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城365 天天親近主
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4:8》
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4:8》
詩一二七篇鑰節: 若不是耶和華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勞力;(1節)
本篇的標題雖然說是所羅門的上行之詩,但是聖經學者意見不一。除了認為是所羅門作品以外,也有學者認為是大衛的作品;更有一些學者認為是主前520年,第二聖殿建造時期的作品。
不過,不管是哪一個時期的作品,他的主題是清楚的,這裡是論到建立神的家。建立一個合神心意的家庭,建立一個合神心意的家園、國家。
大衛是一個很貼切的例子,他曾經有意願為神建造聖殿,神卻不允許,並吩咐他交給兒子所羅門作這件偉大的工程;當神向大衛說明他旨意的時候,就顯出他的慈愛和恩惠來。
神既知道大衛心中的好意,就應許他說:「你的家和你的國,必在我面前永遠堅立。你的國位也必堅定,直到永遠。」(撒下七16)
當先知拿單照這默示告訴大衛後。「於是大衛王進去,坐在耶和華面前,說:主耶和華啊,我是誰?我的家算甚麼?你竟使我到這地步呢?」(撒下七18)
本篇所說「房屋」二字,並不限於木石所造的房屋或城邑,而是指一家的人口和一個京城的民眾。因大衛這樣忠心愛神,神就應許為他建立「家室」(撒下七27)。
神為大衛所建造的「家室」,是永久的王位,也包括主耶穌永遠的王權,並不是人手所造的,乃是神所建造的永遠之房屋。神如此報答大衛建造聖殿的好意,是遠超過他所想望的。
神的意念實在高過人的意念,如同天高過地一樣(參賽五十五9)。
「若不是耶和華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勞力;若不是耶和華看守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警醒。」(1節)
「房屋」:指家庭,並不單單指建築物。
「城池」:指城邑,同時也包括城池內的所有治理、秩序、人際關係等。
本節所記兩項人類的活動,佔據了人生的大部分:建設與鬥爭,或創造與保存之工。對這兩件事,這裡只看出兩種可能性:要不就是耶和華所做的,否則就必歸於徒然;沒有第三種可能。
大衛被膏立為王,完全是神的旨意,撒母耳膏他以後,他也沒有用武力去將王位從掃羅手中奪過來,他只是耐心的等候神,將那「家室」和王位賜給他,那王位是非常鞏固和永久的。
「你們清晨早起,夜晚安歇,吃勞碌得來的飯,本是枉然;惟有耶和華所親愛的,必叫他安然睡覺。」(2節)
「必叫他安然睡覺」:或作「當他睡覺時必供養他」。
「必叫他安然睡覺」,這句話有兩個意思:一是信徒可以安全無慮的睡覺,惡人卻「枉然儆醒」;另有一種翻譯法是:「必在睡中叫他得著」。神為所愛的人而日夜效力,就是他們睡著的時候,神也為他們預備豐富的寶貝。
這裡顯出兩種生活方式,一種是辛苦勞碌賺取生活,一種是安然睡覺照常生活。沒有照神的旨意作事的人,雖然費了不少精神和血汗,勞勞碌碌,結果還是白費功夫。像所羅門所說的:「我勞碌所成的功,誰知都是虛空,都是捕風。」(傳二11)。
人類出於血氣的一切活動,都如所羅門所說:「人的勞碌都為口腹,心裏卻不知足。」(傳六7)若倚靠作他所安排的工,就不同了。「耶和華所賜的福,使人富足,並不加上憂慮。」(箴十22)
神不一定叫他的兒女在物質方面富足,但他一定要他們有屬靈的永遠的真富足,他必叫他們心中有無限的真平安。
但是,除非父神參與並分擔你的工作,這一切額外的辛勤都是枉然的。其實父神給予祂所愛的兒女們,非但沒有任何勞苦,也不必為所需的憂慮,費煞思量地賺取金錢。這些概念我們可從「安然睡覺」領略得到。
「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所懷的胎是他所給的賞賜。」(3節)
「產業」:是神白白賜給人管理的,但主權卻屬於神,父母不能把兒女當作私有財產。
一般而言,世人都認為兒女是他們的至寶;但是詩人卻說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因為詩人深深知道,一切的祝福都是耶和華的恩賜。
信主的人生養兒女,要教養他們榮耀主,順從神,做他所喜悅的事;做一個賢妻良母,是一種最聖潔的工作,世界上有許多聖工人員,都是從虔誠的家庭中培養出來的。
「少年時所生的兒女,好像勇士手中的箭。箭袋充滿的人便為有福。他們在城門口和仇敵說話的時候,必不至於羞愧。」(4-5節)
「勇士手中的箭」:指「賴以獲得保護或勝利」。
「城門口」(5節):是指城門口的廣場,常做訴訟用。在那裏,年輕的兒女有充足智慧和能力,可與父母的敵人據理力爭,贏得勝訴,免得年紀老邁的父母受恥辱。
上帝賞賜許多兒女,就是一種祝福,讓人可以獲得保護,獲得勝利。
古代以色列人在四十歲以前,都被稱為「少年人」(代下十8)。少年所生的兒女,到了年老時就成為極大的安慰,好兒女像箭一樣可以射傷仇敵(4節),不良的兒女就射傷父母慈愛的心腸。
《全力為至高者》
「若不是耶和華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勞力;若不是耶和華看守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警醒。」(詩一百二十七1)
著名的藝術家喬治.瓦特(George F.Watts)把「全力為至高者」當作他一生的格言。或許在他最有名的一個雕刻《銅製的青年騎馬圖》可以看出他所有事情的表現上,都在實踐此一格言的精神。
他的這個雕刻品,至少把青年騎士的頭部姿勢改動了好幾次。起初是直坐的,後來改為傾向後面,最後則傾得更後了。當這一傑作完成時,青年騎士的臉不再看世界,而是仰臉望天,注視神。
詩篇的作者也同樣勸我們必須定睛在永恆的事物上,詩篇說:「我要向山舉目, 我的幫助從何而來? 我的幫助 從造天地的耶和華而來。」(詩一百二十一1-2)
畫家李利爵士(Peter Lely)有一個習慣,就是不看壞畫,以免所得的壞印象影響到他的創作。我們可以運用這個原則,避免接觸壞事,以維持內心的純潔。
讓我們定睛在基督及屬天的事上,「全力為至高者」。如此,則我們的心會變成十分純潔,我們的手也會變得十分忙碌!
–引自梁敏夫譯輯《清晨露滴》
透過今天的經文,我們思想以下問題:
1. 本節所記兩項人類的活動是甚麼?應當如把握怎樣的原則運用?
2. 「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這句話的含意是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