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城365 天天親近主
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4:8》
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4:8》
4. 大衛命約押將押沙龍帶回耶路撒冷(21-24節)
後來,大衛就直接找約押,同意他去把押沙龍帶回來。約押恭敬地俯伏在大衛面前「祝謝於王」,說:「王既應允僕人所求的,僕人今日知道在我主我王眼前蒙恩了。」(21-22節)
「祝謝於王」:大衛揭穿了約押的計謀,但仍然應允了他,讓約押確認自己摸著了王的心意,所以「祝謝於王」。
於是約押起身往基述去,把押沙龍帶回耶路撒冷。可是王下令不許押沙龍住在宮裡,說:「使他回自己家裡去,不要見我的面。」於是押沙龍住在自己的房子,沒有見王的面(23-24節)。
大衛讓押沙龍回來,卻又不肯見他,是因為見了押沙龍而不處理他所犯的罪,在神、在人面前都說不過去。
大衛的糾結不是因為無知,而是因為明知故犯。他明明知道神的律法是「故殺人的必被治死」(民三十五16),但又捨不得父子情深,結果就在掙扎之中,埋下了家國災難的禍根。
大衛表面上與押沙龍和解,使押沙龍回宮,但卻不願意見他。大衛的態度使押沙龍感到被疏遠,他的心因此從愧疚轉為不滿,甚至憎恨,陰謀反叛的可怕的罪念便開始醞釀起來(十五1-6)。
(五)押沙龍的儀表及其子女(十四25-27)
押沙龍最特別的地方是外貌俊美,甚至外表毫無瑕疵(25節),他還擁有一頭濃密的美髮,剪下來的頭髮按「王的平」稱一稱「重二百舍客勒」(26節)。押沙龍生了三個兒子,一個女兒。女兒名叫他瑪,非常美麗。
「王的平」:指官方標準度量衡的標準。
「二百舍客勒」:大約2.267公斤。通常人的頭髮在一年內能長的長度約11-13cm,其重量平均達不到500公克。對古代的人來說,頭髮是美的象徵;頭髮長得快,也是體現男性強壯的一個象徵。
這裡記押沙龍的頭髮,是為後面所記押沙龍之死的伏筆(參十八9)。
押沙龍的三個兒子可能幼年早逝(參十八18)。押沙龍的女兒「她瑪」又名「瑪迦」,後來成為羅波安的妻子、猶大王亞比央的母親(王上十五2)。
問題探討:押沙龍有三個兒子(27節);為何十八18卻說他無子?
「押沙龍生了三個兒子,一個女兒,女兒名叫他瑪。」(27節)而後面經文則說:「押沙龍活著的時候,在王谷立了一根石柱。因他說,我沒有兒子為我留名,他就以自己的名,稱那石柱,叫押沙龍柱,直到今日。」(十八18)
其實這裡並沒有記載兒子之名,反而記載女兒之名,這是伏筆。與一般的習慣相反,押沙龍三個兒子的名字不出現經文中,沒有其他解釋,最大的可能性是三個兒子已夭折了。
(六)大衛召見押沙龍並恢復和好(十四28-33)
回宮兩年之久,押沙龍仍見不到王,也未恢復職權。一開始,押沙龍打發人去找約押,要託他去見王,約押卻不肯來,再派人去仍然不來。他竟然叫人去放火把約押的大麥田燒了,逼的約押不得不出面(28-31節)。
約押想盡辦法讓押沙龍回宮,卻沒有繼續幫助押沙龍,這是一件奇怪的事。有可能約押發現某些理由,或者他覺得大衛並無意讓押沙龍繼位,這樣就對他的政治前途沒有好處。
押沙龍向約押抱怨,既然約押把他從基述,就應該幫他面見王,否則不如不回來:「我若有罪,任憑王殺我就是了。」(32節)
