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城365 天天親近主
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4:8》
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4:8》
2024-09-11 每日研經
2. 迦特人以太決定誓死跟隨大衛(17-23節)。
王和所有隨從離開耶路撒冷,他們在「伯.墨哈」停下來。「基利提人、比利提人,就是從迦特跟隨王來的六百人」也都跟隨他。王問他們的領袖「以太」為何要跟隨他?因為他們都是「外邦逃來的人」,可以回去服事新王(17-19節)。
「伯墨哈」:字義是「遠方的房子」。詳細地點不明,很可能是耶路撒冷城最週邊外圍的房子。這地大概在耶京東面邊緣,靠近汲淪溪(參23)。
「基利提人、比利提人,就是從迦特跟隨王來的六百人」:從迦特跟隨王來的六百人不是非利士迦特人,而是在大衛流浪時期就與大衛同行的600名隨從(撒上二十三13)。
「以太」:大衛30勇士之一,本來是非利士人,後歸順以色列,定居在基比亞(二十三29)。
「外邦逃來的人」:「外國人,也是離開你本地的人」。
大衛貼心地告訴他們,「你來的日子不多」,不能讓他們跟他一起四處漂流,希望他們回去。以太對王說:「我指著永生的耶和華起誓,又敢在王面前起誓:無論生死,王在哪裡,僕人也必在那裡。」(20-21節)
「你來的日子不多」: 在這裡的時間很短。這話也是出於關懷他,不忍讓他一同飄泊。
於是,大衛接納了這些人,以太的部隊,以及他們的眷屬都跟著上路。大衛和隨從的人離開的時候,當地的人民都放聲大哭。王過了汲淪溪,他的隨從也跟著過去;他們一起往曠野走(22-23節)。
押沙龍是親生兒子,卻要背叛大衛,以太是外來投奔的家臣,卻誓死忠心。大衛應該感慨良深吧!不過大衛其實也是個好長官,他也考慮以太可能的包袱,甚至鼓勵他效忠新國王。這樣的特質也很吸引人為他效忠。
眾叛親離是人生一大災難,大衛被所愛的兒子背叛,實在已足夠使他難過痛苦一生;同時更訛傳全民都歸向押沙龍,於是大衛連忙起來逃亡。他面臨這突如其來的打擊,歸根究柢是他咎由自取,也是神要管教他的一種方法。
他與拔示巴的事在他心中已經留下永遠的破口,致使他缺乏能力對付兒子有關淫亂污穢的事。所以暗嫩的錯誤,雖然使他非常忿怒,然而卻缺乏矯正他的行動,可能由於自卑或自責的心理作祟。倘若他處理得當,或許可避免這次危機。
押沙龍是基述王的外孫(撒下三3),基述王原是野蠻民族出身,他本身的特質就是城府極深。加上押沙龍逃亡時往基述去,價值觀及作風難免受到耳濡目染,凡此種種對他都有一定的影響。可是大衛不獨不懲治他的過錯,回宮後更放任他我行我素,使他有機謀反。
大衛軍中為何會有外族人嗎?
大衛軍中有許多非以色列籍的忠心勇士。從非利士迦特城而來的迦特人,顯然是大衛逃避掃羅時所交的朋友。
基利提人和比利提人都住在非利士人的境內。以色列人雖然應當除滅邪惡的仇敵,也應當歡迎對他們友善的外族人(參出二十三9;申十19),極力教導他們順服神的重要。
(四)命令撒督等人返回耶路撒冷(十五24-37)
1. 大衛要祭司回去耶路撒冷,並且要他們報信給大衛(24-29節)。
那時,撒督祭司帶著抬約櫃的利未人也來了,他們把神的約櫃放下。亞比亞他上來,直到從城裡出來的眾人都走過去了(24節)。
「撒督」:字義是「公義」,是屬於亞倫的兒以利雅撒家族, 亞倫的第十代子孫。
「亞比亞他」:字義是「我父真偉大」,是屬於「以利」的後裔。
「撒督、亞比亞他」是兩位祭司長,他們年輕時就和大衛一起在曠野逃亡,現在和大衛一樣都老了。但他們都清楚地知道大衛是神的受膏者,所以情願放棄安逸的生活,跟隨大衛再度逃往曠野。
王要求撒督將約櫃抬回耶路撒冷去,「我若在耶和華眼前蒙恩,他必使我回來,再見約櫃和他的居所。倘若他說:『我不喜悅你』,看哪,我在這裡,願他憑自己的意旨待我!」(25-26節)
帶約櫃一同出亡是合理的,因為約櫃代表耶和華的臨在,因此被視為具有極大法力。但大衛卻看出自己若是被上帝丟棄,帶著約櫃也沒有幫助。我們自己會在意是不是有「聖物」相隨嗎?
