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城365 天天親近主
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4:8》
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4:8》
本段經文指出賞善罰惡的信念與經驗之不協調,傳道者提出中庸的原則:過分的公義與絕對的智慧是不可能獲取的,也不應成為人生的追求目的。
最後強調人找不到萬事萬物之理(25-29節),傳道者只可以肯定上帝造人原是正直的,也接納傳統智慧文學對婦人之看法。
5. 沿途的危險(15-18節)
傳道者認為正確的生命是行走在兩個極端中間,避免自以為義,因為沒有真正的義人(20節),但也不讓與生俱來的邪惡大行其道。
「有義人行義,反致滅亡;有惡人行惡,倒享長壽」(15節),意指這種情形似乎違反了神公義的法則,不但在現實生活中俯拾皆是,在聖經記載裡也屢見不鮮。
例如義人亞伯被殺身亡,惡人該隱倒享長壽(參創四8,15);又如拿伯被人誣告見殺,惡人耶洗別則活了不短年日(參王上二十一13;王下九章)。
傳道者勸人提防兩個極端的道德危險。傳道者將行義與智慧,行惡與愚昧並列,帶諷刺性的勸導世人不要太過積極行義,不要自逞智慧,故意顯示自己較別人優越,不然必會走向敗亡之路(16節)。
另一方面,相反的危險是向罪惡投降。也不要太過積極行惡,作惡多端。無法無天的行為是愚昧人的行徑,必引致死亡。因為行惡過分和為人愚昧,會導致上帝死亡的審判(17節)。
傳道者認為罪惡是人類經驗的事實。正確的生命是行在兩個極端的中間,避免自以為義,但也不讓與生俱來的邪惡大行其道。
義人必須能清楚分辨二者,並且行在它們中間,一切動機都出於敬畏上帝:因為敬畏神的人必從這兩樣逃避出來(18節)。
6. 智慧的必要(19-22節)
智慧使人有能力,即使如此,世人還是無法不犯罪。所以不要太在乎別人的話,因為我們自己也常亂說話咒詛人。
智慧使人能發揮能力,智慧能力的影響,遠勝過地上極大的權力(19節)。地上實在沒有一個時常行善而未嘗犯罪的義人(20節),雖然智慧給予智慧人能力,但它不能保證智慧人永為義而不犯罪。
不要把別人說的一切壞話都放在心上,特別是第三者的傳言,不要刻意去查個水落石出;主人不要刻意打聽僕人對自己的批評,免得聽到咒詛的言詞(21節),使自己作出不理智的決定,違反一貫的處事原則。
我們應當捫心自問,自己也曾常常批評、論斷別人,說別人的壞話(22節)。
「你們不要論斷人,就不被論斷;你們不要定人的罪,就不被定罪;你們要饒恕人,就必蒙饒恕。」(路六37)
7. 智慧難求(23-24節)
終極的智慧難以獲得。
人常希望追求完美,卻遇到不少限制;想追求智慧,測透萬事,但智慧卻是難求。傳道者想用智慧探索人生的奧秘,結果「智慧卻離我遠」,意思是智慧不受人的控制或掌握。
即使是世上最有智慧的所羅門,也承認要在行為和思想上有智慧是極其困難的。他強調無論我們知道多少,總有很多奧秘無法理解。所以,如果認為自己有充分的智慧的話,就表示你還是沒有智慧。
8. 人的罪惡(25-29節)
探討人類本質的結果,發現人類之間少有正直人。
於是我反復思考,下定決心要考察人類的本質,非得出智慧和萬事的結論不可;在反復思考上述兩個道理之後,結果發現人行惡乃出於愚昧,過度行惡乃出於瘋狂(25節,參17節)。
我終於知道活在愚昧和罪惡之下的人,生不如死。愚昧和罪惡乃是捆綁人的圈套和陷阱,人一旦陷入其中,便不易逃脫。只有屬神又討神喜悅的人,才能免受其害;活在肉體中的人,都要被愚昧和罪惡纏住(26節)。
「傳道者說:這是我尋求答案時,一點一點發現出來的。我想找出其他答案,但找不到。在千名男子中,我可以找到一個可敬佩的,但在女子中,一個也找不到。」(27-28節新譯本)
這個發現是,在男性中智慧稀少,但在女性中更少,也就是男女兩性都缺乏智慧。作者比較男人與女人之間的狀況,還是無法找到完全的答案。
所羅門是否以為女人不能成為正直(智慧和良善)的人呢?不是,因為他在箴言中也將智慧比擬為負責任的婦人。他的要點是說: 幾乎沒有一個男人或女人在神面前是正直的,而不是單說女人。
在他的尋求考察之中,發現良善和智慧在男人和女人中皆很難找到,即使在他的文化背景中,男人有機會接受宗教教育,女人沒有,但結果也是一樣的。
最後的結論是,上帝造人本是正直,但人自己墮落敗壞,想要背叛原先所設立的準則(29節)。
「耶和華從天上垂看世人,要看有明白的沒有,有尋求神的沒有。他們都偏離正路,一同變為污穢;並沒有行善的,連一個也沒有。」(詩十四2-3)
透過今天的經文,我們思想以下問題:
1. 羅門尋求智慧之道,決定採取中庸之道,結果如何呢?想一想問題出在哪裡?
2. 試著解釋一下這句話: 「傳道者說:看哪,一千男子中,我找到一個正直人;但眾女子中,沒有找到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