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城365 天天親近主
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4:8》
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4:8》
希伯來書主題: 基督超越過一切
聖經最後的九卷書信(希伯來書至啟示錄),都是寫給希伯來信徒的,所以書中彌漫著希伯來人的氣氛。前面有九卷是寫給教會的(羅馬書至帖撒羅尼迦後書),但這裡的九卷沒有一卷是寫給教會的。
既然這卷書信是特別為希伯來信徒寫的,尤其是為那些很有可能返回猶太教的信徒寫的,所以書中所論及的福音,是特別著重指出它比摩西的約和整個體系更超越。
作者不是故意貶低舊約,而是特別表明新約的完全和無上,以致顯出新的超越在舊的之上。也不是故意縮小猶太教,而是說明新約基督教是猶太教的榮耀形像,是它的至終應驗,所以這書的鑰字是「更」,大約出現了十二次之多(一4,六9,七7、19、22,八6「兩次」,九23,十34,十一16、35、40,十二24)。
除了這個「更」字,經文的思想也表達出同樣的意義,這書信的第一大段一開始就說主耶穌比天使更尊貴(一~二章);跟著論事奉,比摩西更榮耀(第三章):論使命,比約書亞更偉大(第四章);論職分,比亞倫更尊貴(五~八章)。
第二大段論更美的約(八6),更美的應許(八6),更大更全備的帳幕(九11),更美的祭物(九23)。
第三大段論信心得到天上更美的家業(十34),盼望得到更美的家鄉(十一16),和更美的復活(十一35),承受神給我們更美的事(十一40)。
教會書信所論教會的「奧秘」,即教會是基督的「身體」、「新婦」和「聖殿」,這些在希伯來信徒書信中連提都沒有提過。而且也沒有論及已死的人將要與主一同復活的真理:沒有論及外邦人與猶太人在靈裡合而為一的教訓;沒有論及「與基督一同坐在天上」之類的道理。
本書多處提到會幕,祭司供職等,可見當時聖殿仍在,並未毀壞(聖殿於主後七十年被毀);而十二章亦暗示大迫害仍未到,故必然不會早於七十年;所以說希伯來書大概書成於主後六十至七十年間是很準確的。
當時耶路撒冷教會經歷許多憂患,使徒多有被殺,整個猶太地區十分混亂,信徒一方面盼望能從宗教裏得著安慰,另一方面卻遭到猶太教徒的壓力,久而久之不免對所信的神產生懷疑。
信徒信心搖動,因所遇到的艱難而灰心疲倦,失去起初的熱忱和勇氣。他們甚至灰心到懷疑相信基督是否行錯了路,以為應該回到舊約的律法下。
本書的目的為針對上述一切,明確地指出耶穌基督遠超過舊約律法和宗教制度。
壹、基督超越過一切(一1~十39)
一、基督在位格上的超越(一1~四13)
希伯來書的主題是:基督的超越性。我們以記念主降生的心情,藉著這卷書來思想這位遠超一切的基督,實在很合適。
(一)祂的工作超越過一切(一1-3)
「神既在古時藉著眾先知多次多方的曉諭列祖,就在這末世藉著祂兒子曉諭我們;又早已立祂為承受萬有的,也曾藉著祂創造諸世界。」(1-2節)
『古時』:指基督尚未道成肉身之前,即舊約時代。
『藉著眾先知』:原文『在眾先知裏』,意指神的靈在眾先知裏面感動、啟示。
『多次多方』:指在不同的時間,零碎且局部地用許多不同的方式,如各種豫言、豫表、異象、異夢等,發表出來。
『末世』:指新約時代,或稱恩典時代,就是從耶穌基督首次降臨到祂第二次再來的這一段時間,又稱『末後的日子』(徒二17)。
神在舊約時代乃是透過屬神之人的品格和話語,陸陸續續、片片段段地向人說話,將祂自己和心意零零碎碎地表達出來。今天乃是透過祂兒子耶穌基督向我們說話,我們惟有藉著祂才能得著神的話、明白神的心意。
「祂是神榮耀所發的光輝,是神本體的真像,常用祂權能的命令托住萬有。祂洗淨了人的罪,就坐在高天至大者的右邊。」(3節)
『神榮耀所發的光輝』:指祂就是神本性的彰顯。
『本體的真像』:『真像』,原文指圖章所顯在物體上的印記,和圖章一模一樣。指祂就是神本質的顯現,人看見祂,就是看見了神(參約十四9;西一15)。