王又對撒督說:「「你不是先見嗎?你可以安然回城。」他兒子亞希瑪斯和亞比亞他的兒子約拿單也一到回去。並約好要在「曠野的渡口」那邊等他們的消息。他們就回耶路撒冷去了(27-29節)。
「你不是先見嗎」:原文是一個疑問詞字首再加上「看」,可能應該翻譯成「你明白嗎?」、「你了解嗎?」,而非說撒督是先知之一。
「曠野的渡口」:應該是指位於吉甲、耶利哥附近,可涉水渡過約旦河的地點。該處距離耶路撒冷約有一天的路程。原文是複數。該處有幾個渡口。
此處大衛要兩個祭司回去,並讓他們的兒子當間諜,調查押沙龍的動態。此處似乎撒督已經是領袖了,因為大衛主要是對撒督發言。
這一段看出大衛的兩種心情,一面他把自己交給神,降服在神的對付之下;一面又積極的佈置人馬,要掌握整個叛亂的局勢。或者這樣的心態才是我們面對困難時最好的心態,不完全靠自己,也不是都不努力。
《反躬自省》
「我若在耶和華眼前蒙恩,祂必使我回來。」(撒下十五25)
離國逃難是極不愉快的事,人寧願沒有這種失敗的經驗,經驗過的也感覺最好忘記。
逃難的人,自己能安全脫身,都想多裹脅人民,並且盡量搜刮資財,挾取同行,好作捲土重來的準備,就像賭徒預備翻本的心態相差不多。但大衛不是這樣。
大衛被自己的兒子篡位奪權,並且追殺,不得不倉卒流亡;他知道是出於神的管教。他躬自反省,不勉強別人對他效忠。
當他看到迦特人以太,雖然那正當是在急切用人之際,而且以太也是率兵的將才,卻對這外邦來歸的以太說:「你來的日子不多,我今日怎好叫你與我們一同飄流,沒有一定的住處呢?你不如帶你的弟兄回去吧!願耶和華用慈愛誠實待你。」
大衛的心地是多麼寬大,多麼會為別人著想!這仿佛是拿俄米的語聲,而以太的答覆,也像是兒媳路得的迴響:「我指著永生的耶和華起誓,又敢在王面前起誓,無論生死,王在哪裏,僕人也在那裏。」(撒下十五19-22)
可見忠貞不是逼來的,是在領袖的身上看到了神,被恩德感動,雖然明知押沙龍人多勢大,跟大衛不是平順,有艱險,有困苦,還是至死跟從。
祭司撒督和亞比亞他,率領著利未人,將約櫃抬出城外,趕上了大衛王。這表示宗教社會支持王,願意追隨他,跟他共赴國難。
誰不願意得到人民的擁護,特別是在患難之中?而且以色列人認為約櫃代表神的同在,可以顯示屬於正統,能夠號召人民景從,影響力不小,至少也討個吉利,可以打勝仗。
但大衛的想法與別人不一樣。他知道,在幾十年前,以利兩個劣子,與非利士人交戰的時候,曾抬出約櫃上陣;哪知嚇唬不倒敵人,反使約櫃被擄失陷。(撒上四3-11)
所以不在於利用迷信約櫃的靈力,號召人民,而在於神的旨意。大衛知道今日的禍患,是起因於自己,只有服在神的手下,仰望神施恩憐憫。
大衛王就對撒督說:「你將神的約櫃抬回城去。我若在耶和華的眼前蒙恩,祂必使我回來,再見約櫃和祂的居所;倘若祂說:我不喜悅你,看哪,我在這裏,願祂憑自己的旨意待我!」(撒下十五24-26)
多麼敬畏神,不願妄挾神的名義,讓約櫃為自己的罪而飄流。
願我們效法大衛敬畏神的心,照神的旨意行事。
–引自于中旻《撒母耳記上箋記》
透過今天的經文,我們思想以下問題:
1.大衛為何要迦特人以太回去服事新王?對你的啟發是甚麼?
2.大衛使用了甚麼謀略讓自己有機會翻身?
3.默想大衛的話給你的啟示:「我若在耶和華的眼前蒙恩,祂必使我回來,再見約櫃和祂的居所;倘若祂說:我不喜悅你,看哪,我在這裏,願祂憑自己的旨意待我!」(撒下十五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