇切!」(36節)這是以為耶穌流淚是因為失去了拉撒路。
另一部分人說:『他既然開了瞎子的眼睛,豈不能叫這人不死嗎?』(37節)意思是:祂難道不能叫這人不死嗎?當然祂能!可是祂竟然不能!
這兩句話都是懷疑耶穌的能力,他們認為耶穌有所限制、有所不能。
五、叫拉撒路復活(38-44節)
拉撒路的墳墓似是在地下的一個洞,人要藉著階梯或梯子才能下去。洞口有一塊石頭擋著(38節)。耶穌吩咐人把墓穴口上的石頭挪開,馬大聽見就很驚慌,告訴耶穌說拉撒路在墳裏已經四天了,屍體也該開始腐化了(39節)。
耶穌對馬大說:『我不是對你說過,你若信,就必看見上帝的榮耀麼?』(40節)這話意思是:「你若肯相信,你就會看見我行只有上帝才能行的神蹟。你從我身上必看見上帝的榮耀。但你得先要信,然後就必看見。」
當石頭從墓前被移開的時候,耶穌舉目望天說:「父阿,我感謝你,因為你已經聽我。」(41節)耶穌在行神蹟之前,先感謝父神聽祂的禱告。
耶穌大聲禱告,好使眾人相信祂是父所差來的,父教祂做何事,說怎樣的話,又叫人相信祂做每一件事都完全倚靠父神(42節)。我們再次讀到聖經強調父神和主耶穌基督合一的重要關係。
在整個神蹟的過程中,我們看見主耶穌一直保持與天父的交通。我們看見這就是祂所要聲明的:沒有一件事是祂憑自己作的,乃是祂與天父一同行的。祂與父原為一,這是完全的合作。
接著,主耶穌大聲呼喚:『拉撒路出來!』(43節)『那死人就出來了,手腳裹著布,臉上包著手巾。耶穌對他們說,「解開,叫他走!」』(44節)
猶太人殯殮的習俗,是將屍身以長條細麻布加香料纏裹,頭部另用裹頭巾包好。主再次吩咐眾人,解開拉撒路,叫他走。
照主耶穌的解釋,這不是復活,而是甦醒,前面他跟門徒說:『我們的朋友拉撒路睡了,我去叫醒他。』(11節)其他三卷福音書並沒有提到這個故事。但按記載,祂總共只叫三個人從死裏復活,這是有屬靈意義的。
主耶穌行了許多神蹟奇事,都是為人「除去人的痛苦」,但唯有死人復活是把人從得釋放的光景再拉回來,因為這樣作就等於把他們帶回到受限制的情形中,也把他們「再帶回到愁苦中」。
透過今天的經文,我們思想以下問題:
1.耶穌哭了,祂的哭跟其他人的哭有何不同?對你的啟示是甚麼?
2.耶穌行神蹟的過程有何特別之處?這樣的態度對事奉的人有何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