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城365 天天親近主
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4:8》
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4:8》
3.北國不紀念上帝昔日大能的作為,毀棄與上帝立的約(9-16節);
以法蓮支派為北國的領袖,代表整個北國。他們的子孫『轉身退後』(9節)是指他們像懦弱的人一樣,放棄遵從上帝的律法『他們不遵守上帝的約,不肯照他的律法行;又忘記他所行的和他顯給他們奇妙的作為。』(10-11節)。
在所羅門死後,南北分裂成兩國,北方十個支派稱作以色列,南國兩個支派則是猶大。北國所做的,明顯地與上帝在立約中的旨意相違背。亞薩宣告說,他們忘記了上帝『顯給他們奇妙的作為』(11節)。
以法蓮人在後面(67節)再度提及,他們未被選作領導者。在王國分裂時,他們是離開的支派中最大的一支,而以後的悲劇使他們的名字幾乎成為背道、叛逆的代表。
在整個出埃及和在曠野流盪的故事也是如此,上帝的作為都是奇事(12節)。在他們中間所發生的,不只是一連串自然的事件,乃是上帝在祂現存的計畫中,向以色列啟示祂自己的比喻的圖畫(13-16節)。
上帝為以色列人所作最大的事,乃是將他們從埃及為奴之地救出來。
基督徒蒙恩得救的經歷一定要牢牢記住,因為這是上帝大能的手把我們從魔鬼的手中搶救出來的事實,這件大事是不能忘記的。
許多基督徒蒙恩的經過迷迷糊糊,因此他們一直沒有清楚的見證。他們若是認清楚魔鬼是何等的厲害,自己的心是何等的敗壞,世代是何等的彎曲悖謬,自己的罪是何等的重大,就必痛悔認罪,求主開恩。
既然經歷救恩之樂,就不容易忘記上帝的厚恩。
但是有些基督徒像以色列人一樣,雖蒙了救贖,還是忘記上帝的作為。一個真正認識主的人,有聖靈在心中幫助我們,就當記取以色列人的失敗教訓,絕不可以忘記神的恩典。
『我的心哪,你要稱頌耶和華!不可忘記他的一切恩惠!』(詩一0三2)
4.以色列曠野生活和上帝的供應(17-31節);
上帝所賜的愈多,人卻愈不懂得感激;上帝賜下一連串神蹟,百姓卻以惡劣態度回應,隨自己所欲的求食物(17-18節)。就像主餵飽五千人之後,那些人竟要求祂顯出更多、更好的憑據來(約六26、30、31)。
上帝為著在曠野行走的以色列人有完善的預備,衣食住行均齊備,照理來說,他們應該不至於悖逆試探上帝。
他們求食物乃是理所當然的,但是他們的罪在乎『隨自己所欲』的求食物(18節),並且『妄論上帝說,上帝在曠野豈能擺設筵席麼?』(19節)他們的罪是不信上帝,試探他,惹他的怒氣發作。
他們忘恩負義的態度惹起上帝的忿怒,神為了管教他們,就降火在營區的某處(20節;民十一1);可幸摩西的代禱,求上帝止息怒氣,火才熄滅。要知道上帝是「烈火」,是他公義嚴正本性的一種表彰。
今天的信徒比當日的以色列人有更多上帝恩愛的憑據和信心的幫助,所以沒有一個信徒可以有不信或失敗的藉口。
我們有整本聖經、有聖靈的幫助、有眾信徒的交通,還有許多先賢、先進的榜樣、以色列人失敗的歷史作鑑戒,這些都是我們的警戒(林前十1-13)。
接著(21-31節),詩人重述出埃及的史實作範例(民數記第十一章)。
這段經文最使我們得安慰的教訓,就是以色列人雖然那樣悖逆上帝,他還為他們『擊打磐石,使水湧出,成了江河』(20 節),『敞開天上的門,降嗎哪像雨給他們吃』(23-24節),『降肉像雨在他們當中』(27節)。
在基博羅哈他瓦,他們抱怨的是食物太單調(民十一5-6節),他們吃詩篇稱之為「天上的糧食」的嗎哪(詩七十八24)已一年,現在要吃魚、吃肉和新鮮蔬菜,公開不理會上帝要他們以迦南為家的計畫。
摩西已將上帝的話告訴百姓,可惜他們並未領悟。當滿天的鵪鶉隨風飛至,他們便不由自主地飽享口腹之慾(26-29節),把上帝的警告付當做是馬耳東風。
以色列人在收集食物時,貪欲暴露無遺,上帝就在這時候擊殺他們(30-31節;民十一31-35),使他們學到永遠難忘的一課。
5.追述以色列人如何不斷離棄上帝(32-39節)
這段經文追述以色列人如何不斷離棄上帝,剛好可以和何西阿書(五15-六6)並列來讀。
何西阿書說以色列人對上帝的管教有回應,好像這裡所記,表面看來充滿熱忱(參34節),而且說詞動聽(何六1-3),然而後來上帝的感受卻是:「你們的良善如同早晨的雲霧,又如速散的甘露。」(何六4)
上帝雖然如此愛護他們,以色列人竟『仍舊犯罪,不信他奇妙的作為』(32節)。因此,上帝不能不管教他們。但是上帝是滿有恩典慈愛的上帝,即便如此,也不忍心把他們完全丟棄。
以色列人在曠野遭遇痛苦,乃是自己不信的結果。他們若是聽從約書亞和迦勒信心的勸告,就早已進應許之地。上帝向他們所要的就是『回心轉意,切切的尋求上帝。』(34節)
但是為了使他們回轉,必須先嚴厲的管教他們、擊打他們。
『他們卻用口諂媚他,用舌向他說謊。』(36節)這裡的的諂媚與說謊強調的就是以空言自欺。在這方面,以色列人所犯的罪與雅各所指責某些基督徒之罪,竟大同小異。
其實,此處以及何西阿書中所說的罪,乃是一項重大的罪,即對上帝以及祂的約(37節)不忠心。這種背道等於婚姻中的不貞。
『但他有憐憫,赦免他們的罪孽,不滅絕他們,而且屢次消他的怒氣,不發盡他的忿怒。他想到他們不過是血氣,是一陣去而不返的風。』(38、39節)
上帝的憐憫與自我約束令人希奇不已。也讓人想起何西阿的話:
「以法蓮哪,我可向你怎樣行呢?」(何六4)
「以法蓮哪,我怎能捨棄你?」(十一8)。
透過今天的經文,我們思想以下問題:
1. 上帝為以色列人所作最大的事是甚麼?對基督徒的意義是甚麼?
2.詩人用哪一個史實說明以色列的忘恩?對你的意義是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