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城365 天天親近主
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4:8》
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4:8》
2.上帝對犯罪之人的恩訊(8-13節)
「天起了涼風,耶和華神在園中行走。那人和他妻子聽見神的聲音,就藏在園裡的樹木中,躲避耶和華神的面。耶和華神呼喚那人,對他說,你在那裏?他說,我在園中聽見你的聲音,我就害怕,因為我赤身露體;我便藏了。」(8-10節)
「天起了涼風」:指的可能是「日落之後」,迦南地南部日落之後就會吹起涼風。不過伊甸園是不是這樣的環境就不能確定了。
「你在那裡」:全知的上帝當然知道他們在哪裡,以及做了什麼事。但上帝又問這些問題,想必原因不是因為無知,而是因為祂要引起人的回應與注意,思考自己的處境與落到這樣處境的原因。
喫了上帝吩咐不可以喫的果子以後,在束手無策的傍晚時分,他們聽見上帝在園中的腳步聲,就急忙躲進園中的密林裏去。上帝呼喚他說:「你在那裏?」(9節)這是上帝尋找失喪之人的寫照。
他們只得承認因赤身露體而躲藏(10節)。上帝詢問那人:「誰告訴你赤身露體呢?莫非你吃了我吩咐你不可吃的那樹上的果子麼?」(11節)這樣的質問並非上帝不知道發生甚麼事,而是為了施恩給人,讓他有認罪悔改的機會。
「誰告訴你赤身露體呢」:這問題的意思是『誰告訴你赤身露體是不好的呢?』神這個問話,乃是要引導人向祂承認所犯的罪。
「那人說,你所賜給我,與我同居的女人,她把那樹上的果子給我,我就吃了。耶和華神對女人說,你作的是甚麼事呢?女人說,那蛇引誘我,我就吃了。」(12-13節)
「你所賜給我」:亞當不但把責任推給夏娃,甚至把責任推給神,似乎整個錯誤的源頭在於上帝為他造女人。
「引誘」:「誘惑」、「欺哄」。
亞當沒有抓住這機會,反而將責任推到上帝和那女人的身上。上帝繼續質問女人作了甚麼,這樣做也是為了施恩給她認罪悔改的機會。同樣地,女人並未真正的悔改,而只將責任推在蛇的身上。
我們看見人做了甚麼,千錯萬錯都是別人的錯,自己永遠沒有錯!
這時候,人已經「死」了。因為他們自動要與生命的源頭(上帝)隔離,連見面都不敢見面了。
3.上帝對蛇的咒詛(14-15節)
「耶和華神對蛇說,你既作了這事,就必受咒詛,比一切的牲畜、野獸更甚,你必用肚子行走,終身吃土。」(14節)
對「蛇」說:這個蛇有「冠詞」,指「特定的那一隻蛇」。
「受咒詛,比一切的牲畜野獸更甚」:暗示其他野獸也都受咒詛,只是蛇受的咒詛最嚴重。
「終身吃土」:就是衰敗蒙羞的意思(詩七十二9;彌七17)。
上帝按照犯罪的次序宣告他的懲治,首先告訴蛇牠因為誘惑女人,所以必須要接受刑罰,「必用肚子行走,終身吃土」,因為上帝是公義的。因這事,不但蛇要受罰,牲畜野獸也受了連累。上帝在日後准許人食肉,可以說是這罪連累的結果。
「我又要叫你和女人彼此為仇,你的後裔和女人的後裔,也彼此為仇;女人的後裔要傷你的頭,你要傷他的腳跟。」(15節)
「你的後裔」:可能指「蛇的後代」或者是「撒但的黨羽」。
「女人的後裔」:很特殊的用字,越過亞當,通常是兩人的後裔,甚至說是「男性的後裔」,此處卻用「女人的後裔」,讓人不由得不想到「童女生子」。不過當時的夏娃聽見,應該會認為這是指她的後代,也就是「全人類」或是某個特定的子孫。
「後裔要傷你的頭…傷他的腳跟」:這段話常常被稱為「第一個福音」,因為似乎應許有人要來解決與撒但中間的仇恨。也是第一處可能是應允救主出現的經文。
新約和古代教父在論到對蛇的咒詛中,卻看到對人類的盼望。因為聖靈引導他們看到這女人的後裔所指的,乃是那道成肉身,從童女馬利亞所生的世人的救主,他到世上來,就是特要藉著死,敗壞那掌死權的魔鬼(來二14),以及除滅魔鬼的作為(約壹三8)。
4.上帝懲罰人的恩典(16-21節)
這段經文記述上帝對人的懲罰,但在懲罰中仍然顯示祂對人的恩典。先是對女人的懲罰,就是要使她懷胎和生產兒女多有苦楚,並使她要「戀慕」丈夫而丈夫卻要「管轄」她(16節)。
