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城365 天天親近主
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4:8》
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4:8》
二、大衛之歌(二十二1-51》
本篇是大衛早年脫離掃羅的追趕(1節)、承受大衛之約(51節)之後,與拔示巴犯罪之前寫的(22節),但卻被放在撒母耳記的最後,因為本篇總結了大衛一生所經歷的順服神、倚靠神、脫離肉體的功課,是大衛留給我們的「屬靈遺產」。
本章是一篇讚美詩,跟詩篇第十八篇幾乎完全相同,大衛因神拯救他脫離仇敵和惡毒的掃羅王,以彰顯祂的慈愛而作出回應。
詩的內容包括大衛回憶往事,頌讚神一直保守他、救他脫離萬般危險和苦難的詩篇(5-20節);他讚美神的美善無他神能及(21-30節);神的應許從未落空(31-46節)。
(一)前言:上帝救大衛脫離仇敵的日子,大衛向上帝唱詩(1節)。
第一節是詩18篇的標題,說明本詩寫作的背景。
「當耶和華救大衛脫離一切仇敵和掃羅之手的日子,他向耶和華念這詩,」
「一切仇敵」:指四圍懷有敵意的外邦,包括:非利士人、摩押人、亞蘭人、以東人、亞捫人等。
「掃羅之手」:指掃羅的數次追趕。
「念」:「講論」、「發表」的意思。
(二)宣告:上帝是作者的拯救(2-4節)。
「說:耶和華是我的岩石,我的山寨,我的救主,我的神,我的磐石,我所投靠的。他是我的盾牌,是拯救我的角,是我的高臺,是我的避難所。我的救主啊,你是救我脫離強暴的。」(2-3節)
大衛在本文中為了強調自己體驗過的神的救贖,這兩節經文就使用十個形容詞描寫所認識、所經歷的耶和華。
這裡使用七個比喻:「岩石」、「山寨」、「磐石」、「盾牌」、「角」、「高臺」、「避難所」來描述神。加上我的救主,我的神,我所投靠的三個稱謂,總共十個詞彙,表示他對神的認識是全面的。
七個比喻多半與大衛在曠野躲避掃羅的經歷相關。
1. 祂是巖石,使我得著蔭庇和絕對的平安。
2. 祂是山寨,可供倚靠的堡壘。
3. 祂是拯救者,救我脫離危困。
4. 祂是磐石,我從而找到了堅穩不移的支持及保護。
5. 祂是盾牌,是我一切患難的保障。
6. 祂是角,是大有能力的拯救者。
7. 祂是高臺,使我安然脫離了窘境。
「我要求告當讚美的耶和華,這樣,我必從仇敵手中被救出來。」(4節)
「當讚美的」:將讚美歸於當受讚美的那一位,這是許多詩篇的一個顯著特徵。這裡強調神救人的次序,即求告、讚美、被救。有信心的禱告,其中含著讚美,結果就是得救。
(三)摘要:作者遭難禱告,上帝垂聽呼求(5-7節)。
大衛先是歌頌救贖人的耶和華,緊接著強調與救贖者耶和華的人格的交流。通過祈禱,描寫自己與救贖者之間的親密交通。
「曾有死亡的波浪環繞我,匪類的急流使我驚懼,陰間的繩索纏繞我,死亡的網羅臨到我。」(5-6節)
這兩節經文是同義對照句,首先,描寫的情況和約拿書一樣(參拿二6-7),作者將自己的處境形容為死亡入口的水蓋(5節)。接著,「陰間的繩索」和「死亡的網羅」,都是把死亡和陰間比作獵人。
「環繞」對照「纏繞」,以「急流」(旋轉的水流)代表混沌、破壞性,不但對生命構成危險,更能殃及被造的世界;而「死亡」對照「陰間」(死人的居所),是同義詞。
「我在急難中求告耶和華,向我的神呼求。他從殿中聽了我的聲音,我的呼求入了他的耳中。」(7節)
「殿」:應該是指神在天上的居所,而非指「聖殿」。
「求告耶和華」:不斷被危險包圍著,大衛開始認識到很少人曾認識到的:他不斷需要神之手的保護。他的焦慮把他趕向神,並且使他親自熟悉了耶和華持續的指導與照顧。
面對這許多艱難的事,相信禱告必蒙應允是他信心最大的秘訣。他體驗神是不會誤事的神,必定在最適當的時候顯出祂奇妙的作為來。
