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城365 天天親近主
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4:8》
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4:8》
今天開始讀歷代志上,在此做扼要的介紹。
歷代志上的內容除族譜外,所包括的時間約有四十一年,自主前1056年起,至主前1015年止。希臘文的聖經譯者曾稱本書為「遺漏的記載」,因為本書有許多記載是他書所無,將在釋義的時候再作介紹。
歷代志上、下原是一卷,它的著者未詳。著作年代我們只知其大概,不知其確期。歷代志下最後兩節回顧這整卷書時,顯示是晚於被擄於巴比倫之時,即主前五三九年後的一個時期。
這意思就是說,著作年代大概在主前五三九年,與主前三三一年之間的那段時期。一般認為,歷代志作者也是以斯拉記和尼希米記的作者。
這種看法,部分原因是由於以斯拉記和尼希米記似乎是歷代志的續篇;因為歷代志最後兩節,實際上和以斯拉記頭三節差不多完全相同。所以,許多權威解經家都斷定這是文士以斯拉所編寫的。因為:
1.它的文辭、體裁、句法都和以斯拉記、尼希米記極為相似。
2.它是在被擄歸回以後寫的(代上九1-2),以斯拉就是那時代的人。
3.以斯拉是亞倫的第十六代孫(拉七1-6),熟悉祭司、聖殿、事奉的條例,所以書中對於這些事記載得特別詳細。
4.歷代志下與以斯拉記是相連接的(比較代下三十六22-23,拉一1-4),兩處的話語幾乎是相同的。
歷代志是歷史書,可是它的性質和其他歷史書的性質完全不同。在撒母耳記和列王紀中都記載歷史的事實,而在歷代志中是以神的話語和看法來記載、來解釋歷史的事實。
歷代志從始至終給我們看見神的偉大和祂在祂子民的國中應有的地位。雖然人常常遠離祂、背叛祂,然而祂仍是那尊嚴的主,治理全地(二十九11-12)。祂對事情的看法、解釋和人的全然不同。
壹、大衛譜系(一1~九44)
本書一至九章記載了由亞當到大衛王族的族譜。
記錄族譜的目的,首先是要給下文大衛王朝的歷史做個引子,同時強調一件事實:大衛王族的淵源可以追溯至人類的始祖,而大衛登基實是人類歷史上一重要的里程碑。
其次,歷代志的族譜,反映了作者對「全以色列」觀念。根據這觀念,大衛由神授予的君權包括了以色列十二支派。被擄歸回後的猶太社會既提倡神權統治,亦需要有這種「全以色列」的觀念和胸懷,超越當時支派之間狹窄的思想。
再者,以斯拉記提到,利未支派中有三家的人不能指明所屬的宗族,因而算為不潔,不准供祭司的職任(拉二62-63,同尼七64-65)。可見族譜是辨別身分的根據,凡不能在族譜內指出自己出身的,就不能算為猶太人。
作者選取資料的立場可以由縱橫兩方面來分析。
從縱的一面來看,整段族譜可以劃分為三個時代:
1.由人類始祖亞當數到以色列族的鼻祖雅各(1章)。
2.記錄雅各的子孫十二支派的發展,尤以較長篇幅記述凡與大衛有關連的人物(2-8章)。
3.被擄後歸國猶太人領袖的名字(9章)。
從橫的一面來看,作者無疑是以猶太家族為主體,但同時亦收納其他民族的族譜,甚至包括了一些當時猶太社會所不容或者歷史上已經消失了的民族。
這是舊約裏最長的家譜,指出了以色列各支派的世系,並把焦點放在大衛的家系,因為彌賽亞將要從此家系而生。同時,它也強調利未的支派,即祭司支派,藉以使以色列人知道,種族與宗教純淨的重要性。
這家譜分成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一1~二2),從亞當到以色列(即雅各)。
第二部分(二3~九1),是以色列各支派的譜系,仍保持12之數。在這個譜系中,西布倫和但兩個支派略去未記,或為抄寫之誤。
第三部分,記載被擄巴比倫後,回歸巴勒斯坦重建以色列社會的一些人(九2~44)。
一、以色列主要之族譜(一1~二55)
(一)亞當至雅各,包括以掃一支(一1-54)
本章可以分為兩個部分。前半部列出了從人類始祖亞當到以色列(雅各)的家譜(1-34節);後半部則記錄了以掃及其後裔的名單(35-54節)。
並且,前半部與2-3章相聯,而形成了到被擄歸回時的家譜;後半部則與列出雅各後裔家譜的4-8章相聯繫。
1. 從亞當到亞伯拉罕的家譜(1-27節,創五1-32,十1-32,十一10-26)
(1)亞當的後代(1-4節)
「亞當生塞特;塞特生以挪士;以挪士生該南;該南生瑪勒列;瑪勒列生雅列;雅列生以諾;以諾生瑪土撒拉;瑪土撒拉生拉麥;拉麥生挪亞;挪亞生閃、含、雅弗。」
