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城365 天天親近主
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4:8》
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4:8》
2024-06-04 每日研經
(四)保羅反駁對自己污穢聖殿的指控(17-21節)。
保羅反駁關於污穢聖殿的指控,說明自己離開耶路撒冷已經有好幾年,這次是帶賙濟與供獻的物到耶路撒冷,獻祭敬拜,並沒有聚眾,也沒有作亂。這樣的舉動怎算是污穢聖殿?指出問題是在「死人復活」上。
整個事件來看,保羅因為有無虧的良心,因此可以據理力爭,為信仰而分辯。並且保羅清楚別人對他的指控,逐項駁斥,條理分明。他沒有將情與理混淆,因此可以有力地作出分辯。
(五)腓力斯拖延審判的時間(22-27節)
雙方答辯之後,腓力斯拖延審判的時間,並且寬待保羅,甚至帶他的妻子來聽保羅講道。但腓力斯也期待保羅送錢,作為結案的手段。後來巡撫更換,保羅的案件還是未能了結,他還是被留在監獄中。
腓力斯至此明白了事件的真相,做了一些因應措施:
1.他虛應猶太人(22節)。
「腓力斯本是詳細曉得這道,就支吾他們說:且等千夫長呂西亞下來,我要審斷你們的事。」
「詳細曉得」:「精確的知道」、「精確的認識」。原文的意思表示,腓力斯比公會這群人或者比一般人更詳細知道基督教信仰。不過聖經並沒有記載他為何詳細知道這個信仰。
腓力斯的反應,就是把案件押後,有兩個原因:其一,腓力斯宣佈他要等呂西亞進一步的報告,他對巡撫的疑問,必能作更詳盡的事態闡析。另一個原因,是他本是「詳細曉得這道」的。
2.他知道保羅受屈,因此也善待保羅(23節)。
保羅既是羅馬公民,又沒有被定任何罪狀,所以他能夠獲得與一般囚犯不同的待遇,而只被軟禁看管,其情況類似他在羅馬等候審訊時一樣(徒廿八30-31)。
3.他與家人有興趣繼續聽道(24節)。
「過了幾天,腓力斯和他夫人,猶太的女子土西拉,一同來到,就叫了保羅來,聽他講論信基督耶穌的道。」
『土西拉』:據傳是希律亞基帕一世的幼女,希律亞基帕二世的姊妹。生於西元37年左右,腓力斯是她的第二任丈夫。她是敬虔的猶太教徒,但是腓力斯是個未受割禮的羅馬人,所以這個婚姻讓猶太人覺得被冒犯。
可惜,當他聽到有關「公義、節制和將來的審判」等有關針對人的罪行的道理時,便不想再聽下去。腓力斯覺得很恐懼,對保羅說:「你暫且去吧,等我得便再叫你來。」(25節)。
腓力斯聽見福音覺得恐懼,但之後卻選擇逃避不去面對,還是回到以前的生活方式。我們是否也常常用逃避的方式來面對信仰對我們的控告、指正呢?
4.他期望保羅送他銀錢(26節)。
「腓力斯又指望保羅送他銀錢,所以屢次叫他來,和他談論。」
「送他銀錢」:可能因為保羅在先前的辯詞裏提到,他帶著賙濟的款項到耶路撒冷來(參17節);並且他在監裏,也常有外邦教會濟助他(參腓二25),而被貪官誤認為有財可圖。
如果我們自己為了莫須有的罪名被迫要失去自由,自己又有能力靠金錢獲得釋放,我們能像保羅這樣堅持不透過送錢獲得釋放嗎?
保羅大約在監牢中過了兩年,我們能想像自己因為冤獄被關兩年的狀況嗎?而且這段時間之前,保羅是個一直旅行傳道的人,活動力很強,現在則被拘禁起來。
可惜,腓力斯雖然明白道理,卻不按真理行事。最後他為討好猶太人,仍將保羅收在監裏(27節)。日子就這樣過去了,保羅並未得釋放,這時間長達兩年之久。雖是如此,卻造成保羅日後可以上告該撒的緣由。
《改天吧!》
「保羅講論公義、節制,和將來的審判。腓力斯甚覺恐懼,說:你暫且去吧,等我得便再叫你來。」(徒廿四25)
腓力斯聽見福音覺得恐懼,但之後卻選擇逃避不去面對,找藉口推辭了保羅,還是回到以前的生活方式。
有一位姊妹起來作見證。她說她在五歲時,父母帶他去做敬拜,當時的情形和做禮拜的意義她已記不清楚了,但她印象很深刻的一件事是,當牧師問她父親是否願意接受基督為救主時,她父親說:「改天吧!」
八年後,在一個佈道會上,有人問他父親是否決志,他說:「改天吧!」後來她母親臨終時,要求她父親信主,同走天路,她父親說:「我答應你,但改天吧!」三年後她父親也死了,一直昏迷不醒沒有機會歸主。
親愛的朋友,我們的機會實在不多,你想等候最佳的信主機會,恐怕永遠也等不到。魔鬼的厲害就是在我們裡面鼓勵你說:「改天吧!」以消滅聖靈的感動。
許多人下定決心到十一點時一定要信主,結果他們卻在十點半就死了。基督為我們獻上了他的生命,我們能夠做什麼回應祂呢?難道連跟隨他、接受他所賜下的平安和喜樂都這樣難於決定嗎?
–引自梁敏夫譯輯《清晨露滴》
透過今天的經文,我們思想以下問題:
1.保羅如何反駁對他的指控?
2. 腓力斯明白了事件的真相之後,做了哪些因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