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城365 天天親近主
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4:8》
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4:8》
這是一首哀歌,屬個人的求告詩,作者在極大的痛苦中,呼求神的幫助。標題中「耶杜頓」意味「根據樂師所譜的曲」(代上十六41)。詩人因長期遭患難,靈魂極度疲憊,感到深深不安與愁煩中呼求神。
同時藉著紀念神在古時向以色列所施的大恩,重新獲得撫慰的盼望。
1. 呼求神的幫助(1-9節)
(1)痛苦的呼喊(1-4節)
這是一首非常自我中心的詩篇,字裡行間充滿了「我」。換句話說,它給予我們的是一篇常人的禱文。他是一位罪人,他正在一種非常嚴重的困難中。
或許這位詩人作這禱告的時候,是在主前五八七年,他被擄至巴比倫,是被擄之人中的一個成員。因此,他感覺到不單已經失去了他的家園,那家園是他維生的途徑和崇拜的地方;他也失去了上帝。
『我在患難之日尋求主;我在夜間不住的舉手禱告;我的心不肯受安慰。』(2節)。這痛苦的原因,不是他本人遭受病痛或敵人的迫害,乃是為國家的患難而憂心如焚。
因為他所在乎的不是個人的問題,而是整體民族的問題。所以,越是禱告,越是憂傷。當他想起上帝,他就煩躁不安;當他沉吟悲傷,他的心便發昏(3節);他不能入睡,他甚至因此責怪上帝(4節)。
(2)內心的省察(5-9節)
詩人以兩個『遙想』來表達他的真正用心:第一個遙想是『我追想古時之日,上古之年。』(5節)有今非昔比的感慨;『我想起我夜間的歌曲,捫心自問;我心裡也仔細省察。』(6節)這是在晚上想起往日快樂的時光,如今卻杳如黃鶴。
詩人回想上帝往昔的恩典,和現在的境遇比較,不明白何以會如此,以致夜不成眠。詩人以連續三個「難道」作開始,這是在信心裡的發問。從現實看似乎無望,從信心看卻知道應該不是這樣,所以仍然心存盼望。
「難道」主要永遠丟棄以色列,不再施恩嗎?(7節)上帝是否已背棄了祂在摩西的日子曾與祂自己的子民以色列人所立的約?
「難道」祂已撤去了祂的聖愛,祂那忠誠的、約定的慈愛(要維持到永遠的愛)呢?(8節)上帝是否已完全忘記了祂曾向摩西所作的應許?祂曾說:『我會與你同在。』(參看詩七十三)
「難道」祂已止住祂的慈悲,祂的『母愛』嗎?(9節)這是一件對上帝而言不可思議的事(賽四十九14-16)。
第十節是一個轉變。當他將這些所有的事在禱告中反覆思想後(參1節),他這樣想,「這是我的懦弱,至高者的右手(這是上帝向世界啟示祂自己的方法)會改變!」(10節)
詩人相信,上帝不可能對自己不忠誠!
2. 歷史事蹟給他的安慰(11-20節)
(1)往事帶來勇氣(10-15節)
詩人的想法改變了,因為在默想上帝所做的事時(不是用哲理去推測上帝的存在)他開始看到,不是上帝已經改變了祂原來的本質,而是他自己改變了,從一位有信心的人變成為一位懷疑的人。
所以現在他要提說耶和華所行的事。那顯然是開始禱告的一種好方法!這就帶出第二個遙想:『我要提說耶和華所行的;我要記念你古時的奇事。』(11節)這是一個充滿希望的思想,『古時的奇事』指的是在出埃及時代上帝奇妙的作為。
詩人回想上帝怎樣怎樣以神蹟奇事將以色列百姓從埃及救出來,後來怎樣帶他們進入迦南地(12節),就充分得著安慰。他知道這一位上帝既然這樣愛他們,現在一定願意在各樣的患難中搭救他們。
他思想的次序是怎樣呢?他宣告:
a. 上帝是聖潔的(13節上),祂與有罪惡和必朽壞的人完全不同;
b. 上帝用行動和人類生活的實際啟示祂自己,沒有其他的神會這樣做(13節下);
c. 他認識到上帝是永恆的(14節)。這是他重新發現的事,因他用了奇事這個名詞,它的意思是『屬於其他世界的』。
d. 所以,他必然是上帝所救贖的民中的一位成員。
雅各和約瑟的子孫:指全以色列人。約瑟曾升高至長子的地位(創四十八5),故詩人用來代表他那一代的人。
(2)你雷電的能力(16-20節)
本段開始是描述上帝在創造世界時與『非存在』的力量作痛苦的爭戰;祂從混沌中創造出秩序,祂發出祂全能的言語,事便成就了(16-18節)。
接著是紅海分開的描寫(19-20節),述說在出埃及記中上帝的子民離開埃及,渡過紅海的景況。當詩人默想紅海與西乃山的事件時,那番地動天搖的景象彷彿再次活畫在他眼前,於是他將所見的描述出來。
如此,他的問題煙消雲散,信心再度燃起。
我們必須常常思想上帝的作為,無論是古時藉著先知所留下的記錄,或是教會歷史中諸聖徒的經歷,特別是自己在靈程中的所經所歷,這些都是我們屬靈的資產,是我們得力的資源。
古人說「學而不思則罔」,安靜在上帝面前,思想他的作為,使我們可以更認識他。每當思想的時候,信心也可以再次被挑旺,繼續奔跑前面道路。
透過今天的經文,我們思想以下問題:
1. 詩人以連續三個「難道」作開始向上帝發問,他的問題是甚麼?
2.詩人問題的轉圜是甚麼?他的思維如何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