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城365 天天親近主
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4:8》
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4:8》
四、彼得對群眾宣講福音(二14-42)
(一)應驗約珥書的預言(14-21節)
彼得和十一個使徒表明,耶路撒冷人所看到的景象,是應驗了約珥書的預言。
這時候人群齊集,讓彼得有大好機會講述這件事的重大意義。彼得在戶外站起來說話,其他使徒在後支持,他是他們的發言人。他的講章一開始就引用聖靈澆灌的預言應驗,結尾時又再引用同一件事(二33)。
「彼得和十一個使徒,站起,高聲說:猶太人,和一切住在耶路撒冷的人哪,這件事你們當知道,也當側耳聽我的話。」(14節)
「站起」原文是複數詞,而「高聲」則是單數詞;表示雖是由一個人在說話,卻有許多人站在一起同作後盾。
「高聲說」:形容受感而說話,彼得的信息是被聖靈充滿而發出的。他一開始先喚起聽眾的注意,包括當地猶太人,和客居耶路撒冷的人。
正如其他場合一樣(三12,四15),傳道者第一個步驟是更正聽眾的誤解;這裏指出,在早上九時以前喝醉酒,實在是不合理的推測(15節)。因為一般猶太人這樣早不會吃東西,更不用說喝酒了。
彼得在此引述約珥書(珥二28-32),同一段經文的一段也在後面(39節)被引用(羅十13及啟六12也有引用這一段)。
他將約珥說的「以後」改為「末後的日子」(17節)。彼得認為約珥的預言就是指末後的日子,又宣稱他的聽眾已經處於末後的日子了,神最後一步的拯救作為已經開始了。
因此,他以約珥先知的預言作為講道的主軸。
「神說,在末後的日子,我要將我的靈澆灌凡有血氣的;你們的兒女要說豫言;你們的少年人要見異象;老年人要作異夢;在那些日子,我要將我的靈澆灌我的僕人和使女,他們就要說豫言。」(17-18節)
「在末後的日子」:本段所引的約珥書經文中,其希伯來文作『以後』。彼得認為這段經文是指這末後的新約時代(參耶卅一33-34;結卅六26-27;卅九29),與以前的舊約時代有別。
「澆灌」:也可譯作『傾倒』,乃是指如同將膏油傾倒在人頭上(利八12),神從天上將聖靈大量降在人身上,使其得著能力,能夠遂行特殊的使命。
「凡有血氣的」:指所有墮落的人類,不分性別、年齡、身分,也不分猶太人和外邦人。
「說豫言、見異象和作異夢」,都與聖靈的澆灌有關;這三種現象都是出於聖靈在信徒外面的作為,與信徒裏面的靈命成熟度無關。看見異象和作異夢是叫自己能明白神的心意,說豫言則叫別人能明白神的心意;前二者是得到屬靈知識的方法,後者是傳遞屬靈知識的方法。
在末後的日子,神將要顯明的工作:
1. 神要澆灌聖靈在所有的人身上(17-18節)。
這預言的第一個主題,就是神要澆灌聖靈在所有的人身上,就是各式各樣的人,不再是像舊約時代一樣,只限於先知、君王跟祭司。證據就是預言和異象。
2. 宇宙會顯出「徵兆」(19-20節)。
這預言的第二個主題,就是宇宙會顯出「徵兆」,啟示有關末世的景象;啟示錄(啟六12)的字句也與這裏相仿。
這裏彼得把約珥的「在天上地下,我要顯出奇事」,改為「在天上我要顯出奇事,在地下我要顯出神蹟」(19節)。神蹟大概就是指說方言的恩賜,和接著記述的醫病神蹟。
3.「主的日子」,即審判的日子(20節)。
約珥預言的第三個主題,就是這些兆頭所帶來的「主的日子」,即審判的日子。對約珥,主就是耶和華;對彼得和路加,「主」就是指耶穌,因為後面經文,耶穌被稱為主(36節)。
4. 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21節)。
預言的第四個主題,也是一個結論。就是神應許「凡求告主名的,也就是向祂求助的,就必得救」。對基督徒來說,這就是向耶穌尋求救恩(羅十13、14;林前一2)。
(二)耶穌一生所經所歷都是照上帝的旨意(22-24節)。
耶穌在以色列人中間施行神蹟,後來被釘十字架,死裡復活。這都是照上帝的旨意。
彼得再度要聽眾注意;他的話是對以色列人(22節),也就是神的選民說的。他相當技巧地把話題轉移到耶穌這位拿撒勒人身上,神藉著祂公開行諸般異能神蹟,將祂證明出來。
彼得肯定這些奇事的真實性,宣稱聽眾也知道這些事,並說這些都是神的作為。他要辯明神蹟就是神的工作。
「祂既按著神的定旨先見,被交與人,你們就藉著無法之人的手,把祂釘在十字架上殺了。」(23節)
「無法之人」:以羅馬人為主的外邦人;在猶太人的眼中看來,所有的外邦人都是沒有律法的人(羅二14)。
彼得說是「無法之人」將耶穌處死。但猶太人對於耶穌被釘死這件事也是難辭其咎的(參36節)。
