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城365 天天親近主
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4:8》
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4:8》
2、神再考問約伯(四十15~四十一34)
(1)人無法捕捉河馬(四十15-24節)
「你且觀看河馬。我造你也造它,它吃草與牛一樣。」(15節)
「河馬」: 原文為behemoth,是「野獸」的複數,意思可能是「至尊之獸」,因為「它在神所造的物中為首」(19節)。可能是一種已經滅絕的陸地巨獸,類似於恐龍。本段的描寫用的都是詩的形像詞句,極言它的龐大無懼。
牠的力量在腰間,能力在肚腹的肌肉上(16節);牠的尾巴像香柏樹豎立;
牠大腿的肌肉多麼健壯(17節)!牠的骨頭像銅管;牠的腿像鐵棍(18節)。「它在神所造的物中為首,創造它的給它刀劍。」(19節)
「它在神所造的物中為首」:「為首」,「最好的」、「首領」。意思是這種動物是神所造並管治的巨獸中的一個顯著例子。
「創造它的給它刀劍」:神為它預備「攻敵的武器」。
「諸山」為牠長了可吃的草料。牠躺臥在「蓮葉」下,泥沼的蘆葦間。「蓮葉」遮蔽牠,溪邊的柳樹環繞著牠。河水氾濫時牠不慌張;約旦河水漲到口邊,牠也不怕。誰能蒙住牠的眼睛捕捉牠?誰能用鉤子穿透牠的鼻子(20-24節)?
「諸山」:原文是複數的「丘陵」、「山岡」。應該是指河邊的山岡。
「蓮葉」:一種有刺的水生植物。
神要約伯觀察河馬。神有能力也有決心伸張正義,約伯應將一切(包括他自己的冤屈)交在神大能的膀臂中。
河馬與約伯一樣是神造的,但河馬卻是個龐然大物,在神的創造中是最強有力的。約伯能不能自認為有能力操縱這隻怪物所代表的物質界秩序呢?
如果連這項最基本的秩序都管不了,又怎有資格評論在世上施行公義,以大能維持道德秩序的神?他對神的指控是不是不自量力呢?神並不定約伯的罪,只是耐心地光照他,使他更深認識神及他自己。
神在這些講論中,並沒有直接告訴約伯他受苦的真正原因,只是闡明了自己與約伯的本質。不說約伯受苦的原因,是因為這樣約伯還是要依賴信心勝過目前的苦難,也才真正顯出約伯信心的價值(讓神贏得與撒但的賭注)。
(2)人無法馴服鱷魚(四十一1-34節)
神以河馬為教材之後,又用鱷魚為題啟導約伯,使他茅塞頓開,終於完全降服。全章通過鱷魚的描寫,說明神的全能。
a.鱷魚可怕的特質(1-9節)
「你能用魚鉤釣上鱷魚嗎?能用繩子壓下它的舌頭嗎?」(1節)
「鱷魚」:是古代中東神話中巨大的海獸(詩七十四14;賽二十七1),這裡可能指一種已經滅絕的水中巨獸。各種譯本中,大部分翻譯成「鱷魚」,有的翻譯成「鯨魚」。
神問約伯能否用魚鉤釣一條上來,用繩索綁住牠?又信不信鱷魚會說柔和的話向人求饒,或與人立約供人役使?約伯能否馴服牠,使牠變成寵物(2-5節)?
連漁夫也拿牠沒法,休想捉一條去換錢(6節)。能用捕魚的長矛戳穿牠的皮,或用魚叉刺透牠的頭嗎(7節)?一般人更不用說一見就怕,要捉牠簡直是夢想(8-9節)。如果人連被造物都不能制服,怎麼能對抗造物者呢?
「你按手在它身上,想與它爭戰,就不再這樣行吧!」(8節)
本節可意譯為: 你用手掌去按著牠,一想到那種與牠戰鬥的(可怕)情況,你就再也不幹了!
b.神的教訓(10-11節)
像鱷魚這樣只不過是一種受造物,人尚且不敢去惹牠,何況那位造牠的神?神是萬有的主宰,祂並不欠人甚麼,反而人的一切都是祂所賜的。所以人若夢想能與神站在同等地位,那是不可能的!
