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城365 天天親近主
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4:8》
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4:8》
3.新的時代(12-13節)
「你們見亞捫人的王拿轄來攻擊你們,就對我說:我們定要一個王治理我們。其實耶和華你們的神是你們的王。現在你們所求所選的王在這裡。看哪,耶和華已經為你們立王了。」
「定要一個王」:以色列人求立王是在拿轄攻擊之前(參撒上八5)。不過,那時可能已經意識到外敵環伺,危機一觸即發,故求立王以禦外敵,這個說法並沒有錯。
「其實耶和華你們的神是你們的王」:意指神才是治理並率領以色列人的王。
撒母耳指責以色列的錯誤,就是拒絕神的王權,而要求立人為君。既然神已答應了他們的要求,他們就當感恩圖報。從今開始,掃羅在世上的王權就是耶和華在天上作王的反映。
4.對立國的忠告(14-17節)。
「你們若敬畏耶和華,事奉祂,聽從祂的話,不違背祂的命令,你們和治理你們的王,也都順從耶和華你們的神就好了。」
撒母耳勸誡百姓,今後應盡的責任有四:(1)敬畏神;(2)事奉神;(3)聽從神的話;(4)不違背神的命令。然而,君王和百姓都當一體順從神。
撒母耳宣佈的信息中,含有舊約中以色列所特有的歷史哲學,那就是在歷史中,當以色列正確事奉耶和華時,就迎來繁榮期(14節),當他們離棄神而犯罪時,就遭遇的各種困難而衰敗(15節)。
雖然要求立王是神所不悅,但只要百姓敬畏神,聽從神的命令,仍可享有神的恩佑。神的手要施行一件神蹟奇事,證明撒母耳的話是出於神的旨意(16節),撒母耳以在「割麥子的時候」打雷降雨的神跡,印證這忠告的嚴厲性及真確性(17-18節)。
「割麥子的時候」(17節):時間大約是四月中旬到六月中旬。此時春雨已經結束,進入巴勒斯坦的旱季。所以,降雨明顯的是一個徵兆。
這個「神蹟」變成一種記號,讓以色列人清楚知道上帝的心意,也讓撒母耳先知的職分在君王制度之外繼續存留。
對上帝來說,「要求立王」是一種叛變,不過如果以色列人的「不信」僅止於此,上帝還能接受。如果更進一步的悖逆,就會有更嚴重的後果。
(三)賜下悔改的機會(十二19-25)。
「眾民對撒母耳說:求你為僕人們禱告耶和華你的神,免得我們死亡,因為我們求立王的事,正是罪上加罪了。」(19節)
「耶和華你的神」:以色列人理當稱神為「我的神」(詩十八2),現在改稱「你的神」,顯見他們心中的恐懼,所以,自以為不配稱呼「我的神」。
百姓原是以人為本的動機,執迷不悟地要求立王(12節;八5、19-20),如今終於明白自己的罪並悔改。
「不要懼怕!你們雖然行了這惡,卻不要偏離耶和華,只要盡心事奉祂。」(20節)撒母耳對悔改百姓的三重勸勉:
1.「不要懼怕」: 以神的恩典安慰他們。
2.「你們雖然行了這惡」: 通過話語使百姓回想過去的罪孽。
3.「卻不要偏離耶和華,只要盡心事奉祂」:指出信仰的道路,就是全心事奉神。當選擇做工的神而離棄假神,就是信心的開端。
撒母耳又叮嚀他們,不可偏離去隨從那沒有益處、不能救人的虛無的神明,因為它們是虛無的。耶和華必因祂大名的緣故不撇棄祂的子民,因為耶和華喜悅他們作祂的子民(21-22節)。
這次演說最後以充滿感性的勸勉作結:「至於我,斷不停止為你們禱告,以致得罪耶和華。我必以善道正路指教你們。只要你們敬畏耶和華,誠誠實實地盡心侍奉他,想念他向你們所行的事何等大。」(23-24節)
但是,如果他們一再犯罪,他們和他們的王都會滅亡(25節)。
撒母耳說,他今後以兩件事為己任,第一件便是不停地為以色列人禱告,以免得罪神;第二件乃是教導以色列人走在聖善的正路上,不偏離左右。
一個事奉神的人是沒有退休的,工作可以交棒,使命卻不能交卸。
整個演說的主題是以色列的將來在神的手中,唯有敬畏耶和華才是以色列唯一出路。至此將近400年的士師時代的帷幕落下了,以色列的歷史迎來了新的局面,即君主體制時代。
《債臺高築》
「眾民對撒母耳說:求你為僕人們禱告耶和華你的神,免得我們死亡,因為我們求立王的事,正是罪上加罪了。」(撒上十二19)
有位基督徒想出一個妙計,他決心製作一個收支平衡表,來記錄他經歷神恩典中的種種。在表的一端他記下他為神所做的一切事;在另一端他記下神施予他的一切恩典。從這裡來瞭解他和神之間的收支情形。
但過了幾個星期之後,他放棄這項「簿記」工作,理由是:「不得了,我再繼續記下去就要宣告破產了,因為這項收支總是不能平衡,當我發現神的施恩太多時,有一種債臺高築的感覺」。
但在許多時候,神的恩典不一定盡如人意。例如,伊利斯說過:「我深愛神的火、錘煉和磨琢的恩典,神不斷的管教對我來說,是最豐盛的賜福」。伊利斯弟兄沒有忽略神鞭打的益處。
我們每天若能記下一件救主恩手的作為,相信對我們必有極重大的發現。在恩主極多的恩寵之下,我們究竟為祂做了些什麼呢,在相形之下,我們豈非債臺高築麼?
至少我們辦得到的,是不斷「讚美」恩主一切的慈愛。
–引自梁敏夫譯輯《清晨露滴》
透過今天的經文,我們思想以下問題:
1. 撒母耳勸誡百姓應盡哪四方面的責任?對於君王的要求是甚麼?
2. 撒母耳說,他交棒以後,將從事哪兩件事?這件事給你的啟示是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