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城365 天天親近主
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4:8》
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4:8》
19-21章為本書第二個附錄,記述士師時代的另一件醜事,這件事使得便雅憫支派幾乎滅亡,把以色列人信仰腐敗已極的情況描寫得淋漓盡致。所提到的地點如以法蓮山地、猶大的伯利恒和前一附錄相同,但二事間似無關連。
它的主要人物與米迦一樣來自以法蓮山地,但屬於較為偏遠的地區。跟米迦一樣,族中也有一重要人物來自猶大的伯利恆。再者這也是一個有關利未人的故事。本章的開頭一樣提到「當時以色列中沒有王」。
1.利未人與他的妾(1-9節)
一個利未人效法世俗人娶了一個妾,他的妾與人通姦後逃返娘家,他的娘家似乎不當一回事,而這個做丈夫的只好前去迎接淫婦回家(1-3節)。連侍奉神的人的道德也淪落至此,神的選民完全接受迦南文化,幾乎已經變成迦南人。
這時候的以色列人,可以說視摩西律法為無物,他們道德墮落,完全違背耶和華的律法;他們的靈性低落,儼然不是被揀選的族類,這是士師記記載的主軸。從「上樑」的士師逐漸墮落,到「下樑」的普羅百姓普遍墮落;最後,連事奉神的人這道牆也崩塌了。。
當利未人到了岳父家,岳父知道女婿前來,不是為了問罪,而是為了和好,岳父當然大喜過望,留他作客並且熱誠款待(4節)。這樣,一連款待四天,完全不提女兒的姦淫罪,好像這事從沒發生過,也不讓女婿回去(5-7節)。
直到第五天,利未人不願繼續留宿,堅持要離開。只是還是凹不過岳父,弄到午後時間才得離開(8-9節)。
2.基比亞人的冷漠(10-21節)
利未人與他的妾終於一起回程。黃昏時經過耶布斯附近,僕人提議進城借宿一宵(11節),但利未人不願在外邦人的城過夜,趕路到了便雅憫人的城基比亞(12節)。到了基比亞日頭已經下山了(14節),沒想到卻沒有人接待他們(15節)。
一個以色列人的城,卻是冰冷地對待旅程奔波的同胞!不過,正當他們坐在街上等待的時候,一個以法蓮支派寄居在此城的年老農夫向他們表達了善意,充滿溫暖的款待(16-21節)。
以色列人不但越來越像迦南人,甚至比不上迦南人。他們不僅是忘記神,甚至已經敵擋神,耶和華神在他們生活中消失了,他們成為無神的民族。以色列人對神的信仰瓦解,他們的民族凝聚力也就解體,變成各自為政。
不知在甚麼時候,我們做人顯得十分世故、小心、不易相信別人、保護自己。我們的心變得冰冷,我們有許多理由如此作:人心詭詐、不要輕易受騙。只因不法的事增多,人的愛心才漸漸冷淡(太二十四12)。
求主憐憫我們,基督徒的愛心和熱心是不應該受環境和別人影響的(參太五47)。在這個充冷漠、無情,滿詭詐、邪惡的世代中,基督徒的誠實、熱情、關懷特質,正好是為神作見證的最佳利器。
但願主使用我們,成為他的見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