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城365 天天親近主
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4:8》
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4:8》
三、人子是安息日的主(六1-11)
(一)論安息日掐麥穗
本段記載兩次有關發生在安息日的事情(參1、6兩節),說出宗教領袖日益加劇的對抗達到高峰。
1.主論安息日(1-4節)
「有一個安息日,耶穌從麥地經過;祂的門徒掐了麥穗,用手搓著喫。」(1節)
第一件事發生在「第二個安息日」(直譯,指逾越節後的第二個)。一群飢餓的門徒,在經過麥田時用手掐食麥穗,而非用鐮刀割取禾稼,這並不違反律法(參申二十三25),只是關鍵在安息日。
根據摩西的律法,安息日甚麼工都不可做(利二十三1-3),法利賽人根據這條律法甚至頒佈了三十九條禁例。
根據法利賽人的禁例,安息日工作是被禁止的,這包括了收割、打榖、搧簸穀物和預備食物;在技術上來說,耶穌的門徒破壞這四項禁戒。掐摘麥穗是犯了收割之罪;手搓麥穗即是打穀;吹掉穗糠便是搧簸穀物;最後吃下麥子更表明他他們在安息日預備食物。
有些法利賽人看見了,就責問他們為什麼做了在安息日不准做的事呢(2節)?主用了大衛生平的一件事蹟來回答(3節),說明有關安息日的律例絕不是要用來禁止一些必要的工作。
大衛和他的隨從被拒絕,遭到追殺,他們餓了,便進了神的殿,拿陳設餅喫(4節)。依例陳設餅只有祭司才可以吃,神讓大衛這件事成為例外。有關陳設餅的律例絕不是要一成不變地持守,而讓神揀選的王挨餓。
耶穌這個例子是要說明律法雖然很重要,但是在人緊急的需要下,還是可以作適當的調整來滿足律法的真正精神。法利賽人的禁例是過度解釋摩西律法,因為拯救飢餓者的生命,比一般情形下表達對上帝尊重的陳設餅規定還重要。
2.人子是安息日的主(5節)
「又對他們說:『人子是安息日的主。』」
耶穌宣稱「人子是安息日的主」,暗示安息日的律法從屬於耶穌的身分與工作之下。
基督和門徒餓了,法利賽人情願眼看他們挨餓,也不願他們在安息日摘麥穗。但人子是安息日的主,律法是祂首先設立的,沒有任何人比祂更夠資格去詮釋律法真正的屬靈意義,和避免律法被人誤解。
(二)論安息日治病 (6-11節)
「又有一個安息日,耶穌進了會堂教訓人;在那裏有一個人右手枯乾了。」(6節)
第二件事發生在又有一個安息日,是神蹟的治病。主耶穌滿心憐恤那右手枯乾的人的痛苦,一心要救他。文士和法利賽人只在找機會得著控告耶穌的把柄,並不同情人的痛苦。
耶穌知道他們的念頭,就對那手枯萎的病人說:「起來!站在當中。」那個人就起來站著(8節)。於是耶穌對他們說:「安息日行善行惡,救命害命,哪樣是可以的呢?」(9節)
文士和法利賽人不能回答耶穌那挑戰性的問題,這等於直接給人劃出真偽信仰的分界,在安息日和平常一樣,知善而不行就是作惡,當救命而不救就是害命了!
