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城365 天天親近主
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4:8》
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4:8》
當左右無法取捨的時候,有的人就會選擇中庸之道。本章要告訴我們的觀念是,中庸之道也不能解決人生的問題。
本章是由一系列箴言及諺語所組成的。讀起來鏗鏘有力,字字打入心坎底。傳道者肯定悲哀與死亡的正面意義,教導世人接納客觀的環境,不要懼怕死亡。
因為完整的人生乃包括生與死,沒有死亡的「生命」就不是生命;上帝使生與死,禍與福並列,人要以嚴肅與慎重的態度面對生與死、禍與福。智慧雖有侷限,但仍然對人生有益處的。
本章的前半(1-14節),是針對傳道書的主題發出一個問題:若幸福消逝,艱難困苦重重,信心的生活是否能通過考驗?
本章的後半(15-29節),由生活的邪惡(13節)轉移到人類的邪惡(29節)。藉事實的敘述與勸勉,探討罪惡的來源、普遍性、不公義與乖違的程度等基本問題,並且懇切指出智慧的必要,及其稀有難求(19、23、24節)。
本段經文以「強如」(或「勝過」)說明甚麼對人有益,用意在顯示人不能絕對找出甚麼是對人最有益的;傳道者勸勉人在亨通的日子要喜樂,遭患難的日子當思想。
1. 苦難的教訓(1-6節)
聲譽雖是美好的,但卻是不穩定的,人所作所為都會影響自己的聲譽。只有到死的日子,名聲的好壞才可得到確認:有的流芳百世,也有的遺臭萬年。
從建立名聲而言,人死的日子,勝過人生的日子(1節)。傳道者明瞭人生的變幻與終局,且認同悲傷者的心境。往遭喪的家去,可以提醒人的侷限和終局。人人都有一死,這是無可避免的,活著的人應不忘死亡的事實(2節)。
活人也必將這事放在心上:「因為活著的人應該常常提醒自己,死亡等著每一個人。」(現代譯本)
憂愁與喜笑相對,智慧人與愚昧人對立。愚昧人追求喜笑,流連於快樂之家;智慧人經常想及死亡的事實,並能接受它,因而再沒有死亡的恐懼(3-4節)。
一個人面帶愁容,不過是暫時的,愁雲過後,必有喜樂和歡笑。而且兩者可能同時出現,「面上雖帶愁容,卻使心智更加敏銳」。(現代譯本)
聆聽智者的教訓和責備,勝過聽愚昧人歌唱(讚美)(5節,參賽四十二10;詩一四九1)。人的讚美雖悅耳,但對尋找人生方向,則是毫無裨益的。愚昧人的笑聲和掌聲(稱讚),只會引人注目,沒有實用的價值(6節)。
2. 四種危險(7-10節)
本段經文談到人生的試煉所產生的四個負面後果。
(1) 勒索與賄賂妨礙司法公正
主動的勒索別人,這是不正常的行為,不是智慧人該有的表現;收買有權力的人,使之扭曲判斷,這種賄賂行為能叫智慧人的眼變瞎了。
(2) 忍耐很重要
事情的開頭順利,不如事情的結局成功。因為情勢一帆風順而存心驕傲,以致疏於繼續努力的,不如因為情勢不太順暢而存心忍耐,終致獲得成功的。
(3) 惱怒是要不得的
失去自我控制,於事無補,反而傷害自己。愚昧人的裡面最深處蘊藏惱怒,隨時都可能會爆發出來。
(4) 小心顧影自憐的危險
不要因為對現狀不滿足,而對過去念念不忘。因緬懷過去的日子,而怨尤現在的光景,這是對生命失卻智慧,不明瞭人的限制的表現。
3. 智慧的必要(11-12節)
智慧加上產業兩者兼得,甚為美好。智慧是內在的財產,產業是外在的財產,兩者兼具,當然好上加好。人在日光之下生活,需要智慧的指引,所以得智慧更為有益(11節)。
人生遇艱難,有如人在烈日下曝曬,需要有遮蔽才能感到舒適,並免受其害。智慧如同錢財一般,可以使人得到庇護;可是智慧保護人的層面更深,它甚至能保護智慧人的生命。這便是認識智慧的益處(12節)。
4. 生命在神手中(13-14節)
我們可以藉著聖經明文所記,以及教會歷史,和生活環境等,觀察上帝對人的作為,從中學取教訓。凡是上帝所定規的事,人不能加以改變。
當生活環境順暢的時候,應當歡樂的獻上感謝。當生活環境遇到艱難困苦時,應當思想並仰望上帝。一面明白上帝的心意和帶領;一面求上帝加力和幫助。
上帝使我們時而遇見順境、時而碰到逆境,為的是叫我們不至於太過自信,惟有全心信靠上帝。
第六節說到傳道書十個虛空主題的第九個虛空:
歡笑的虛空(七6)–歡笑不可能永遠持續,歡笑之後往往更加落寞。
『愚昧人的笑聲,好像鍋下燒荊棘的爆聲;這也是虛空。』
愚昧人的歌唱,是指在宴樂之家高唱的歡樂歌曲。歡樂不是永遠的,歡樂之後更加落寞;激情之後更加孤獨。
透過今天的經文,我們思想以下問題:
1. 傳道者如何說到有關苦難的教訓?你曾從怎樣的苦難學到教訓嗎?
2. 人生的試煉所產生的四個負面後果是哪四樣?這些對你的意義是甚麼?
3.對於「生命在上帝手中」這個思想,我們可以藉著哪些資源觀察上帝對人的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