約伯向神所作出挑戰,差不多暗示了他就是這樣想。因此神教訓約伯,使他知道自己的錯誤。
c.傲視水陸之王(12-34節)
這段經文描述鱷魚令人望而生畏的身體結構。
牠的四肢有大力(12節);牠的皮,被描寫為雙重的鎧甲(13節);牠的腮頰極為恐怖(14節);身上的鱗甲,每一片都像是戰士的盾牌一樣(15-17節);牠口中有冒火的氣(18-21節);牠的頸項充滿強勁力量(22節)。
牠的肌肉結實堅硬(23節);牠的胸口剛硬如堅石(24節);牠的身體猶如銅牆鐵壁般,刀槍不入(26-29節);他的肚腹鱗片像鋒利的刀片,使得走過的路佈滿刮痕(30節);牠潛行水中,捲起漩渦,游走捲起浪濤(31-32節)。
他在地上幾乎是所向無敵,再巨大的動物都不放在眼裡,水族中的王者也被他藐視(33-34節)。
「從它鼻孔冒出煙來,如燒開的鍋和點著的蘆葦。它的氣點著煤炭,有火焰從它口中發出。」(20-21節)
「冒出煙…火焰」:如果鱷魚是自然界的生物,這裡指的應該是水氣噴出的景象。「火焰」,是指水氣噴出被陽光照射反射出紅光。如果鱷魚是神話中的怪物,這裡指的就真的是火焰。
「它一起來,勇士都驚恐,心裡慌亂,便都昏迷。」(25節)
「勇士」都驚恐:原文是「神明」,指「媲美神祇的人」、「大有能力的人」。
這裡所描寫的鱷魚,應該不是我們現今所見到的鱷魚,因為它的強大實在難以想像。所以有些聖經學者認為是一種已經消失的巨獸;而另外一些聖經學者認為是恐龍。當然是否為恐龍是另外的話題。
至此神已充分地啟示了祂的全能與偉大,是約伯未想到的。神不單以大能和智慧創造萬物,並且也以公義維持著全宇宙的秩序。這樣一位神豈會對約伯不公?
經過神這樣的諄諄善誘,約伯終於明白,神遠比人想像的偉大,人信靠祂就可以享安寧。
補充說明:
「鱷魚」(原文為Leviathan)是在深海裡的怪獸,體積龐大、力量驚人。詩篇一O四26對鱷魚的描寫,會使我們認為所指的是一條鯨魚。
在約伯記四十一章對這些生物的描寫,卻似乎是指像怪獸一般龐大的鱷魚;這章所描述的生物,是作為一個例子,顯示人類不能征服的生物有著巨大無比的力量,性格兇殘;縱使如此,這種生物也是創造者所創造及眷顧的。
在以賽亞書二十七章1節,鱷魚被描寫象徵亞述及巴比倫(聖經說亞述是「快行的蛇」,所指的可能是曲折蜿蜒的底格里斯河;巴比倫是「曲行的蛇」,可能指幼發拉底河)。
另一方面,在詩篇七十四14,鱷魚的原文是tannin(海怪、鯨魚,又或是河中的怪獸),所提及的水域可能是尼羅河或紅海。在以西結書二十九3-5,描寫鱷魚的鱗片及張開的頷,顯然是指埃及。
《神不欠債》
「誰先給我甚麼使我償還呢?」(伯四十一11)
人到神的面前,不可存有債主的觀念。人通常不是求神賜給他甚麼,而是認為神欠他甚麼。這種心態,是跟恩典相反的。
神繼續說到祂至高的主權。對於Behemoth(河馬):「我造你,也造它;它吃草如牛一樣」(伯四十15);神論Leviathan(鱷魚):另一個凶猛的巨獸,我們不能夠確實認知。
這樣的情形存在,正如現代人誰見過「兕」(ㄙˋ,古代一種似牛的野獸)?時間和地域的不同,增加了解上的困難;我們能知道,聖經所表述的,超過現譯「鱷魚」。在這樣的情形下,翻譯的原則是應該用音譯。
論到這中譯「鱷魚」的巨物,是頑強不肯屈服的:人用計謀,不能夠釣它;用繩子,不能夠捆綁它;用強力相加,它不會溫柔順服;與它談和平,它不肯立約;人既不能從它得利,又不能以戰爭征服(伯四十一1-9)。
這仿佛是世上惡的化身,是遠超越微弱的人所能控制的。照聖經所預言的,到將來大罪人的出現,罪惡掌權,形勢更是這樣。人能作甚麼呢?
神曾給約伯機會,看他有多大本事,能否在人間建立公義道德的秩序;也曾給以後傑出的人物,作過類似的嘗試,但沒有成功的記錄:「見一切驕傲的人使他降卑,見一切驕傲的人將他制伏,把惡人踐踏在本處」(伯四十11-12)。
約伯只好敬謝不敏。現在受造的巨物:「凡高大的它無不藐視,它在驕傲的水族上作王」(伯四十一34)。二處的語詞幾乎相同:自命不凡的人作不到的,神能藉凶惡的物作得到。神同樣的用凶殘的國,成就祂的旨意;時候到了,毀滅他們。(賽二十七1)
Leviathan是神造的;Behemoth也是神造的。這只是受造之物,但人見而戰兢,無法制伏。創造的主說話了:
「沒有那麼凶猛的人敢惹它。這樣,誰能在我面前站立得住呢?誰先給我甚麼,使我償還呢?天下萬物都是我的。」(伯四十一10-11)
因此,使徒保羅完全相信神,他不是憑著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作神的工作;他以神為他的倚靠,為萬有的依歸。保羅的話,仿佛是神聲音的回響:
「 誰是先給了祂,使祂後來償還呢?因為萬有都是本於祂,倚靠祂,歸於祂。願榮耀歸給祂,直到永遠。阿們!(羅十一35-36)
–引自于中旻《約伯記箋記》
透過今天的經文,我們思想以下問題:
1.這裡所說的河馬,是指著甚麼?主要是要教導約伯甚麼?
2. 這裡所說的鱷魚,是指著甚麼?主要是要教導約伯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