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城365 天天親近主
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4:8》
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4:8》
肆、神親自回答(三十八1~四十二9)
第四個朋友以利戶發言完畢,約伯不再回答,所有朋友的辯論告一段落。這時候,神終於打破沉默,對約伯說話。
現在到達本書的高峰,神藉作者如椽之筆,寫出超絕古今、描寫神造物奇妙與偉大的詩篇。神不在知識的層次上解答問題,而是在靈性的高峰上為約伯及他的三友開拓新境界。
以利法三人認定約伯犯了罪,但竟為神所棄。雙方因此有一個共識:約伯為神棄,受苦即其證明。神在回答中要約伯明白其非。他雖不明白受苦之因,但神在受苦中仍與他同在。
神的發言可以說是回應約伯的請求(三十一35),親自向他說話。世上無人見神仍能存活(出三十三20)。耶和華神是在燃燒的荊棘中向摩西說話(出三2-10);對雅各說話則藉天使(創二十八11-16);現在在旋風中回答約伯的詢問。
一、神第一次答話顯明祂的所是,與約伯自表謙卑(三十八1~四十5)
最後神打破沉默,直接向約伯說話,利用一連串的七十多個問題去指出約伯的無知和神的偉大。神說話共有兩次(三十八1~四十2;四十6~四十一34),其間有約伯簡短的回應(四十3-5;四十二1-6)。
(一)神第一次發言(三十八1~四十2)
此時,他的三個朋友應該都在場(四十二7-9),以利戶可能說完話便離開了,後面的記載都未提到他。
1、神向約伯發出挑戰(三十八1-3)
「那時,耶和華從旋風中回答約伯說:誰用無知的言語使我的旨意暗昧不明?」(1-2節)
「那時」:是人的話已說盡的時候,正是「人的盡頭,神的起頭」。表面看來神沒有回答約伯的問題,但實際上神卻以更智慧的方法答了約伯,連疑問的本源也治好了。
「誰」:原文是單數,意思是質問「約伯」而非「約伯三友」。
耶和華顯現責備約伯用「無知的言語」(沒有知識的話)讓神的籌算變模糊了。綜觀約伯的意見,他的確是把神的公義與賞善罰惡之公平模糊化了。
神不提約伯的受苦,也未自辯,只問了幾個約伯全無所知、不能答覆的問題。神沒有責備他,也沒有像他的三友那樣羞辱他。神用話語幫助他攀登信心的高峰,看見神預備的奇妙,約伯的問題終於迎刃而解。
「你要如勇士束腰,我問你,你可以指示我。」(3節)
「如勇士束腰」:原文指把腰帶束緊,像勇士、男人一樣準備工作或爭戰。約伯盼望能與神面對面說話(十2;十三22),像王子一般進到神面前(三十一37),神就鼓勵他像男人一樣鼓起勇氣。
以利法教訓約伯:「我指示你,你要聽」(十五17),但至高的神卻尊重自己的僕人,允許「你可以指示我」。
因此,神耐心地回應約伯,問了這麼多問題,不是要把約伯考得啞口無言,也不是為了嘲諷約伯的無知和卑微,更不是用自己的智慧和大能去壓服約伯,而是鼓勵他運用神所賜的智慧(二十八28)。
2、神考問約伯(三十八4~四十2)(超越七十個問題,分三方面)
(1)有關大地的奇妙創造(三十八4-18)
a.大地的設計(4-7節)
在創造的早晨,當星宿和天使歌頌神的時候,約伯有在場嗎(4節)?知道誰規定了它體積的大小?誰在它上面繫好準繩(5節)?大地的支柱奠立在何物之上?誰為世界安放基石(6節)?約伯知道大地是如何設計的嗎?