「神卻將死的痛苦解釋了,叫祂復活;因為祂原不能被死拘禁。」(24節)
「痛苦」:原文和『生產之苦』(加四19)屬同一字群,故這裏的含意,是形容主的復活,有如經過死亡後重新生出來。
這是決定性的對比,神卻叫耶穌從死裏復活了。這是最關鍵性的事實,「因為衪原不能被死拘禁」。
(三)耶穌既然復活,就說明耶穌真是基督了(25-31節)。
接著他引用詩篇(詩十六8-11)來作證(25-28節);這幾節經文被視為大衛預言彌賽亞的話。
這篇詩篇是大衛的禱告,他向神表明自己的信心,又深信因主在他的右邊,他就可以歡喜,知道神不會把他「撇在陰間」,或叫他「見朽壞」(27節),他必會「因見你的面」(28節)歡喜快樂。他相信死後不會下陰間,而是進到神的面前去。
彼得與其猶太聽眾都知道詩篇的作者是大衛,然而彼得講論說,詩篇這裏斷不可能指大衛自己,因為大衛的墳墓是有目共睹的(29節)。這樣,若大衛不是在說自己,就必然是在說預言。
所以他的結論是:
1.大衛本身具有先知的能力(30節上)。
2.大衛知道神信實的應許,他的後裔中必有一位坐在他的寶座上(30節下)。
因此彼得說,詩篇十六篇的用意,是預言他的後裔,彌賽亞的事。這位彌賽亞不會被撇在陰間,必從死裏復活(31節)。
(四)耶穌確實復活、升天,應驗了大衛的預言(32-36節)。
以上的辯辭現在作成結論:這些預言已經應驗在這耶穌身上了(32節)。
舊約預言彌賽亞必定從死裏復活,耶穌已經從死裏復活了(24節),因此祂自當是預言中的彌賽亞,因為除了末後眾人都將復活之外,沒有人可以從死裏復活。
彼得的論證不是說,耶穌因為復活,就變成彌賽亞;而是說,既然彌賽亞必須從死裏復活,而耶穌已經復活,因此耶穌在世時就已經是彌賽亞了。
彼得既證實了耶穌是彌賽亞,因祂已從死裏復活,接下來便解釋聖靈的澆灌。耶穌復活的意義,乃是被高舉。祂的復活不單只是身體的復活,而且是升到天上與神同在。耶穌因著被高舉,就從父受了應許的聖靈,又澆灌在屬祂的人身上(33節)。
「大衛並沒有升到天上,但自己說:主對我主說,你坐在我的右邊,等我使你仇敵作你的腳凳。」(34-35節)
彼得引用詩篇(詩一一○1)說明耶穌是主,這是一節關鍵性的舊約經文。對猶太人和早期教會而言,這詩篇是大衛的話,正如29-31節一樣,他乃是在論證彌賽亞。因此,神稱呼彌賽亞為大衛的主,又請祂坐在自己右邊。
「故此,以色列全家當確實的知道,你們釘在十字架上的這位耶穌,神已經立祂為主為基督了。」(36節)
這些證據的結論:神已經立耶穌為主(34-35節),為基督或彌賽亞了(25-32節)。
這是彼得第一次公開的講道,因此可以反應他所關注的要點:
1.他以三段舊約經文來印證他的論點,以及建立他的信息中心。
他從主耶穌身上學習了看重舊約聖經的教導,因此可以用舊約聖經向猶太人解釋主耶穌的生平。這是基督徒需要學習的功課,不但要努力研讀聖經,更應以聖經來解釋我們的信仰和經驗。
2.三段舊約經文分別印證了聖靈的降臨、主的受死復活及主的升天。
當中特別是以講解主的受死和復活最為詳盡,因為這就是福音的核心,也是彼得經歷最深的地方。我們若信主,便是在祂的受死和復活上有分,因此,這也叫我們能經驗救恩的大能,以致在傳講主的福音時,便更有負擔及能力了。
《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
「到那時候,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徒二21)
「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這怎麼可能呢?因為神已經應驗了約珥書上那一部份預言說:「我要將我的靈澆灌凡有血氣的。」聖靈既已傾倒出來在全人類的身上,為此罪人只要向主呼求,就必得救。
每一個傳福音的人,如果不相信這件事,就沒有多少用處。聖靈如何緊緊的接近罪人,這件事對我們所傳講的是極其重要!神在天上,是遠超過人類所能達到的。
但是「你不要心裡說,誰要升到天上去呢?就是要領下基督來…這道離你不遠…。」(羅十6-8)當我對人傳講基督的時候,我總是相信聖靈是在那人身上,正如在創造時期,祂拂煦在水面上一樣。祂時刻等候著要將基督帶進人的生命裡去。
祂的職事正如白天的日光,只要你將窗戶上的百葉簾稍微打開一點點,它就會湧進來,並照亮了整個房間的每一部份。
但願我們從心裡向主呼求,聖靈立刻就進入我們裡面,開始祂那改變人的工作,使人知罪,悔改,並賜他信心。這就是重生的神跡!
–引自倪柝聲《曠野的筵席》
透過今天的經文,我們思想以下問題:
1. 彼得引述約珥書哪一段經文,說明五旬節聖靈降臨之事?
2. 在末後的日子,神將要顯明哪些工作?
3.彼得如何證明耶穌是基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