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城365 天天親近主
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4:8》
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4:8》
二、神國度的建立(四1~五13)
第四、五兩章是獨特的篇章,類似以賽亞書第二部(四十章起)。這兩章記載復興的信息,使本書的豫言更為完整周全。
先知傳神公義的真理、公義的審判之前有憐憫,之後仍有救贖的恩典。這兩章經文在本書的中間,襯托得非常得當與雋永。
(一)末日的普世和平、信仰歸一(四1-8)
1.建立國度(1-2節)
「末後的日子,耶和華殿的山必堅立,超乎諸山,高舉過於萬嶺;萬民都要流歸這山。」(1節)
「流歸」:借用河水的湧流,比喻萬民湧向聖山的情景。
「有一道河,這可分汊使神的城歡喜,這城就是至高者居住的聖所。」(詩四十六4)他們到耶路撒冷來朝聖,條條大道通耶路撒冷,他們都想來錫安的聖所,來敬拜雅各的神。這是非常的盛況,人們在敬拜之餘,還想得著訓誨。
「必有許多國的民前往,說:來吧!我們登耶和華的山,奔雅各神的殿。主必將他的道教訓我們,我們也要行他的路;因為訓誨必出於錫安,耶和華的言語必出於耶路撒冷。」(2節)
錫安因擁有上帝的道,必成為吸引萬民的地方。而前面經文則提到因假先知的假信息使錫安陷落(參三12),關鍵就在是否有「上帝的話」。
本段和《以賽亞書》所記的經文差不多相同(參賽二2-4)。神的靈將同一個啟示賜給兩位先知,是因為這啟示十分重要。在末世(末後的日子),萬國的人因渴慕神的話語和教導,要歸向造他們的神。祂要作萬國的神,施行公義的審判,地上帶來永久和平。
彌迦先知明白神對以色列人所施行的審判,目的是叫他們悔改、得以聖潔,能享受祂所賜的福氣。因此他將未來的盼望指示給人:耶和華的國度必定堅立,高過世上一切的強國;並且在末後的日子,有很多人仰望神,要投靠祂的國度,遵行祂的訓誨,以建立一種普世性的和平。
2.智慧和平之主宰(3-5節)
那時,最高的裁決者統管萬國,萬民均以祂的判斷為準繩。在祂的治理下得以和平共處,無需學習戰事(3節),因為各人都有自己的家園,豐足的過活(4節),也沒有半點貪念,以致世界和平國度。
「人人都要坐在自己葡萄樹下和無花果樹下,無人驚嚇。這是萬軍之耶和華親口說的。」(4節)
葡萄樹與無花果樹都是以色列民族的表象,那兩種果樹枝葉豐茂,結果纍纍,是國運日隆的象徵。可以坐在樹下憩息,無人驚嚇,是十分平安祥和的田園生活,是以色列人一直嚮往的。
這是一幅佳美的田園景色,是以格言的形式表達他們的意願,這要回溯所羅門王的昇平日子,從但到別是巴,由北至南,猶大人和以色列人都在自己的葡萄樹下和無花果樹下安然居住(王上四25)。
這也在以後是撒迦利亞的彌賽亞豫言:「當那日你們各人要請鄰舍坐在葡萄樹和無花果樹下。」(三10)
固然,彌迦先知的預言是指著彌賽亞降臨所引進的和平國度,但從新約眼光來看是指著耶穌基督降世,為罪人死而復活所開始的國度,這國度是以愛和救贖為根基。
也有一些解經家認為,這預言是指著末世主耶穌基督再來時所建立的千禧年國說的。
「萬民各奉己神的名而行;我們卻永永遠遠奉耶和華我們神的名而行。」(5節)
彌迦先知及一些篤信神的百姓對預言的回應:聲稱必事奉神到底。萬民(現在)各奉己神的名而行,我們(將來)卻永永遠遠奉耶和華我們神的名而行。
3.賜福的日子(6-8節)
先知以受傷被趕散的羊形容被逐的猶太人,聲言神必招聚他們(6節),使他們成為強國,接受神權統治﹙7節)。這裡的預言乃指向彌賽亞的降臨(參太九36)。
「那日」(6節):指彌賽亞來臨的日子。