若想要質疑神的公義,須對一切事物有無限的知識,包括宇宙創造的本源。然而,宇宙起源之謎迄今無人能知。
「那時,晨星一同歌唱,神的眾子也都歡呼。」(7節)
說明神造的天地秩序井然,和諧且多姿多采,連晨星和眾天使(神的眾子)都歡呼歌唱。
b.海洋的創造(8-11節)
是誰創造海洋並控制著水,使它不得越過海岸線(8節)?「是我用雲彩當海的衣服,用幽暗當包裹它的布」(9節)。為海水定了界限,「又安門和閂」(10節)。使狂傲的浪濤無法越過(11節)。
「是我用雲彩當海的衣服,用幽暗當包裹它的布」: 這裡以生子比喻海的誕生,海洋受到神的管制。將大海比喻為初生的嬰孩,將黑暗比作繈褓。
「又安門和閂」:用門及閘閂比喻海陸之界(詩一O四9;耶五22),在古代社會它們起了盾牌的作用,保護城邑不受仇敵的侵擾。
c.日光(12-15節)
神問約伯關於日光出現的情形,以及他可有設計日光的路線(12節)。黎明的光驅除惡人藉以橫行的黑暗(13節),日光使山陵丘谷改觀,如「泥上印印」,像摺好的衣服(14節),成為白天多姿多采的世界。
惡人喜歡黑暗,但白晝一來到,便無所遁形(15節)。
「泥上印印」:指古代中東的滾筒印章在濕泥土上滾動,刻在印章上的圖案文字依次出現在泥上。就像清晨的日光,半夜裡模糊的地形在晨光照耀下變得明朗,猶如泥印上印記般清晰。
d.深淵與陰間(16-18節)
再問約伯可曾到過深淵的深處(16節),或進過陰間一探究竟(17節)?是否知道地有多大?「你若全知道,只管說吧!」(18節)強調只有神才具備有創造的智慧與能力,約伯並不分享神的創造智慧與能力。
神並不需要挑戰約伯。因此,「你若全知道,只管說吧」,這句話是在引導約伯思考。
(2)有關天上萬象的被造與護理(三十八19-38)
a.光與暗(19-21節)
是否知道光從何處來?黑暗的源頭在哪裡(19節)?是否能指出它們的境界?能把它們送回原處嗎(20節)?這是用擬人法比喻光和暗各有居所,只有神能帶領他們出而作,入而息。
「你總知道,因為你早已生在世上,你日子的數目也多。」(21節)
「你早已生在世上」:直譯是「那時你已出生」。這是神諷刺約伯根本沒有活多少年,怎能了解光明與黑暗的本質。
b.雪與電(22-24節)
神問約伯可曾進入天上裝雪與電的倉庫(22節)?人把雪雹看為災害,但在神的手中卻是爭戰的武器;人把苦難看為懲罰,但在神的手中卻是製作的工具(23節)。可知光與風如何運行(24節)?
雪與雹的創造在聖經的宇宙論中並未描寫;這裏假設神將它儲存在祂的寶庫中,準備在戰爭時使用(士五20-21;撒上七10)。約伯從未檢閱過這個軍械庫。
當進入迦南的以色列人與亞摩利五王的聯軍對戰時,神曾降大冰雹助以色列(書十11);以賽亞在預言中也宣告冰雹是神的審判手段(賽三十30);使徒約翰的異像也告訴我們冰雹是第七印的七災之一(啟八7),是為神的震怒、審判而預備的。
c.雨和冰(25-30節)
是誰決定洪水與雷電的方向(25節)? 雨水降在無人之地,卻使地充滿生氣(26-27節),是誰製造雨露和冰霜?它們豈是約伯的後裔(28-29節)?誰使冰堅硬如石,卻浮於水面(30節)?
神要約伯思考的是:為什麼神「使雨降在無人之地、無人居住的曠野」(26節),兩次重複了「無人」。人總是以自我為中心,只想到自己所經歷的、只關心自己所看見的、只憐憫自己所看到的。
但是,人所認為的善,只是自己眼中的善;神的護理還包括「荒廢淒涼之地」(27節),維持整個生態的平衡。
約伯只想到自己的痛苦,神顧念的卻不只是人類,連無人之地的雨水與青草,祂也要注意照顧。神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祂也記念乾旱無人居住之地,這顯示神的看顧,遠比約伯想像的廣闊。
d.天上眾星(31-33節)
人能把眾星集結在一起,成為如此明亮的昴星座嗎?又能解開參星座的帶子讓諸星散開,自由運行嗎(31節)?又或將黃道帶(獸帶)十二宮引出來,如馴獸師將野獸引領出場(32節)?又是否已測透天上的定律,並指揮自如,使地面的事物正常運行(33節)?