「我若有罪」:押沙龍認為自己殺死暗嫩的行為是義行,不認為自己有罪。因此,押沙龍反而把五年來對自己不聞不問的父親視為不義,他的這種想法成了他施行叛逆的主要理由。
大衛在烏利亞的事上沒有好的見證,失去做父親的威權,所以也不敢問心無愧地懲罰兒子。對兩個兒子的悖逆只能憑著肉體的「愛心」強忍。因此,押沙龍完全沒有認罪悔改,反而理直氣壯地說:「我若有罪,任憑王殺我就是了」,埋下了陰謀叛亂的種子。
約押只好硬著頭皮去見王,沒想到大衛很快答應見面,一見面「王就與押沙龍親嘴」(33節),表示寬恕不再追究過往(路十五20)。
「親嘴」:表示寬恕與和解(路十五20)。
這時,押沙龍與父親大衛不見面已五年(三年在逃,二年住耶京但與父隔離)。
大衛作為父親,真心饒恕了自己的兒子押沙龍。但押沙龍表面上虛假,裡面裝的是反叛。從這樣相互矛盾的兩個行動,我們可以學到,不基於神旨意和話語對子女盲目的愛,必將子女引向錯誤道路(弗六4)。
真正的和解不應該只是人與人之間的寬恕或妥協,而需要人先「與神和好」,然後才能與別人恢復和睦:「既在十字架上滅了冤仇,便藉這十字架,使兩下歸為一體,與神和好了。」(弗二16)
但大衛與押沙龍和解,完全是犧牲真理、體貼肉體,所以寬恕就變成了放縱,使押沙龍越來越自以為義、越來越不受約束,對父親的仇恨也越來越深。
大衛在感情上的破口,不但讓神的國度受了虧損,也把自己的兒子推向了死亡(十八17)。
《延伸研經》
以下討論兩個問題:
1.押沙龍放火燒麥田的行為反應出甚麼?
「所以押沙龍對僕人說:你們看,約押有一塊田,與我的田相近,其中有大麥,你們去放火燒了。押沙龍的僕人就去放火燒了那田。」(30節)
從押沙龍一連串的作為已經可以窺見他的野心。
他是個獨立自主、富於心計的青年,他將一切事暗中進行,包括精心策畫暗殺他的哥哥暗嫩(十三22-29)。他在約押的田地放火,迫使約押去見他(十四30),可以看出他是一個不受父親或別人的影響的人,隨意行事。
又因他生得俊美,很容易有自我中心(25節)。孩童必須受管教與引導,尤其是對天資優越又相貌出眾的孩子;否則就像押沙龍一樣,覺得自己隨時隨地都可以任意而行,終至無可挽回。
2.大衛立刻接受押沙龍,如何解釋?
「於是約押去見王,將這話奏告王,王便叫押沙龍來。押沙龍來見王,在王面前俯伏於地,王就與押沙龍親嘴。」(33節)
大衛雖然拒絕押沙龍五年之久,一但見面卻又無條件接納他,雖然顯得唐突,其實也有脈絡可循。
事實上他心裡一直疼愛押沙龍,當他犯罪逃離時,大衛就憂傷(十三37、39)。後來被智慧婦人勸解,讓他回宮,並沒有加以懲罰。現在,他也許認為五年過去,兒子被冷落受的苦也夠多了,所以就原諒他。
但是,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因為他並未認真糾正兒子的罪行。他既沒有處罰暗嫩強姦他瑪,也沒有認真處置押沙龍謀殺暗嫩一事,沒有叫他們悔改離罪。也就是說,不能教導孩子是非對錯是他最失敗之處。
我們不對付罪,慢慢的,罪就會比開始時更難應付,人也必嘗到更大的痛苦。
透過今天的經文,我們思想以下問題:
1.大衛讓押沙龍回來又不見他的面,原因為何?
2.押沙龍為何想見約押?最後使出甚麼殺手鐧?從這件事可以略窺押沙龍怎樣的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