「瘸腿的」、「被趕出的」、「所懲治的」:指被擄異邦的猶太人。
當耶和華降福的時候,原被輕視欺凌的人,將特別被神揀選,尤其是那些被罰的人,只要以痛悔的心轉回,就必得著憐憫和抬舉。
「你這羊群的高臺,錫安城的山哪!從前的權柄就是耶路撒冷民的國權必歸與你。」﹙8節)
「羊群的高臺」:即牧羊人的守望樓, 是看守羊群以防止惡獸襲羊群的地方,這裡指耶路撒冷。
「從前的權柄」:指大衛和所羅門治下的榮耀。
從前是流離失所的人,神將親自作他們的王,使他們享有至高神國度的福氣和權利,並與神永遠同在。
「餘民」是舊約先知書中十分重要的救恩論用詞,專指耶和華保守的一小群信心堅定的子民。他們是在劫後餘生之下,成為以色列民族復興的核心,可說是強盛之民。
(二)猶太人得救的途徑(四9-13)
在復興之前,猶大必先被擄,全城的人都在患難中哭號,他們看見敵人臨近而驚呼,因災禍接踵而至而恐懼,他們的痛苦好似產難的婦人般,君王和謀士都派不上用場(9節)。
耶路撒冷城必遭毀滅,他們必被擄到外邦,到巴比倫的路是多麼崎嶇難行,疲乏困倦的曠野裏(10節)。這些外邦人存心破壞神的子民,他們敵擋真神,視神的百姓為仇敵(11節)。
「他們卻不知道耶和華的意念,也不明白他的籌畫。他聚集他們,好像把禾捆聚到禾場一樣。」(12節)
他們以為耶和華完全放棄以色列民,所以任憑外邦人肆意的攻擊、殺害、欺壓。其實耶和華的意念,對以色列人不是滅絕,而是煉淨,使他們經過管教磨煉之後可以得著復興與更新。
「錫安的民哪!起來踹穀罷!我必使你的角為鐵,使你的蹄成為銅。你必打碎多國的民,將他們的財獻與耶和華,將他們的貨獻與普天下的主。」(13節)
最後,先知以回應上一段的宣告作結,以色列必定復興,並且踐踏仇敵。他們將所得的戰利品獻給耶和華普天下的主。
牛「踹穀」是用牛蹄;使蹄成「銅」,表示以色列輕易擊敗列國,如銅蹄踐踏禾稼一般。同樣,成了鐵的牛「角」,抵觸起來更為有力。
雖此處之經文沒有明文提到審判,但根據經文的用詞與其他相似經文的記載,此處應是指著上帝的審判,而不是一般的戰爭。
彌迦先知並沒有忘記百姓現今在道德和信仰上的腐朽,他看到神的慈愛並未忽略祂的公義,必定實踐對罪的審判:猶大人將被擄到巴比倫。
這個預言是匪夷所思的:首先是預言錫安被玷污,耶和華竟將自己的聖所毀滅;其次是當時的強國是滅北國以色列的亞述而非巴比倫。因此,對當時的百姓來說,這預言是很難接受的;然而,彌迦要指出這一切皆有神的旨意,非人所能測度的。
《末後的日子》
「末後的日子,耶和華殿的山必堅立,超乎諸山,高舉過於萬嶺;萬民都要流歸這山。」(彌四1)
這些話在以賽亞書二章二至四節也有,這些聖潔的先知繼續承先賢受默示的真理,而再重新強調,在黑夜中,神的應許就如明亮的星辰照耀著。
這些話必在福音的時代中應驗,有在深切與真實的含義,神的殿建立在山頂上,教會在山上是有影響的力量,在屬世的權勢中起很大的作用,能吸引多人來歸主。
整個國家撇棄他們祖先的宗教,來到教會敬拜,以前原是來信奉猶太教。從錫安有真理出來,耶和華的言語也必出於耶路撒冷。在耶穌基督裡,猶太人仍是世界異象的中心。
但是這些話完全應驗,有待基督再來,才將幔子全部拉開,這既從選民而來,也使他們認識基督是他們的救主彌賽亞。於是福音就必廣傳至普世。在這聖潔的影響下,刀打成犁頭,槍打成鐮刀,炮彈與火箭只放在博物館中,軍事學校該改為神學院。
沒有戰爭,就沒有懼怕,無人驚嚇,就有普世的愛在天地之間盛行了。
–引自邁爾《珍貴的片刻》
透過今天的經文,我們思想以下問題:
1. 神對以色列人所施行的審判,目的是為什麼?
2. 先知以甚麼形容被逐的猶太人?對他們的應許是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