「你能按時領出十二宮嗎?能引導北斗和隨它的眾星嗎(「星」原文作「子」)?」(32節)
「十二宮」: 指黃道帶的十二星座。地球繞著太陽公轉時,就會通過這些星座,每個星座大約各出現一個月左右。
「隨它的眾星」(32節): 指小熊星座,即小北斗星。
「你知道天的定例嗎?能使地歸在天的權下嗎?」(33節)
「能使地歸在天的權下嗎」: 通常的解釋,星座的運行會影響地面上事情的發生,這可能是當時人的觀念。
e.雲彩(34-38節)
神問約伯能不能一揚聲,雨便從天而降(34節)?又能否指揮閃電,使他聽你(35節)?「誰將智慧放在懷中?誰將聰明賜於心內?」(36節)
「誰將智慧放在懷中?誰將聰明賜於心內」:「懷中」應譯作「鷺」;「心」應譯作「雄雞」,古時聞雞知天將曉,觀鷺的動靜而知天候。接上神以禽獸的奇異生態來詰問約伯,究竟他知道多少。
「誰能用智慧數算雲彩呢?塵土聚集成團,土塊緊緊結連。那時,誰能傾倒天上的瓶呢?」(37-38節)
「塵土聚集成團,土塊緊緊結連」:形容雨水對土壤的改善工作。中東的夏天是旱季,冬天是雨季,土壤在秋雨沛臨之後,才變得鬆軟、適合耕種。
這裡總共發出四個問題:誰有智慧去數算雲朵?誰能傾倒雲朵使雨水降下?誰使土壤凝固成土塊?誰使泥土緊緊黏結?
從天上的萬象、自然界的奧妙來看,神發出一連串涉及知識與能力的問題,請約伯作答。若約伯都答不上,他怎能自以為有智慧地質問神呢?下文神繼續以生物界之現象問約伯一些問題,看看約伯是否知答案。
《旋風中的聲音》
「我立大地根基的時候,你在哪裏呢?」(伯三十八4)
人不滿意神的安排,就發生一個基本的問題,就是把自我放在與神對立的地位:創造萬有的,是我還是你?因為這不僅是一時一事,神整體的計畫是相關連的。
神並沒有回答約伯的問題,也沒有宣布約伯的清白無罪。
祂只提出了一連串的問題。神真是像神:如果神要和人一般見識,回答人的問題,人要經過多少無數的年月,才可以了解;除非祂提高人的了解水平,到神的程度,那又不是神所要去作的。
這樣,人如果以為自己可以知道神的事,不僅是武斷而僭越,簡直是愚昧而可笑!
人是神造的,祂知道人的品質和容量,預先定下人生命的長度;祂從起初就不曾試圖讓人了解祂一切深奧的心意。
神用了一個幽默的比喻:要約伯「如勇士束腰」,不是作對搏比武,而是智慧的比試;就你看得到的世界來說,你知道的能有多少?神立定了大地的根基,預備了人的居所,「那時晨星一同歌唱,神的眾子也都歡呼」(伯三十八7)。
你並不曾在天使的詩班中,現在卻來發問,豈不是可笑的事?
神從自然界的奇妙,指給約伯觀察,問他該有甚麼回答。
從海和陸地的接壤,到光明與黑暗的邊界,是誰所定的?人在世的歲月只有這麼少,憑甚麼好像「早已生在世上,你日子的數目也多」?神不責備你,你該自己覺得愚昧狂妄得離譜。
再看自然現象的運作,看天體的陳列,能不使人敬畏?約伯不是愚昧和虛假,不能說是天然現象,只有靜默。(伯三十八8-38)
世界上巨大建築的施工藍圖,放在一起,要用大貨車來運載。如果神真的把宇宙奧妙顯示給我們,或單把所有的星,要我們像數金幣一顆一顆來數算,就會發現我們的生命太短促,更不必說計數的能力了。
那麼,對於神創造的工,「若是一一的都寫出來,所寫的書,就是世界也容不下了」(約二十一25),這只是低估,一點也沒有誇張。
–摘錄自于中旻《約伯記箋記》
透過今天的經文,我們思想以下問題:
1.神拷問約伯,有關大地的奇妙創造有哪幾樣問題?
2. 神拷問約伯,有關天上萬象的被造與護理有哪幾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