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城365 天天親近主
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4:8》
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4:8》
★插入的勸勉之四:當堅守信望愛,不可故意犯罪(十19-39)
1.基督獻上自己為祭的結果,已給我們開了一條又新又活的路(19-25節)
「弟兄們,我們既因耶穌的血得以坦然進入至聖所,是藉著祂給我們開了一條又新又活的路,從幔子經過,這幔子就是祂的身體。又有一位大祭司治理神的家!」(19-21節)
「這幔子就是祂的身體」:這句話表面上很難解得通,幔子是神與人之間的阻隔物,主耶穌的肉身不可能是神人之間的障礙。本書作者以幔子表徵基督的身體,重在強調兩者「同時裂開」的事實。
基督的身體為我們裂開,如同磐石被擊打裂開而流出水來(參出十七6;約十九34;林前十4),照樣,幔子的裂開乃基於祂身體的裂開,所以我們乃是藉著祂才能進入至聖所。
我們新約的信徒已經有了一條進到神面前的門路,並且有一位大祭司引導我們,這個權利是何其重大啊!既然得著這樣寶貴的福份和權利,就應當更加盡應盡的責任,堅守所承認的指望,彼此激發愛心,等候主的再臨。
那麼,我們當存怎樣的態度到神面前呢?
(1)帶著誠實和充足的信心(22節):
「並我們心中天良的虧欠已經灑去,身體用清水洗淨了,就當存著誠心和充足的信心來到神面前;」
「灑」:指耶穌灑血除去我們內心的罪疚。
「身體用清水洗淨了」:從前祭司盡職前須在洗濯盆那裏用水洗身(出四十11-12),新約主耶穌稱祂的門徒是洗過澡的人(約十三10),故本句話指信徒都已得著重生的洗(多三5)。
我們不能帶著虛假的心去親近祂,卻要憑信心去支取屬靈的能力和恩典。
(2)堅守所承認的指望(23節):
「也要堅守我們所承認的指望,不至搖動,因為那應許我們的是信實的。」
「所承認的指望」:對即將給予基督徒的產業與新天新地的盼望。
對我們所持有的盼望不懷疑,堅守所承認的指望,不至搖動。由於我們已有這麼確實的指望,我們在試誘中也不會退後,讓事情隨便溜過去,甚至放棄我們的信心。要記住:「要堅守。」
(3)彼此關顧、激發愛心(24節):
「又要彼此相顧,激發愛心,勉勵行善。」
我們的愛心除了向上愛神之外,也要向外施展。基督徒彼此關顧,便能互相得著力量,因此,千萬不要「孤軍作戰」,乃要參與「團契生活」,透過團契去實踐關顧別人,使自己和別人都能行善。
2.不可停止聚會(25節):
「你們不可停止聚會,好像那些停止慣了的人,倒要彼此勸勉,既知道(原文是看見)那日子臨近,就更當如此。」
「你們不可停止聚會」:『聚會』,在此特指新約信徒按照新約的方式而行的聚會,故原文稱之為『我們自己的聚會』;本書作者勸戒希伯來信徒不要放棄原來的聚集,而回到舊約猶太教的儀式下聚集。
這裡提到的「不要停止聚會」,並非一次也不能不去主日崇拜,而是要基督徒不要習慣性的停止聚會。並且也闡明了基督徒聚會的內容不是用來宣告律法捆綁信徒或者是隨意聊天,而是要「彼此關懷」、「激發愛心與善行」、「彼此勸勉」(勸勉彼此持守信仰)。
敬拜主的聚會是實踐彼此相愛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也是彼此相顧的表現。經常參加聚會便是實踐團契的生活,在團契中學習「彼此勸勉」。基督徒應該照著所得的恩賜彼此服事,才能作神百般恩賜的好管家。
《七個銅板》
「你們不可停止聚會,好像那些停止慣了的人,倒要彼此勸勉,既知道(原文是看見)那日子臨近,就更當如此。」(來十25)
一位牧師提到人忽視屬於主的東西時,講了一個故事:
「有一個人帶了七個銅板上街,路上遇到一個乞丐要求他賙濟,那人就把那一串錢拿出來,給了窮人六個,自己留下一個。結果,乞丐不但不感恩,反而尾隨在好心人的後面,把那第七個銅板也偷了過來。」
聽眾譁然罵道:「不知感恩的傢伙!」牧師說:「是的,許多人正像那個乞丐,神每星期給他六天,結果他連第七天也偷過來,盡情追求享樂。」
顯然的,在初期的教會中就有人不常參加教會的禮拜,查經會和「擘餅」(聖餐)。因此,希伯來書教我們不可停止聚會。個人靈修和讀經固然重要,但卻不能取代公眾的禮拜。
一位傳道人路過賓州的煤礦區,看見一大群的騾子,他問人這些動物從那裡來,別人告訴他:「這些騾子整個星期都在礦坑裡工作,星期天必須把他們帶出來見見陽光,否則牠們的眼睛會瞎掉!」
這位牧師心裡想,假如他的教友都懂得這個道理,把禮拜天分別為聖,則他們對於屬靈的需要就不致那樣盲目了。基督徒正如炭火,聚在一起就很旺盛,分散就逐漸熄滅了!
–引自梁敏夫譯輯《清晨露滴》
透過今天的經文,我們思想以下問題:
1.如何解釋:「這幔子就是祂的身體」?
2.我們當存怎樣的態度到神面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