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城365 天天親近主
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4:8》
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4:8》
今天開始讀瑪拉基書,在此做扼要介紹。
「瑪拉基」,其原文字義是「我的使者」,許多解經家認為這不是一位先知的名字,而是一種身份或職稱。本書乃是上帝差遣祂的使者傳達上帝的話語。
本書強調上帝永恆不變的愛,勉勵以色列人堅守與上帝所立的約,履行該盡的責任,特別是遵行律例典章明文訂定的獻祭、什一奉獻、道德規範等。若是如此,則慈愛且公義的上帝,必然轉向以色列人,醫治他們背道的病,使他們得免那大而可畏之日到來時的懲罰。
瑪拉基書是十二小先知書的最後一卷,列於一切先知書的最末,成為先知信息的結語。因此猶太人稱瑪拉基是「先知書的印」,印證以前的話語。
瑪拉基是舊約最後的一位先知,自他以後,以色列民有四百年之久的靜默時期再無先知出現,直至施洗約翰的曠野人聲出現。
本書在漫長的「沉默時期」發聲警告以色列人,指引他們的心轉向上帝,厥功至偉。而主的先鋒施洗約翰的事工,正是接續本書的最後宣告,「先知以利亞」將要來到(四5-6;參路一17),呼籲以色列人轉向上帝,為主耶穌基督的救贖鋪路。
瑪拉基書可說是舊約與新約之間的一道橋梁。閱讀此書時,要把上帝說的這些話看成是對自己說的,思考自己對上帝委身的程度、敬拜的態度,以及生命的方向,並讓上帝按祂的慈愛和寬恕,恢復我們與祂之間的關係。
1. 蒙恩的子民(1-5節)
上帝的靈感動祂的使者先知瑪拉基,將祂心裡的負擔啟示給以色列民(1節)。先知說,上帝出於祂永恆不變的愛,在過去揀選了以色列人,現在這愛並不因以色列人的情況而有所改變(2節上)。
以色列人卻回答說,在他們已過的經歷上,絲毫沒有感受到上帝對他們的愛。這是罔顧事實,對上帝強嘴。於是先知解釋說,上帝僅揀選雅各作祂選民的祖宗,藉此顯明祂愛雅各(2節下)。
先知一開始便肯定上帝對這個立約之國的愛,然而,百姓對這句宣告的回應卻是懷疑。這個猶太人的群體中,人對上帝的愛失去信心,所以人與人之間的愛就逐漸衰退(二13-16),他們對上帝使他們能夠回到耶路撒冷、重建聖殿,這樣偉大的神跡,看起來並不領情。
先知說,上帝對待以掃,不像對待雅各那樣的愛。以掃的後裔所居住的以東地(參創三十二3),位在死海東南面西珥山一帶山嶺地區,後來逐漸變成一片荒廢。以東人的地業變成人跡罕至,只有兇猛的野獸出沒其間(3節)。
後來,以東人一心想要重建故土,卻未能付諸實現。因為凡是上帝所不允許的任何企圖,終究一事無成。萬軍之耶和華這樣說:「他們只管建造,我卻要拆毀。人要稱他們為罪惡的境地,為耶和華永遠惱怒的子民。」(4節)
以色列人必定親眼看見以東人的結局,並且因看見了以東人的結局,不禁衷心承認,耶和華上帝乃是萬國全人類的統治者,但願所有的人都尊上帝為大(5節)。
瑪拉基先知盼望看到百姓「轉向」,從冷漠變為滿有新的把握;他期待即將發生末日事件,一次而永遠地彰顯出耶和華是宇宙的主宰。
這是瑪拉基書的起頭,幫助我們整理以色列人過往的歷史糾結,也了解接著而來的信息核心。
2. 對祭司失職的斥責(6-14節)
