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城365 天天親近主
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4:8》
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4:8》
4. 未得答案的呼喊(13-18節)
我們已經看到詩人對禱告的堅持,晝夜禱告、天天禱告、每早晨的禱告(1、9、13節);在本詩的末了,他仍滿腹狐疑。仍然一次又一次的問「為何」:「耶和華啊,你為何丟棄我?為何掩面不顧我?」(14節)
除了眼前無邊無境的苦難外,他內心深處更是累積了從小到大的冤屈:『我自幼受苦,幾乎死亡;我受你的驚恐,甚至慌張。』(15節)『這些終日如水環繞我,一齊都來圍困我。』(17節)
這是何等的無助!面對苦難時,當人回頭看,只見苦難與驚恐(15節);抬頭向上帝看,又充滿怒氣與懲罰(16-17節);左右向人求安慰,卻尋不見任何一人可以幫得了忙,只有更覺孤立無援(18節)。
『使我所認識的人,進入黑暗裡』(18節):有的譯文作『黑暗成了我最親密的友朋』,意思是說黑暗已把他和親朋密友隔開,他孤單一人,孤獨無依。或作「你使我的親友離棄我,叫我所認識的人都離開我」;詩人感覺非常孤單。
這篇是沒有答案的詩。詩人內心充滿焦慮與不安,雖然求告上帝,可是又得不到答案與安慰。
讀這篇詩,思想一下,自己是否曾經歷過像這樣的苦況?答案若是肯定的,我們可以知道,自己的境遇並非獨一無二;若是否定的,就應該穩穩的站住,知道沒有任何困難是過不去的。
田立克論到「焦慮」,他認為焦慮遠比恐懼嚴重,因為恐懼有它的對象,如怕失業、失戀、患病、怕鬼,這些都有可能克服,只有焦慮是沒有對象,難以對付甚至失去「生之勇氣」。
田立克把焦慮分為三大類型:
1.命運與死亡的焦慮:死亡是人面臨本體「無」的境界。
2.空虛與無意義的焦慮:
人不知生存的意義,虛無感的威脅,使人缺乏求生之意志。對現實不滿,對過去所依賴的事物失去信念,只是漫無目標的追求。以致對萬事心灰意冷,而失落一種終極的關懷。
3.罪過感與受譴定罪的焦慮:
人常質問審判自己,良心的譴責甚至比法庭的處罰更加嚴峻,使人陷入對自我道德完整絕望的境地。
在這三種焦慮,若有其中之一,就會迫使人的精神生活崩潰,造成精神生活的致命傷。但是,上帝的兒女是有依靠的,因上帝是看顧我們的上帝。
『你們所遇見的試探,無非是人所能受的。上帝是信實的,必不叫你們受試探過於所能受的;在受試探的時候,總要給你們開一條出路,叫你們能忍受得住。』(林前十13)
透過今天的經文,我們思想以下問題:
1. 面對苦難時,當人回頭看、抬頭向上帝看、左右向人求安慰,有甚麼不同結果?這結果讓他有何感受?
2. 這篇是沒有答案的詩,詩人內心充滿焦慮與不安,田立克把焦慮分為哪三大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