舊約時代的聖徒們所認識的神是至尊嚴、至權威的,是按照公義治理的神,他們認為神和人之間存在著很大的間距。但大衛通過體驗見證神是那位關心我們具體生活,按照我們的處境施恩幫助的一位神(詩五十15;五十九10)。
大衛能夠超越舊約的這種限制,與神進行很深的交通是因為:
1.對神正確的認識。
2.不是單單依靠律法的記載或他人的教導理解神,而是在自己的生活當中經歷活著的神。
(四)倒敘:作者在上帝面前完全,所以上帝用大能力拯救他(8-31節)。
1. 稱謝神做他的救拔者(8-20節)
接著是大衛記載神的拯救,包括描述祂在天地間的權柄(8節)、祂的能力(9節)、祂怎樣接觸地上的人(10節)、消滅仇敵(11-15節),以及拯救大衛(17-20節)。
「從他鼻孔冒煙上騰,從他口中發火焚燒,連炭也著了。」(9節)
「從他鼻孔冒煙」:在詩歌的比喻中,自然界壯觀的勢力被描繪成來自於神,要實現神指定它們去做的毀滅之工。
「他以黑暗和聚集的水,天空的厚雲為他四圍的行宮。」(12節)
「他以黑暗為他四圍的行宮」:「他以黑暗為藏身之處;以水的黑暗為他四圍的行宮」(詩十八11)。這畫面是神以暴風雨脅迫的黑暗作為祂的居所。祂坐在那裡,看不見卻很近,對祂的仇敵施行報復(參申四11;詩九十七2)。
「耶和華的斥責一發,鼻孔的氣一出,海底就出現,大地的根基也顯露。」(16節)
「他鼻孔的氣」:在對出埃及的詩意描述中,摩西描繪耶和華用他鼻孔的氣吹回紅海的水,使「海中的深水凝結」(參出十五8)。
當大衛以信仰的目光仰望神時,他領悟到神是超越空間的全能的神,並且是除滅惡人、救贖義人的那一位。尤其在這部分中強調的,是神通過自然向人的啟示。並且也使用自然的事實。
這是一幅壯觀的拯救場面,神大動干戈,親自爭戰,這場聲勢浩大的爭戰的目的,竟然是為了一個渺小、不配的人!
雖然詩人是用詩的語言來回顧他的一生經歷的救贖,但創造宇宙萬有的神親自為我們被釘十字架,難道不比這幅爭戰的場面更加難以想像嗎?神的恩典是如此之大,我們對神的虧欠實在太多。
《真正的仇敵》
「曾有死亡的波浪環繞我,匪類的急流使我驚懼,陰間的繩索纏繞我,死亡的網羅臨到我。」(撒下廿二5-6)
詩人所看見,真正的仇敵,乃是死亡。
在第五節描述它是巨大的波浪;第六節則說死亡好像獵人(編註:獵人才用繩索和網羅);二十節的寬闊之處卻恰好是對比,「他又領我到寬闊之處,他救拔我,因他喜悅我。」腳下一處乾地和寬闊的範圍,可以避過獵人的陷阱。
大衛即將行完人生路程時,能夠平靜地回顧他早期危險的日子,現在可以肯定所有的事對自己皆有益;但他沒誇耀自己的英勇或才幹,反而謙卑地回顧他以前怎樣向上帝求助,並且得到充足的供應。
「我在急難中求告耶和華,向我的神呼求。他從殿中聽了我的聲音,我的呼求入了他的耳中。」(7節)
這一章最長的一個段落乃是八至十六節,它生動地及象徵地描繪上帝怎樣回應大衛的呼求。這幅圖畫建立在耶和華乃是雷和風的上帝的觀念,這是一種古代世界很熟悉的觀念。
在以色列境內,這位神是眾神中獨一的真神。以色列的上帝是高過其他的風神;祂有能力,並且很有效,例如迦南人相信的巴力,說它是風神能支配雷電這種最恐怖的自然力量。但上帝遠超過風神。
祂也支配人、國家和歷史,並成為大衛及以色列的好處。這裏提醒以色列,當國家忍受強大的仇敵,像亞述和巴比倫羞辱的時候,上帝有看得見的能力。
當我們傾向崇拜那些核能、人口膨脹、經濟實力和強盛國家,在它們面前發抖,把他們視為神的時候,我們也要記得這位慈悲上帝的能力。
透過今天的經文,我們思想以下問題:
1.本段經文使用哪七個比喻來描述神?這些比喻跟他怎樣的生活經驗有關?
2. 大衛通過親身體驗,見證神是怎樣的一位神?你得到的啟發是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