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城365 天天親近主
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4:8》
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4:8》
士師記的下一個主要部分包括了第六至八章,這段落主要是記載第五位士師基甸。底波拉一從舞台消失之後,以色列的屬靈光景就一落千丈,日頭不再出現,整日陰陰霾霾,最後落入黑暗的時代。
在以後所興起的士師中,除了基甸還能帶來國中太平四十年外,其他的士師都不過是好漢一條,打打殺殺,不但不能給以色列人屬靈的引導,自己的靈命也乏善可陳。
以色列人這次的失敗,最後是落在米甸人手裡。
1.有關米甸人(1節)
米甸人是亞伯拉罕的第二個妻子基土拉所生的兒子米甸(創二十五1-2)的後裔,住在以東地之南和阿卡巴灣北面一帶,為遊牧民族(參出二15)。後來日趨強大,住進約但河東,常趁西岸以色列百姓將收割之時(參11節),傾巢而出,四處擄掠。
米甸人是神懲罰以色列的工具,他們聯合亞瑪力等外邦勢力,在以色列全地不時進行掠奪。受米甸人影響較大的支派有瑪拿西、亞設、西布倫、拿弗他利(六35)和以法蓮(八1)。
2.米甸人的壓制(2-6節)
米甸人壓制以色列人,以色列人因為米甸人,就在山中挖穴、挖洞、建造營寨(2節)。由此可見以色列人的窘境,只能四處躲藏。由於人數不多,米甸人常與他族聯手,這些民族包括亞瑪力人和東方人(3節)。
亞瑪力人是以掃的後代(出十七8),住在猶大業地南方;「東方人」指東北方敘利亞曠野的遊牧民族。米甸人欺壓以色列人,毀壞土產,搶掠糧食和牲畜(4節),使他們的生活陷於困境。
他們往往如同蝗蟲般成群結隊出征,四處遊走掠奪財物,所到之處盡行毀壞,出征時就支搭帳棚居住(5節)。以色列人到山窮水盡時再一次回轉歸向神(6節)!
我們既然是神的兒女,就不應當等到窮途末路的時候才歸向神,應當每天親近祂,祈求祂幫助。
這並不是說人生就會因而輕鬆安逸,平安無事,事實上我們仍然會遇到不同的困境。但神必賜我們力量,使我們能在風浪中過得勝的生活。不要等到力量用盡的時候才求告神,在任何境遇之中都要先求告祂。
3.先知的責備(7-10節)
從作惡,奴役到哀求,這是另一個循環。以色列人因著米甸人的擾害,痛苦中呼求耶和華(7節),神差遣一個先知對百姓說話(8節)。
先知的警告如同之前的使者(二1-3),他敦促那些呼求神的百姓,紀念從出埃及到定居迦南,神所彰顯的權能(9節)。先知並指出他們的罪以及落在苦境中的原因,是因犯罪得罪耶和華(10節),叫他們要知罪悔改。
當我們遭遇苦難乎求神的時候,神也會回應我們的呼求。也許是藉著牧者的勸導,或在講道中提醒你,又或藉你的弟兄姊妹勉勵你。問題是我們是否願意接受責備呢?
神應許摩西:「我要以你們為我的百姓,我也要作你們的神。」(出六7)只要堅信耶和華的應許,積極跟隨他,他們就是祭司的國度(出十九6),是神可貴的產業(出六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