這是「亞當的後代」的重述(參創五1-32),但略去該隱與亞伯(參創四1-2,16-22)。這可能和本書作者寫作的重心放在大衛的譜系上有關。
所以亞當的兒子只記後來生的塞特(創四25),因為挪亞、閃、亞伯拉罕、以撒和雅各這一系是從塞特而來。
本文記錄了從亞當到挪亞的十代族長之名,與挪亞三個兒子的名字。從亞當到挪亞的家譜,記錄的是直系子孫的名字,到了挪亞卻分別記錄了三個兒子。他們是洪水之後寫下人類新篇章的人物,故得以與其它族長之名並列記錄。
接著是洪水之後的家譜(5-23節),跟創世記第十章的記載相同,只是拼寫上有些差異。裡面的名字並不是人名,而是自挪亞三子閃、含、雅弗而出,分佈在地中海東部一帶的邦國。
這是創世記第十章家譜的簡述。內容經過壓縮,主要刪除了開頭和結尾,省略了巴別的甯錄王國,以及閃族和含族後代諸國的分佈(參創十5,8-12,18-20)。
(2)雅弗的後裔(5-7節)。
本文在雅弗的後裔中記錄了十四個人的名單(七子、七孫),與創世記第十章的內容相同(參創十2-5)。
正如挪亞的預言:「願神使雅弗擴張,使他住在閃的帳棚裏;又願迦南作他的奴僕。」(創九27)雅弗的後裔是今日印歐民族的祖先。
聖經也記錄了他們負面的事蹟,據以西結書的記錄來看,歌篾、瑪各、米設、土巴等雅弗的後裔將會入侵以色列,因此神的審判會臨到他們(參結三十八1-6;三十九1-7)。
(3)含的後裔(8-16節)。
本段經文可以說是記錄含之後裔的濃縮版。在古代,他們極其昌盛,曾建立埃及、埃提阿伯等大國,後來卻淪為殖民地。尤其是迦南人,被以色列所征討,或被殲滅或淪為奴隸。
這可以說是挪亞的咒詛所帶來的結果:「迦南當受咒詛,必給他弟兄作奴僕的奴僕。」(創九25)
含的後裔一共有30個宗族,「從迦婓托出來的有非利士人」(12節),原文放在括弧內,並不計入總數。他們從亞拉臘山向西南遷移,定居在美索不達米亞、阿拉伯和埃及南部、地中海東岸,並沿著北非地中海沿岸向西擴散。
他們居住的地點離以色列人很近,歷史上交往非常多,成為以色列的主要敵人。其中亞述人、巴比倫人、埃及人(11-12節)、非利士人(12節)和迦南人(13-16節)都是神用來管教以色列人的重要工具。
(4)閃的後裔(17-23節)。
神曾祝福挪亞和他的兒子「要生養眾多,遍滿了地」(創九1),並且按照所說的話語,藉著挪亞的三個兒子興起了許多國家與民族。其中,按照挪亞的預言,閃的後裔得以領受更加豐盛的恩典(參創九25-27)。
然而,他們當中的多數人還是走上了彎曲之道,只有少數人過著合乎神旨意的生活。正如本文所記,在閃的眾子當中,惟有亞法撒被記錄在家譜之中,原因也在此(18節)。
閃的後裔一共有26個宗族,他們從亞拉臘山向東南遷移,定居在美索不達米亞及周邊地區和阿拉伯半島。其中亞蘭人是神用來管教以色列人的重要工具。而「以攔」的後裔,建立了本書完成時統治耶路撒冷的波斯帝國。
(5)從閃到亞伯拉罕(24-27節)。
在這裡,作者概括性地記錄了從閃到亞伯拉罕之十名族長的名單,與創世記中的名字相同(參創十一11-26)。這是為了兩個原因:a.刻畫出閃與亞伯拉罕在救贖史中的位置;b.揭示承繼純正信仰血統的亞法撒,是亞伯拉罕的直系祖先。
當亞伯拉罕九十九歲的時候,神立他「作多國的父」(創十七5),把他的名字從「亞伯蘭」改為「亞伯拉罕」(創十七1-8),也使他的生命被改變。
《一代又一代》
「亞當生塞特;塞特生以挪士;」(代上一1)
這裡是一個古墓地,這些古代的人生死、哀樂以及地上奮鬥的經歷,都寫在墓碑上了。但是沒有記述他們的成敗得失,其實只有名字而已。
如果基督還未再來,我們就要離世,我們是否也只有名字在墓碑上?我們遲早都會過去,好似野田上的花朵一樣凋謝零落了。
每一個生命都有他的一分,由父及子,逐一將火把傳遞下去。在人類的結構上都各有他的部分,好似珊瑚島從許多珊瑚塊堆成,沒有低谷,就不可能有高山峻嶺。
如果沒有籍籍無名的小卒,就不會有功業彪炳的名人,樹林經過長年累月的徐緩成長,才會結出花果。
但是每個人都是神所愛的,每個人都在我們主救贖的目的之內。各有所貢獻,有生存的價值,也必須站在神審判台前,在來世存在下去。
整個人類好似一顆枝葉繁茂的大樹,枝子伸展,而根卻扎在亞當裡,我們從首先的亞當裡拔出,移植在第二(末後)的亞當,就是主耶穌,住在祂裡面,結出許多佳果,榮耀祂的名。
–引自邁爾《珍貴的片刻》
透過今天的經文,我們思想以下問題:
1.試著簡單介紹歷代志。
2.本文所列家譜,從縱的一面來看,整段族譜可以劃分為哪三個時代?從橫的一面來看,又包括怎樣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