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城365 天天親近主
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4:8》
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4:8》
本章至二十3所記和撒下十章及十二章下半段極為接近。
5.戰事的導火線(十九1-5節)
「此後,亞捫人的王拿轄死了,他兒子接續他作王。」(1節)
「此後」:這個轉折詞,開始了大衛爭戰歷史的第二個段落(十九1~二十3)。第一個段落(十八1-13)是大衛主動出擊,第二個段落是仇敵主動挑釁。
約旦河東的「亞捫人」,是羅得與女兒亂倫而生的後代(創十九38),也是以色列人的親戚,在士師時代和掃羅時代曾多次欺壓以色列人(士三13;士十7;撒上十一1)。
亞捫的前王拿轄似乎與大衛格外友好(2節),因此,亞捫地區被視為施行柔和政策的對象。但是,拿轄之子哈嫩登基之後,便惡意利用大衛的柔和政策,成為了敵對之先鋒。
亞捫人的首領感受到以色列日益壯大的威脅,因此,他們把為了喪禮而來的大衛使臣誣陷為探子,甚至加以羞辱。
「哈嫩便將大衛臣僕的鬍鬚剃去一半,又割斷他們下半截的衣服,使他們露出下體,打發他們回去。」(4節)
「鬍鬚剃去一半」:此處原文僅有「剃去」,撒母耳記下則記有「剃去一半」(撒下十4)。當時的人認為「鬍鬚是男子性能力的象徵」,因此剃掉一半的鬍鬚,就有「去勢」的意味,這是極大的羞辱。
「露出下體」:原文是「直到屁股」或「直到臀部」。
哈嫩的內閣顯然誤解大衛的好意,不過就算是他們認為大衛不懷好意,也不可羞辱使節。這種行為等於是正式宣戰,而從後面的經文看起來,亞捫根本沒有獨力對抗大衛的能力。有時候人為了「面子」會做出很多傻事來。
有人去把使者遭遇的事告訴大衛,他就派人去迎接他們;因為他們非常羞恥,王就說:「可以住在耶利哥,等到鬍鬚長起再回來。」(5節)
6.兵戎相見(十九6-15節)
亞捫人無理惡待大衛的使者,預料到這樣魯莽的行為遲早會引發戰爭,便開始著手準備。「於是雇了三萬二千輛戰車和瑪迦王並他的軍兵」,他們從美索不達米亞、亞蘭瑪迦、瑣巴雇戰車和馬兵來增添聲勢,並佈陣備戰(6-7節)。
兩軍對陣,大衛的元帥約押表現出機智與英勇,他首先選拔精銳部隊(8-10節),事先作好了靈活戰術運用,與亞比篩部隊互相支援作戰(12節)。並且,他強調此戰乃神的聖戰以激勵士氣(13節)。
果然,以色列軍隊順利地打敗亞捫及其傭兵聯軍。約押雖然打勝,但是並沒有乘勝追擊去攻打亞捫人的首都(14-15節)。可能是天氣因素,或者約押判斷他們沒有能力在傭兵的威脅下長久作戰。
7.與亞蘭人戰(十九16-19節)
驕傲的亞蘭人本來只是受雇前來助戰,戰敗後卻惱羞成怒而向外增援(16節),再圖與大衛一戰。這是公親變事主。這次由大衛親自率領軍兵進入亞蘭地區,先發制人(17節)。
亞蘭人依然戰敗,且一敗塗地,「大衛殺了亞蘭七千輛戰車的人、四萬步兵,又殺了亞蘭的將軍朔法。」(18節)從此不敢再幫助亞捫人,也只得臣服於大衛的腳下。
「屬哈大利謝的諸王見自己被以色列人打敗,就與大衛和好,歸服他。於是亞蘭人不敢再幫助亞捫人了。」(19節)
雖然一開始叛亂的主謀是哈嫩,但當時以色列最強敵人可以說是亞蘭瑣巴。本文中的爭戰,最終是以色列的全面勝利作結束。因為:
(1)此次得勝是神對大衛王國之應許的成就(參十七8)。
(2)參加此戰之以色列百姓因信仰而成為一體(13節)。
表面看來,這次只是國與國之間的尋常戰爭,勝敗也只歸究於兩方各自的實力。但約押的安排(12-13節)顯示雙方不單勢均力敵,他更可能看到敵人的強悍而不得不作出了戰術的調整。
可見這兩次戰役,大衛是在神的扶助下成為戰爭中的勝利者。神作為歷史的主宰,祂引領發生於地上的事,並扶助那些倚靠祂的人。
《惡眼看人》
「但亞捫人的首領對哈嫩說:大衛差人來安慰你,你想他是尊敬你父親嗎?他的臣僕來見你不是為詳察窺探、傾覆這地嗎?」(代上十九3)
人的心裏存著惡念,遇到機會,就很方便的應用出來。
哈嫩生活長大在政治環境,知道很多的宮廷勾心鬥角;新近登上王位,國事未定,自然有猜忌疑慮。臣僕提出的意見,顯然合於他的防衛心態。
於是他不加查究,就採取進一步敵對行動:轉念之間,將好心當作惡意;下令把安置在接待使臣官舍的大衛來使,揪下到市場,為了泄憤並羞辱以色列,把使臣們的鬚髮剃掉,衣服的下半截割去,露出下體,打發他們回去。
這樣的行動會招來怎樣的反應,是可以想得到的。哈嫩倒很聰明,動員亞捫人,展開軍備競賽;不惜用一千他連得銀子的鉅資,招兵買馬,從鄰國募集了大批的雇勇,與大衛交戰。結果,兩次遭受重大的挫敗。
本來神沒有叫以色列人同亞捫人為敵,更禁止他們侵略亞捫人的土地(申二19),彼此可以和平相處;是哈嫩以小人之心,測君子之腹,蓄意鑄仇,自招災禍。
神的兒子主基督耶穌到世上來,周遊四方行善事,從沒有過一件惡行;當時的宗教人卻反對祂,控告祂,誣加各樣的惡名,稱祂是「誘惑人的」(太二十七63)。又說祂「無非是靠著鬼王別西卜」趕鬼。
那正足證明,「惡人從他心裏所存的惡,就發出惡來」(太十二24,34-35)。心存惡念的人,連世界上唯一完全良善的人,都信不下去,反對,毀謗,最後釘祂在十字架上。人既然反對主,信徒也難以希望更好的待遇。
雖然受人誤會,被人攻擊,神的兒女總要盡力為善,不問人反應如何。監察人心的神,照祂的公義,與義人同在。
–摘錄自于中旻《歷代志上箋記》
透過今天的經文,我們思想以下問題:
1.亞捫王為何要羞辱大衛的使臣?這樣的作法有何不妥?
2.亞蘭人為何要再度與大衛王朝興兵?你的感想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