瑪拉基很勇敢,接著竟向大有勢力的祭司階級直言,指出他們事奉的缺失。先知在向全國發言之後,便轉向專職事奉上帝的人,就是祭司階層,他們的責任重大,要交的帳也大(路十二48)。
先知發出感嘆,覺得當時代的猶太人對上帝失去敬畏,因為做為宗教領袖的祭司不像祭司,他們畏懼政治領袖,卻不敬畏上帝。先知用兩個自問自答的問題,指責當時代祭司對上帝失去敬畏的心。首先,祭司問:
『我們在何事上藐視你的名呢?』(6節)先知回答,他們獻上曾經被污穢的祭品(7節)。接著,祭司們再次提問:
『我們在何事上污穢你呢?』(7節)第二個問題之後,先知仔細地列出祭司階層的失敗。就是在他們獻祭給上帝時,他們使用瞎眼的、瘸腿的、和有病的動物,這顯露出他們輕蔑對上帝的崇拜(8節)。
先知感嘆的說,換作是要獻給省長的貢物,他們絕不敢使用這種有缺陷的動物(8節下),因為害怕被懲治的後果。所以說,他們怕人勝過於怕上帝;關心眼前的利益,勝過將來永恆的益處。
現在,你們要向上帝求情,好使他恩待我們。這污穢的祭物,既是你們經手獻的,祂還能悅納你們嗎(9節)?如果祭司們獻他們的二等或三等的東西給上帝,為甚麼他們期望從上帝那裏有一等的回報呢?
先知責備他們,污穢的獻祭上帝不但不悅納,甚至必定懲罰。與其如此,倒不如把聖殿的門鎖上,拒絕接納有殘疾的祭牲,使獻祭的火不要點燃,這樣反而好些(10節)。
先知預言將來有一天,在全世界各地,「從日出之地,到日落之處,我的名在外邦中,必尊為大。在各處,人必奉我的名燒香,獻潔淨的供物,因為我的名在外邦中必尊為大。」(11節)
這節經文針對以上的指責控告的話,加以正面的申明。本來以色列人藐視耶和華的名,但是現在上帝的名在外邦中必尊為大。本來供物是不潔的,現在是完全潔淨的。
耶和華不需要祭司在耶路撒冷獻祭,因為將來祂的名必在外邦人中被尊為大。
本節可以說是與前面(5節)互相呼應。雖然以色列的角色,是將作為列國之光,他們的行為卻是一點光都沒有,反而是在外邦列國之中已有了一些亮光。
先知說,外邦人儘管沒有認識真神的知識,尚且知道創造之主宰上帝;而在瑪拉基時代的猶太人卻變成厭倦敬拜,輕視敬拜,認為是繁瑣事。他們輕忽獻祭之事,這種次等的敬拜是不被上帝所接納的。
斥責祭司們藐視並褻瀆祂的名(參6節),因為祭司們心裡認為祭壇因沾染血肉而玷污,變得平常,並不怎麼神聖,桌子上的供物也不足重視(12節)。
祭司們對獻祭的條例心裡感到厭煩,認為沒有必要遵守。甚至輕蔑獻祭的條例,置之不理。甚至夥同百姓將不法得來的、四肢殘缺的、身體不健壯的祭牲拿來獻給上帝(13節)。
先知指責祭司沒有忠實地履行向上帝所許的願,明明擁有健壯純全的公羊,卻用有殘疾的祭牲獻給上帝來還願,將來必要遭受禍患,被上帝懲罰。上帝是萬王之王,祂的名在世人中被尊崇和敬畏的(14節)。
到底這是怎麼回事呢?應該發光的選民中見不到光,那些等候光的外邦,反而看見些微的亮光!
透過今天的經文,我們思想以下問題:
1. 思想:「從日出之地,到日落之處,我的名在外邦中,必尊為大。在各處,人必奉我的名燒香,獻潔淨的供物,因為我的名在外邦中必尊為大。」(11節)為何先知在這裡強調?
2.作為基督徒,你身上發出光了嗎?當如何做,才是把燈點亮,防在燈台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