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城365 天天親近主
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4:8》
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4:8》
路得跟拿俄米回到故鄉伯利恆,她首先必須找到食物,解決每天生活所需。可是,看起來她並沒有其他工作的機會。這時正是收割大麥的季節,她想到最方便快速的方法,就是放下身段到麥田去拾取麥穗。
路得跟拿俄米說:『容我往田間去,我蒙誰的恩,就在誰的身後拾取麥穗。』(2節)
這句話是有他的背景的。摩西的律法特別要求給予窮人拾穗的恩情,例如:收割者不能割盡田角,不可拾取遺落的穗,也不可回田裏去取回忘記拿走的禾捆;這些是留給寄居的、孤兒或寡婦(利十九9;廿三22;申廿四19)。
不過,因為有需要的人實在太多,並非所有地主都以恩慈對待那些有需要的人,所以他說:『我蒙誰的恩,就在誰的身後拾取麥穗。』她充分認知她家目前的光景。
第三個主角出現了,是財主波阿斯。路得跟著收割隊伍一路拾取麥穗,恰巧走進波阿斯的麥田(3節);而那時波阿斯也剛好從伯利恒來到麥田視察自己的麥田(4節)。
波阿斯觀察田中有一個外邦人婦女在撿拾麥穗(5節),查問僕人,終於得知是摩押女子路得之後,就特別恩待路得(6-8節)。
波阿斯交代路得,她可以跟使女們在一起,他已經吩咐僕人不可欺負她,路得可以跟著他的僕人在一塊,需要的時候也可以取用工作隊伍的飲用水(8-9節)。
路得覺得受寵若驚,連忙向波阿斯俯身下拜感謝,認為自己一個外邦人的身分實在不配(10節)。
波阿斯回答路得,他深知路得的美德,被路得的孝心感動:『自從你丈夫死後,凡你向婆婆所行的,並你離開父母和本地,到素不認識的民中,這些事人全都告訴我了。』(11節)
好人不寂寞,一個孝順的人,上帝總是會記得的。波阿斯真是一個好人。現在,我們要從波阿斯身上,學習如何做一個好人?我們看他如何恩待路得:
1. 週到的照顧(8-9節)
波阿斯讓路得跟她的其他使女在一起,吩咐僕人們不可欺負路得,並且特別照顧他。
2. 鼓勵並為路得祝福。(12節)
肯定路得為孝順婆婆而做的一切,肯定他的信仰。波阿斯把上帝形容為「有翅膀」,這是表示祂的保護。這是擬人化語法(申卅二11;詩卅六7;五十七1;九十一4);描繪人之於上帝,如同一隻小鷹在牠母親的翅膀下尋求安全庇護。
3. 給予特別的恩惠。(14-16節)
給他飯吃,並特地交代僕人,要抽出麥穗,任她拾取。
這一天,路得的收成是一伊法(17節),換算大概是22公升之多。這滿滿的一袋已經是當時一個女子所能扛得動的份量。
路得兩次的應對,讓我們看見對於波阿斯的恩情,她是多麼的意外:
『路得就俯伏在地叩拜,對他說:「我既是外邦人,怎麼蒙你的恩,這樣顧恤我呢?」』(10節)
『路得說:「我主啊,願在你眼前蒙恩。我雖然不及你的一個使女,你還用慈愛的話安慰我的心。」』(13節)
路得知道,在波阿斯的那塊田裏所有的人,即便任何一個卑微的使女都比她大。但波阿斯卻如此厚待她,甚至比任何一個人還來得尊重她,這使她深感被鼓勵。
波阿斯的出現的確是充滿戲劇性,這段聖經記載兩個湊巧的事。一個是『他(路得)恰巧到了以利米勒本族的人波阿斯那塊田裡。』(3節)另一個是『波阿斯正從伯利恆來』(4節)。
這樣的湊巧並不是真正的巧合,而是上帝為善良的路得安排的神跡。如同約拿書所說的,當約拿被丟下大海時,上的就『安排』一條大魚把他吞了。這是上帝因著愛所安排的巧合。
我們記得主的應許:
「如經上所記:上帝為愛他的人所預備的是眼睛未曾看見,耳朵未曾聽見,人心也未曾想到的。」(林前二9)
透過今天的經文,我們思想以下問題:
1.波阿斯如何恩待路得?主要理由是甚麼?
2.路得面對波阿斯的善意,她的態度如何?
3.當天路得的收穫有多少?這樣的結果讓你想到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