這引言介紹了全書之主題,就是「基督為真神最後和最高的啟示」(曉諭即啟示),因此基督便超越「古時」一切的啟示。
作者把古時的啟示與末世的啟示作一對比,兩者之間有以下的分別:零星殘缺與完整全備;多次多方與一次一方;地方性與宇宙性;屬人的與屬神的;局部的與全部的;預期性與最後性。
我們若能在主前存著虔誠的心來閱讀,必能獲得基督的榮耀、身位、權能與工作的啟示,我們也必俯伏敬拜祂。
(二)祂超越過天使(一4~二18)
1、祂是神的兒子,名字和身位超越過天使(一4-14)
「他所承受的名、既比天使的名更尊貴、就遠超過天使。」(4節)
本節可譯為:「正如他所承受的名超越眾天使,他也成為比天使崇高」。意即「他所承受的名超越眾天使到什麼程度,他成為比天使崇高也到什麼程度」。此處沒有明說「名」是什麼,不過由前後文中看來,很可能就是「兒子」。
第1-4節共描述神子七方面的特質:(1)神立神子為承受萬有的;(2)上帝藉他創造諸世界;(3)他是神榮耀的光輝及本體的真相;(4)他以自己權能的命令掌管萬物;(5)他洗淨了人的罪;(6)他坐在上帝的右邊掌管萬有;(7)他是高天的君王遠超過天使。
平常我們心目中的刻板印象似乎都認為天父是威嚴的,基督是慈愛而可以親近的,很少會想到聖子和聖父同樣享有至高無上的尊榮與威嚴。也許這幾節聖經所描繪的聖子形象,是我們可以多加思考的。
接著,引入具體內容,其中顯示祂是神而人、人而神的身位,超越所有的天使。這段經文七處引用舊約聖經,申明基督在七方面超過天使:
祂承受了兒子的名(4節);祂與神有父子關係(5節,詩二7);祂接受天使的敬拜(6節,詩九十7);天使是祂的僕役(7節,詩一O四4);祂喜善恨惡尤勝天使(8-9節,詩四十五6、7);祂是創造者而天使是被造者(10-12節,詩一O二25-27);祂是差遣者而天使是受差者(13-14節,詩一O四4,詩一一O1)。
「再者,神使長子到世上來的時候(或譯:神再使長子到世上來的時候),就說:『神的使者都要拜祂。』」(6節)
「長子」:乃是主耶穌死而復活之後的身分,祂原為神的獨生子(約一18),但因著祂死而復活的功效,所有相信祂的人,也都成為神的兒子(約二十17),故此改稱祂為長子(羅八29)。
『長子』在此處也含具有超越的地位的意義,祂不僅是舊造的『首生者』(西一15),祂也是新造的首生者(西一18),祂配在凡事上居首位。
「論到使者,又說:『神以風為使者,以火焰為僕役。』」(7節)
「神以風為使者,以火焰為僕役」: 這希伯來書的作者引用詩篇的話(參詩一O四4),意思表示神差遣天使如風如火一樣的迅速,有能力而有效的來完成神所指定的工作。
「你喜愛公義,恨惡罪惡;所以神,就是你的神,用喜樂油膏你,勝過膏你的同伴。」(9節)
「勝過膏你的同伴」:『同伴』在此是指天使;雖然天使從未受膏,但因前後文是神子與天使的比較,故這裏應當是借喻來襯托出神子比天使更偉大。
「天使豈不都是服役的靈、奉差遣為那將要承受救恩的人效力嗎?」(14節)
『將要承受救恩的人』:指我們信徒;天使奉差遣服事我們信徒,為我們效力(參徒十二7-11、15)。
《一切物質背後的秘密》
『常用祂權能的命令托住萬有。』(來一3)
在美國史丹福大學的後山上,有一座長達兩哩的直線加速器,一具龐大的儀器。這有甚麼用途呢?科學家們希望這具儀器能夠成為一枝槓桿,橇開物質背後的秘密。他們希望發現是甚麼東西使宇宙統一和運行。
人對宇宙萬物探索愈深,愈發現自己所面對的奧秘是觸摸不著,衡量不到,眼看不見的力量。這是股甚麼力量?科學家從未能夠捉摸著這力量,而聖經則作到了。
經上說這力量就是耶穌基督,是祂將萬物、不管大小、統管著,各按其位。我們在一旋轉極快的地球上,仍可安然的坐立起行,而不致於玄入太空之中,就是因為基督托住宇宙。祂就是一切物質背後的秘密。
–引自司迪民《末了的話–希伯來書新觀》
透過今天的經文,我們思想以下問題:
1.第一章1-4節共描述神子哪七方面的特質?
2.本段經文申明基督在哪七方面超過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