「戀慕…管轄」:夫妻關係在這個咒詛下,由平等的幫助者變成「戀慕」與「管轄」的關係了。許多人注意到女性傾向「愛情」,男性傾向「工作」,這種傾向,跟此處的審判有關。
雖然如此,夫妻生育兒女將仍綿延不斷,使人類在痛苦中不但生生不息,且有「女人後裔」(15節)那應許的救主的盼望;並知道這恩典的日子,終有一天要到來。
上帝對亞當的審判佔據最長的篇幅,並且加上了譴責:「地必為你的緣故受咒詛;你必終身勞苦,才能從地裏得吃的。」(17節)因為亞當是直接領受命令的人,也是全人類的代表,並且蛇也沒有直接引誘他。
接著是地受咒詛,植物的生長受到連累,從地上塵土所造的人也受到連累(18節)。從此,人必須勞苦種植或牧畜,以致汗流滿面才得餬口,直至離世歸回塵土,「你本是塵土,仍要歸於塵土」(19節)。
「你本是塵土,也要歸於塵土」:罪惡摧毀創造之工,亞當來自塵土,又死亡回到塵土的狀態,這中間似乎是一場空。比對亞當吃禁果時的輕率,所要付出的代價竟是如此沈重。
亞當給他妻子取名夏娃,因為她是「眾生之母」(20節),上帝用獸皮做衣服給亞當和他的妻子穿(21節)。
「夏娃」:字義是「生命」、「活著的」。在被咒詛之後取這個名字,似乎有點匪夷所思。亞當應該是自知會死,而認為人類的希望在女人以及女人帶來的後裔身上。他應該是由神對女人的話語中看到希望(參15節)。
「皮子作衣服」:「做皮衣服」。顯然亞當還不熟悉殺動物取獸皮,因此上帝幫助他和夏娃。有許多註釋書提到這可能是「獻祭」、「替代」的雛型。製作皮衣,顯然必須把動物殺死。
5.人被趕出了樂園(22-24節)
「耶和華神說,那人已經與我們相似,能知道善惡;現在恐怕他伸手又摘生命樹的果子吃,就永遠活著。」(22節)
「我們」:可能是指「上帝與天使」或表達「尊貴的多數」。
「永遠活著」:大部分解經家認為生命樹的果子也沒有什麼特別魔力,而是上帝對於這個果子的有特殊的「永生」應許。
我們已經看到亞當和夏娃犯罪後的悲劇反應,是恐懼、混亂與關係破裂,這樣的情況如果永恆的持續下去,不就是永無止境的刑罰?於是,上帝給人「安樂死」,一面是對人的懲罰,一面也是給人的恩典。
「耶和華神便打發他出伊甸園去,耕種他所自出之土。於是把他趕出去了;又在伊甸園的東邊安設基路伯,和四面轉動發火燄的劍,要把守生命樹的道路。」(23-24節)
「自出之土」:「來源的土地」,亦即要人耕種他自己的來源處(也就是「土地」)。
「基路伯」:原文複數,是與神特別近的使者(詩八十1;撒上四4),並且特別與神的榮耀有關係(來九5;結九3)。
因人的違背上帝旨意,喫了伊甸園中吩咐他們不可喫的果子,衝破了受造者的界限,想與上帝平等自己做神,所以地受了咒詛。從此,人不但要終生勞苦從地裏得喫的,肉體也有軟弱,會衰老以致於死亡。
在上帝的恩典中,為免人在肉體上的長生而受苦,所以決定打發他們離開這樂園,出去耕種田地自出食物,並派基路伯天使持「四面轉動發火燄的劍」把守住生命樹(24節),免得人去摘食而永遠受苦(22節)。
《你吃的日子必定死?》
「天起了涼風,耶和華神在園中行走,那人和他妻子聽見神的聲音,就藏在園裏的樹木中,躲避耶和華神的面。」(創三8)
神說:「你吃的日子必定死」(二17),亞當和夏娃喫了分別善惡樹的果子以後,為何沒有死?
死的原意是「隔絕」,人與上帝的交通脫節了,從此以後,人無法見神的面,無法聽神的聲音,只有神啟示人,或是向人顯現,人才能聽、能見神。
我們看見罪的可怕結局,如何影響人自己及一切關係:
1.人與神的關係破裂,懼怕、逃避及被逐代替了相愛與尊敬的親密關係。
2.人際關係破裂,夫妻反目,互相責備、受苦、羞恥代替了「一體」和「信賴」。
3.人與動物關係破裂,喪失了治理權。
4.人與自然界的關係破裂,辛苦勞動才可維生。
人雖然要受如此嚴重的懲罰,上帝的恩典卻仍沒有離開人。
祂不但透過死亡,使人解脫肉身因犯罪而來之軟弱的苦痛,也藉亞當給夏娃起名而知人類的生命將綿延下去(20節),更因上主為他們用皮子做衣服(21節),而提醒人有關犧牲獻祭的代贖,啟示了基督就是那代贖的犧牲。
透過今天的經文,我們思想以下問題:
1.人犯罪之後,付上了甚麼代價?給你的提醒是甚麼?
2.人失敗之後,神給人的機會是甚麼?恩典是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