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城365 天天親近主
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4:8》
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4:8》
以色列人離開曠野向北行,在外約但一帶五次與外族大接觸(二1~三11),這五次接觸中,對以東人、摩押人及亞捫人,毫無敵意,承認他們的地乃上帝給這些民族的,只求平安路過。
但與希實本王西宏和巴珊王噩,則經歷戰事,並占取其地。
今天這一段經文記載以色列人從加底斯巴尼亞(一46)至撒烈溪(二14)遷徙的經過,前半段短短15節經文,匆匆已過三十八年。
1. 往西珥山附近飄流多年(1-3節)
以色列人擅自上去攻打西珥,被亞摩利人大敗,追趕直到何珥瑪。回到加低斯住了一些日子之後(參一44-46),上帝要他們轉回,取道紅海的阿卡巴灣往曠野去(1節)。在死海南邊的西珥山,以色列人繞行了很長一段時期。
接著,神在要求他們,從以旬迦別沿死海的東邊往摩押人之地而行(3節,參8節)。
2. 不可攪擾以東人(4-7節)
在這段漫長的旅程中,描述他們與三個民族的互動,都是同樣的要求:『不可為難他們』。這幾節因此補充了民數記(二十和二十一章)所記同一件事,但把理由說明了。
第一個民族是西珥人,這是以掃的子孫(4節)。包括以東人的迦南居民之所以懼怕以色列,是因為自出埃及之時到行過曠野期間,與以色列同在的「耶和華」(出十五5)。
摩西交代以色列人:『不可與他們爭戰;他們的地,連腳掌可踏之處,我都不給你們,因我已將西珥山賜給以掃為業。你們要用錢向他們買糧吃,也要用錢向他們買水喝。』(5-6節)
摩西要求以色列人,在通過以東地時不可像侵略者那樣輕舉妄動,乃要像路過的旅人一樣彬彬有禮。因為耶和華保守他們的日常生活凡事順暢,關懷他們的每一步路,出埃及以後一刻也沒有離開,供應生活所需充分有餘(7節)。
本段經文回顧了民數記(二十14-21)。但這裡省略了以東王無禮地拒絕以色列願通過此地的溫和請求。
雖然以東王無禮地拒絕了,但以色列卻離開以東人,迴避了與他們的衝突,這並不是因為懼怕他們,乃是因為上帝吩咐,不可與以東人相爭戰的和平命令。
3. 不允許征服的摩押人(8-9節)
第二個民族是摩押人,摩西吩咐他們:『耶和華吩咐我說:『不可擾害摩押人,也不可與他們爭戰。他們的地,我不賜給你為業,因我已將亞珥賜給羅得的子孫為業。』』(9節)
摩押人的地位於以東地的北部,即死海東部,上帝命令以色列不可侵犯他們的領土。因為摩押人是亞伯拉罕的侄子羅得與大女兒所繁衍後裔(參創十九36-37),與以東人一樣是以色列的兄弟民族。
『亞珥』是當時摩押的首邑,用來代表摩押地。
摩押人沒有敬拜以色列人的上帝,也沒有對祂表示忠順,他們有自己民族的神祇。但是,這裏卻說,是上帝給了這些民族領土。這是歷史的事實,在創世記可以看見這些歷史的背景,這裡我們也可以看見上帝的信實。
4. 征服迦南的確信(10-12節)
在這段「括弧」的說明裡,摩西論及了以東人與摩押人,各自征服定居在那裡的原住民,並與以色列的迦南征服史進行了比較。
這裡所說「以色列在耶和華賜給他為業之地所行的」(12節):
(1) 意味著以色列在征服約但河東之地,亦即基列與巴珊之後,摩西將此地分給兩個半支派的事實(三10);
(2) 或許是預言。以色列百姓也將會像這兩個族類一樣,完全征服迦南,成為他們的地業。
摩押人稱他們為以米人(11節,創十四5);猶大人稱他們為亞衲人(10節,民十三33;士一20);亞捫人叫他們做散送冥(20節)。
5. 出埃及第一代的死亡帶來的教訓(13-15節)
本段記錄了從埃及出來的舊世代,全都死在曠野生活中的事件。
上一代的兵丁都滅盡,其中還有『耶和華的手也攻擊他們』(14-15節)。這樣的待遇本來不應該臨到他們的,他們應該是與耶和華一起征戰的勇士才對。要不就是戰死沙場,得天上獎賞;要不就是得勝進迦南,得地為業。
但是,這些人卻糊裡糊塗的枉死曠野,勞苦愁煩,轉眼成空。
這正確地成就了38年前上帝在加低斯巴尼亞所說的話語(民十四26-35)。摩西之所以反覆告知新世代這些苦澀的事實,是為了使他們覺醒起來,以他們父輩的失敗與警戒做為教訓,不再在上帝面前重複悖逆歷史。
6. 不允許征服的亞捫人(16-23節)
第三個民族是亞捫人,亞捫人居住在約但河東岸,即摩押人的東北地區,是亞伯拉罕的侄子羅得從其二女而生的後裔(創十九38),上帝命令以色列也不可侵犯他們的地(19節)。
原因是上帝不僅已將那地賜給亞捫人為業,並且因他們是與亞伯拉罕血脈相連的兄弟民族。
從客觀角度來看,以色列人、以東人、摩押人及亞捫人都是出自同源,是移居的民族,取代了先前的居民,然後漸漸發展成為一些小的王國。
申命記在這裏明白承認以東和摩押兩族所佔領土的權利。以色列人民沒有權利侵害他們『弟兄的領土』(4節),尤其是,他們必須避免冒犯他們或是引起任何的敵意。
透過今天的經文,我們思想以下問題:
1. 在這段漫長的旅程中,描述他們與三個民族的互動,摩西都做了麼要求?為何如此?
2. 今天的經文值得成為我們的人生的他山之石:你願意成為天國的「勇士」,還是寧願意做曠野的「永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