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城365 天天親近主
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4:8》
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4:8》
這是一首個人求告詩,可說是詩篇中最悲哀的一篇。
這位彷彿被上帝遺棄的詩人,似乎是大衛所設立詩班創始人之一希幔,所有可拉後裔之詩(四十二~四十九、八十四、八十五、八十七、八十八篇)全出於此詩班,這是詩篇最繁茂的枝葉之一。
詩人雖然滿了重擔,沮喪失志,但他的存在絕非毫無意義。即使是生譬如死,在上帝手中還會結出許多果子來。
這詩有雙重標題,既是「可拉後裔的詩歌」,又是「希幔的訓誨詩」。
先是指明本詩所屬的詩集,是屬於可拉後裔所選的詩;然後提供了一般的細節,此處包括了作者的名字。希幔和以探都被列入所羅門年間著名的智慧人名單之內(王上四31)。他在大衛執政時受任為利未樂師之一(代上十五17、19)。
調用「麻哈拉利暗俄」(瑪哈啦):是一種跳舞的曲調,詩篇53、88篇用此調,有人認為是大衛跳舞迎接約櫃時所唱的曲子相同(撒下六14-15)。
1. 日夜的懇求(1-2節)
「拯救我的上帝啊!」原意為:「上帝我的拯救,我呼求!」不是一兩次、而是日以繼夜的祈求:「我晝夜在你面前呼籲。」(1節)詩人的祈禱充滿熱情、且持續不斷(1,2,9,13,17節)。
詩人期望他的祈禱蒙主垂聽,他面對痛苦的態度,足以令人佩服。一般人常常稍有困苦就抱怨上帝、甚至背叛上帝。
2. 陰影籠罩(3-9節)
詩人說自己正生活在死亡邊緣(3節),幾乎與世隔絕、被人遺忘(4-5節)。上帝的忿怒常在他身上(6-7節),最親近的人遠離他、憎惡他、隔離他,好像他是患有痲瘋病一樣(8節)。他最親密的朋友只剩下陰間的黑暗。
這時候,詩人覺得已經陷入完全孤單的狀況,甚至整個人虛弱,沒有半點精力(9節)。
詩人所承受的痛苦包括:
(1) 由身體的痛苦帶來生命的威脅(3-4節);
(2) 由上帝的震怒帶來信仰的痛苦(5-7節);
(3) 由親友的背叛帶來關係的痛苦(8節)。
詩人覺得完全被疏遠,但是,即使在這巨大的痛苦中,詩人依然不停地求告上帝,反映他信仰的意志。
這是詩篇中最悲愁、孤單的一首詩,可說一點希望、一絲亮光都見不到。在苦痛的深處時,唯一能求助的對象,除了上帝,再也沒有了(9節),因為上帝是慈愛的拯救者(1節)。
名劇作家莎翁筆下的王子哈姆雷特,當他面臨一件生死攸關的抉擇時,自言自語地說:「存在或不存在,這是問題。」(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a question.)存在或不存在、生或死,是困擾人人的問題。
死的意義是建立在活的意義上,有活的意義才有死的意義;或說,活得有意義才死得有意義。若空空洞洞的活,就只有空空洞洞的死。
祁克果在他的人生哲學中,第三部論到「致死的病」,致於生或死是在上帝主權嚴肅的問題;而論到恐懼、失望、憂慮,強調信仰的踴躍。
「致死的病」乃是絕望,是人與自我在其應有的關係上的失調,絕望的苦痛正在於它叫人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的大悲哀。一個灰心喪志的人,是罹患瀕於死亡的病;絕望中人的靈性深處,總是懼怕一些不可想像的事。
人在恐懼和憂慮時容易產生絕望。絕望、失望來臨時,好像在顯微鏡下放大自我,認清自己的面目,因對自己不滿而感到失望。也就是說人會因對自我的認識或估計不夠正確而感到失望,或遠離創造他的上帝而陷入絕望。
事實上,即便沒有痛苦,人也應該知道,人從與上帝隔絕之後,就成為一個漫無目的的人,不知何去何從,因而失落了。
「存在的真空是廿世紀普通的現象。」因為人已從他生命之源,造物主上帝隔絕了。
『願我的禱告達到你面前;求你側耳聽我的呼求!因為我心裡滿了患難;我的性命臨近陰間。』(3節)詩人並沒有讓自己一直沉醉在痛苦的深海裡,他抬起頭來仰望上帝,這是痛苦的人的出路。
3. 隔離的死地(10-12節)
詩人求上帝醫治他,因為他若離世進入陰間,就不能再次稱謝上帝和宣揚上帝的慈愛(10-11節)。從上帝子民與他在世上之榮耀的角度而言,這裏所說的是實在話。
祂的神蹟、祂的頌讚、祂的信實、祂拯救的作為,都是在活人中彰顯。死亡不能發揚祂的榮耀,它的性質全是負面的;一切活動都停止,寂靜無聲(10節),關係斷絕、腐爛(滅亡)、幽暗、遺忘(12節)。
新約支持這看法,稱它為最後的敵人:『死亡和陰間也被扔在火湖裡;這火湖就是第二次的死。』(啟二十14)。
上帝的目標不是死亡,乃是復活;詩人以這樣極端的對比向上帝發出深刻的呼籲,求主拯救他脫離死亡的威脅,因他是屬上帝的兒女。
透過今天的經文,我們思想以下問題:
1. 詩人用了哪些句子說自己正生活在死亡邊緣? 他到底承受了那些痛苦?
2. 詩人說他若死了便不能再讚美神,宣揚祂的慈愛。這樣的禱告的基礎是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