基督用祂的問題,向他們提出激烈的挑戰。在面對人類的悲慘和被棄絕時,我們不能採取中立的態度。我們不是設法相助,就是在毀滅他們。我們必須對人行善,否則就是對人行惡。
於是,主耶穌吩咐他『伸出手來』,並且醫治了那人,使他的手得以復原(10節)。沒想到利賽人卻以異乎尋常的憎恨,對待剛剛援手救治病人的耶穌(11節)。這是個突出的例子,顯示出世人愛律例法則,過於愛上帝。
耶穌並沒有實際「做什麼動作」來直接觸犯安息日條例,祂只是「說話」,甚至祂說的話還跟醫治無關,就完成了醫治。這讓宗教領袖無法直接控告耶穌。可惜這些宗教領袖不但沒注意到神蹟的偉大,反倒是異常憤怒。
在教會中,這類的事情可謂屢見不鮮。爭端並不在乎有關信仰的大事,而在於教會的體制等枝節。
文士和法利賽人因耶穌的善舉而竟在安息日想謀害耶穌。「行善行惡、救命害命」多麼強烈對比的一句話,可惜耶穌已經提醒這些宗教領袖,但是宗教領袖並無法覺醒。
四、揀選十二使徒(12-16節)
「那時,耶穌出去上山禱告;整夜禱告神。」(12節)
前一晚耶穌離開他們,一個人單獨面對神,整夜禱告。現在祂要他們來到面前,祂要從跟隨祂的眾門徒中揀選十二人作祂的使徒(13節)。
這個揀選的行動充滿了權威性。祂沒有叫祂所有的門徒來一齊商量,祂乃是親自揀選,這揀選乃是一種永恆的智慧之舉。祂直接揀選了最適當的人。
這十二個人是西門(彼得)和他的弟弟安得烈,雅各和約翰,腓力和巴多羅買,馬太和多馬,亞勒腓的兒子雅各和奮銳黨(激進黨)的西門,雅各的兒子猶大和後來成為出賣耶穌的加略人猶大。
「巴多羅買」:一般認為是拿但業的別名(約一45)。
「奮銳黨」:「愛國狂熱份子」。大概成立於西元六年。主張絕對效忠律法,反對希律家系及羅馬政權,在西元六十八至七十年間的革命佔重要地位。
「雅各的兒子猶大」:又名達太(參太十3;可三18)。
「『賣主』的猶大」:直譯是「『變成背叛者』的猶大」,表示耶穌揀選猶大時,猶大並沒有背叛的跡象,是後來才變成賣主的人。
使徒就是使者的意思,還有另一個意思是分開。祂使他們分別出來,先與祂在一起,然後再差他們出去,作祂的代表。這些使徒常和主同在,與主同工的人,主要賜給他們權柄,差遣他們出去傳道、醫病、趕鬼(參可三14-15)。
十二門徒並非全都具有超卓的才智,他們代表典型的人類。他們的偉大是來自與耶穌的關係和對祂的委身,祂重素質過於數量。既有適當的人才,祂就差派他們出去,透過屬靈的倍增過程,把福音傳遍世界。
五、平原寶訓(17-49節)
(一)論福與禍(17-26節)
1.來找耶穌的人(17-19節)
群眾聚集,來自猶太、耶路撒冷、推羅、西頓。盼望聽耶穌講道和得醫治。
下面的講章與登山寶訓(太五~七章)不盡相同。登山寶訓宣講的地點是在山上,這裏則在「一塊平地上」;寶訓只論福而不論禍,這裏則福禍兼論;兩者在用字、篇幅和著重點上也有差別。
但是也有一種說法,這裡可能等於馬太福音的登山寶訓,或是不同場合底下類似的講道。如果兩篇講道是等同的話,馬太福音提到的「耶穌就上了山」(太五1),應該是一種概括性的描述,而路加福音記錄比較多的細節。
這篇嚴格的門徒訓練信息,不但是給十二個門徒的,也是給眾人的。除了被揀選的十二使徒與主同在之外,其實尚有許多門徒是與祂在一起的,群眾從猶太全地、耶路撒冷和沿海城市推羅、西頓等地集合到那裡(17節)。
許多百姓從各地趕來,有的要聽祂講道,有病的、被鬼纏磨的,都得了醫治(18節),耶穌能滿足所有人的需要。大家都想要摸他,因為有能力從他身上發出來,治好了他們(19節)。
《你也可以遇見主》
「眾人都想要摸祂。」(路六19)
我們沒有一個人能夠測度神那奧秘的道路,也沒有一個人可以定規祂應當如何工作。
有一個中國小孩子,當他十二歲的時候,母親帶他到山上的一個廟宇去朝拜,他與母親一同站在神龕面前,他望著那偶像,心裡想:「你又臟又醜,不值得人崇拜。
我不相信你能救我,敬拜你有什麼意思呢?」但為著尊重母親,他只得也加入那個敬拜的儀式中。
事後,她母親坐轎下山回家,他卻乘機走到廟後的空地去,舉目望天說:「神阿,無論你是誰,我不相信你會住在那汙臟的神龕裡。你是太偉大了,我不知道如何去尋找你,但我將自己交在你的手裡,因為罪惡是非常強大的,而世界也在吸引人。無論你是誰,我將自己交托給你。」
三十年以後,我遇見他,並將福音傳給他。他說:「今天是我第一次遇見主耶穌,但這卻是我第二次碰見神。許久以前在那山頂上,已經有一些事情發生在我身上了。」
「凡摸著祂的人,就都好了。」(可六56)。神無需經常的向我們解釋祂的道路。
–引自倪柝聲《曠野的筵席》
透過今天的經文,我們思想以下問題:
1.主耶穌以大衛和他的隨從遭到追殺,他們餓了,便進了神的殿,拿陳設餅喫這件歷史背景解釋甚麼事?
2.面對右手枯乾的人,耶穌對尋找他把柄的人提出甚麼問題?這件事的教導是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