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城365 天天親近主
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4:8》
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4:8》
承接十二章的應許,這章說明了在「那日」將要成就的事。當選民為罪悔泣時,神為他們開了一個洗滌罪汙的泉源(表示大幅度的赦免),洗除一切罪汙(1節)。以色列七節期中之贖罪日所引出的預表,在此時得到全部的應驗。
將要成就的事可分為兩方面:
1. 罪在百姓中要徹底除滅(2-6節)
以色列滅亡主要兩個原因,乃是他們敬拜偶像與聽從假先知,此時一切的虛假皆除滅。先知指出偶像、假先知及控制假先知的汙靈都全部滅跡(2節)。
先知再進一步預告此時說假預言者悲慘的遭遇,連他的親生父母(已假設他們是信上帝的敬虔者)也大義滅親的要將他處死(3節)。父母之敬虔在此時顯出達到高峰的境界(參民廿五7-8;申十八20論假先知要受死刑之罰)。
在這時,假先知再不敢以傳統先知外表的衣著愚人惑眾(4節)。又極力否認是先知,假先知只能承認他自己本來的出身,他只是一個普通人而已,並沒有上帝的呼召(5節)。
當有人問起他「臂上」的傷痕時,他只能否認這是因悔罪而自戕己身,或是佯稱是被人給弄傷的(6節)。意思是這些假先知承認他們宗教性的欺騙,不敢再行詭詐,只好自我解嘲。
在末世論的角度下,本段是指彌賽亞在地上掌王權時的宗教情況(那日),而非在選民歸回後的宗教情形。因他們在歸回後雖再無拜偶像的表現,但也沒有顯出真誠悔改的生活(參瑪拉基書),他們需要重生,才能進入彌賽亞國。
2. 選民受熬煉(7-9節)
從時間點來看,本段不應在上文(1-6節)之後,但因啟示文學特徵之一,就是啟示的主題流動力極大,翻來覆去,時而按時序表達,時而超越時序、按作者的論據引述。
上文論假先知,本段論真先知;假先知在「那日」時被滅絕,真先知在出現時受棄絕。
先知早已預告選民將會棄絕上帝差來的彌賽亞(十一4-14),以及棄絕的後果(十一1-3,15-17)。在本段內作者又再預告選民棄絕這「赦罪泉源」(彌賽亞)的後果,故這裏重複預告彌賽亞在世上時最後的遭遇。
(1) 牧人被擊打(7節)
「萬軍之耶和華說:刀劍哪,應當興起,攻擊我的牧人和我的同伴。擊打牧人,羊就分散;我必反手加在微小者的身上。」
上帝的話說,當彌賽亞再臨時,必會有大的戰爭,帶進大災難(參太二十四7-8)。由於祂要率領天軍和上帝的選民,對抗敵基督並牠手下的軍兵和列國大軍(參啟十九11-21),因此必成為魔軍的攻擊對象。
耶和華居然會吩咐刀劍,攻擊自己的牧人,真是不可思議;然而,在以賽亞書有類似的話︰「耶和華卻定意將祂壓傷。」(賽五十三10)
(2) 羊群被剪除(8節)
「耶和華說:這全地的人,三分之二必剪除而死,三分之一仍必存留。」
上帝必定歷練祂的百姓,如火試煉金子般。彌賽亞被釘十字架以後,他們經歷前所未有的苦難,大部分的人遭災難而死亡,少數的人存留下來,卻成為主的見證人。
這全地不是指全世界,而是指耶和華地土,上帝百姓的所在。三分之二原為「二口」,即兩部分或三分之二。在以西結書(五2、12)所提到的是三分之一被毀滅,不是多數,但此處多數「三分之二」被剪除,似乎更加嚴重。
(3) 餘民被熬煉(9節)
「我要使這三分之一經火,熬煉他們,如熬煉銀子;試煉他們,如試煉金子。他們必求告我的名,我必應允他們。我要說:這是我的子民。他們也要說:耶和華是我們的神。』」
這三分之一餘民,是仰望那被扎的,並為此痛悔的(十二10)。他們是蒙上帝開啟的泉源洗除罪孽的(1節)。他們經火受熬煉,好似銀子一般。熬煉的目的是為除去污穢與雜質,在鉗鍋中熬煉,是須要有烈火在底下。
他們必求告上帝的名,真正認識耶和華,明白祂的心意,信靠祂,懇求祂的恩惠。上帝的應允是在於承認他們是祂的子民,他們也承認祂是上帝。
三分之二是指多數,三分之一是指少數,或者說是「餘數」或「餘民」,在先知書中十分強調。在此所提三分之一也是餘數或餘民,是耶和華保守的恩典。
「牧人從獅子口中搶回兩條羊腿或半個耳朵。」(摩三12);「從火中抽出來的一根柴。」(亞三2);「樹被砍伐,樹?子卻仍存留。」(賽六13);「在分散列邦中,還有剩下脫離刀劍的人。」(結六8);「羊群中所餘剩的招聚出來。」(耶二十三3);「在剩下的人中必有耶和華所召的。」(珥二32);「招聚以色列剩下的人。」(彌二12)
那些聖潔的餘民,將要經歷試煉,像被火熬煉一般(9節)。而這熬煉的果效是雙方面的:餘民將會轉向求告上帝;及回復「上帝與約民」的關係。
有時也有如火一般的試煉臨到我們。上帝試煉我們的目的是要我們經歷火的熬煉而成精金。試煉往往使我們更親近上帝,能更深的進入「我與祂」這「神人關係」中。
透過今天的經文,我們思想以下問題:
1. 思想「擊打牧人,羊就分散」這句話的深義,如果你是當日的門徒之一,你將如何自處?
2. 求主鑒察試驗我,徹底除淨我內心的污穢,引導我走永生的道路。又求主賜我在試煉中的信心與忍耐,因我深知經過火的試煉後,我必如精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