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城365 天天親近主
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4:8》
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4:8》
今天讀開始讀約拿書,先做扼要介紹。
約拿書和其他一些小先知書(如俄巴底亞書、那鴻書、哈巴谷書)一樣,並未明確指出其所記述的事件發生在何時。但是,「亞米太的兒子約拿」(一1),卻給我們重要的線索。
列王紀下(十四25)明顯提及一位同名的先知,他在耶羅波安二世作王時任先知(公元前782~753年)。那麼約拿書中所敘述的事件,就可定在公元前八世紀。
根據猶太人的傳說,約拿就是撒勒法寡婦的兒子,曾被先知以利亞從死裏救活(參王上十七17-24),後來跟隨以利亞作了先知的門徒。但此傳說並無確實的證據。
本書最大的價值,在於主耶穌引用本書,以約拿的神蹟,來描述祂在墳墓三日的經歷,記載在福音書內,兩次在馬太福音(十二39,十六4),一次在路加福音(十一29)。路加福音論猶太人對耶穌講道的反應。
約拿自己的經歷,也是極好的功課,給予歷代信徒學習:
(1)第一章:逃避神(叛逆),跑在神的背後(Running from God)。
(2)第二章:親近神(禱告),跑到神的面前(Running to God)。
(3)第三章:服事神(傳道),跑在神的旁邊(Running with God)。
(4)第四章:認識神(受教),跑在神的前面(Running ahead of God)。
今天讀約拿書第一章1-6節
本書開宗明義介紹先知名字為約拿,他是亞米太的兒子(1節)。他是迦特人,是耶羅波安二世的時期(王下十四25)。他是北國人,而且在主前第八世紀,與何西阿(及南國的阿摩司)是同時代。
上帝給他的命令,是前往亞述帝國的首都尼尼微去,宣告斥責和警戒的信息,因為他們的惡已經達到上帝面前(2節)。亞述不僅敬拜偶像、邪淫缺德,更充斥著令人髮指的暴行(參鴻三章)。
這裏上帝的命令有三項:起來、去、呼喊。「起來……去」常含著緊急的用意,也是十分興奮的語氣。呼喊是宣告,是先知基本的功能。他好似先驅者,在前面呼喊,宣告重要的信息。上帝的命令一定要祂的僕人有行動的表現。
「呼喊」和第三章一節「宣告」是同一個字。所以宣告或呼喊都是傳道,或宣講預言,或宣講福音。上帝要約拿呼喊,因為罪惡的聲音達到上帝面前。
當時亞述與以色列為仇,約拿對亞述人恨之入骨,極不願見他們悔改蒙上帝憐憫(參四2),於是抗拒上帝的命令,往相反方向逃去。來到約帕,發現一艘前往他施的商船,就買了船票,準備逃離上帝的差遣(3節)。
上帝差遣他前往東邊的尼尼微,他卻逃往反方向的他施。蒙召者當跟著呼召走。約拿聽到呼召,不但不聽從,反而背道而馳,因為他在乎的不是上帝的旨意,而是自己的喜好。
他施: 在今天西班牙西南岸,是當時世界所知道在西方可以到達的最遠地方。他施和尼尼微二城,一在巴勒斯坦西3200公里,一在東800公里,有若兩極。約拿逃往他施,真是南轅北轍。
(1) 斷絕與上帝親密的關係,不再作先知事奉(參申十8;代下二十九11)。
(2) 離開上帝顯現、同在的地方(創四14、16), 免得上帝的靈臨到他身上吩咐他說預言。
躲避耶和華的面只是一時,最後,只是讓自己白白受苦而已。
沒想到耶和華使海中起了大風,狂風大作,甚至船幾乎破壞(4節)。船上的水手們甚懼怕,各人哀求自己的神。為了避免船經不起風浪打擊而沉沒,他們便將船上的貨物拋在海中,卻發現約拿正在底艙沉睡(5節)。
掌握宇宙秩序的上帝,不但使風聽命,促使約拿聽差遣;也讓大魚(17節)、蓖麻(四6)、蟲(四7)和炎熱的東風(四8)一齊工作,完成祂拯救的旨意。
船長下到底艙,很難想像約拿竟然可以睡得著覺!就對他說,這種時候你怎麼可以繼續睡覺?趕快起來禱告,求告你所敬拜的神!或者你的神憐憫我們大家,使我們不致滅亡(6節)。
約拿躲避上帝的面,整個過程的描寫非常生動。約拿逃跑離開上帝,情況是一直向「下降」。
他先下到約帕,又從那裏下到一艘船上,然後,他下到船的底艙(5節),希望在那裏休息。最後休息不得,逃跑無路,被人丟下海,被魚吞下肚,下到海的深處,他形容自己好像下到陰間的深處(二2)。
想一想,你目前是面對上帝,還是躲避上帝?假使你在某些事情正在躲避上帝,是否願意抬起頭來面對?否則,不但你自己受苦,跟你同船的人,也可能因你而受苦。
若你不願意面對,可能將面對更大的苦難,而你周圍的人也可能因你而受更大的災難。
透過今天的經文,我們思想以下問題:
1. 上帝給你的呼召是甚麼?你是否正走在這呼召的使命裡?
2. 面對危險的時候,不認識真神的外邦人水手在禱告,而先知卻在底艙沉睡,還要外邦人催促他禱告,這樣不協調的畫面告訴我們甚麼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