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城365 天天親近主
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4:8》
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4:8》
以色列人藉著與上主立約,已經成為上帝的子民,是聖潔的國民,因為上帝就是聖潔的(參出十九5-6;利十九2)。既然為上帝的兒女,生活行事為人就必須符合上帝兒女的身分。
這段經文主要講述四方面不可污穢己身的條例。
1.喪事的問題(1-2節)
以色列人既藉立約成為上帝的子民,就是上帝所專愛的兒女,就要在生活上聖潔。
因此,在遭逢親友哀傷喪葬的時候,就不可效法外邦人的惡俗,在自己身上用刀切割以表示傷痛;也不當將額上的頭髮或鬢鬚剃去,以致成了光禿(參看民六5、18等),以免與拿細耳人之離俗剃頭,有所混亂。
為死者劃身與剃頭的風俗,這是承受了異教的風俗,所以予以禁止。事實上,這問題後來還是發生,甚至直到耶利米的時代仍風行在以色列人中(參耶十六6)。
2.要分辨潔淨與不潔淨之物(3-21節)
本段經文將分辨的原則清楚列出,但分辨的原因則未有列出。這部分是關於早在利未記(十一章)就曾詳細論及過的,主要是分辨潔淨與不潔淨之飲食的律例。
食物潔淨條例的重點,並非食物本質或是成分的問題,而是要藉飲食習慣見證上帝聖潔的性情。所以,凡是潔淨的食物都可以吃,但是不潔淨的則不可以吃。
綜合摩西律法,歸納不可以吃的食物如下(與利十一章同):
(1) 血(利十七11;申十二23);
(2) 動物的脂油(利七23、31);
(3) 被野獸殺死的牲畜(利七23-27);
(4) 以腐屍為食的動物(利十一13-19);
(5) 動物的內臟(出二十九13、22);
(6) 無鱗無翅的水中生物(利十一9-12);
(7) 不分蹄而又倒嚼(反芻)的走獸(利十一3-8);
(8) 除了蝗蟲、蚱蜢之外的昆蟲(利十一22-23);
(9) 迦南地初收的農產(利十九23-24);
(10) 失雛的母鳥(申二十二6-7);
(11) 屋內有死屍而沒有蓋好的飲食(民十九11-22);
(12) 用母羊的奶煮的山羊羔(出二十三19)。
上帝之所以給以色列百姓立下這種律例,並不單單是為了關心選民的衛生。還可以從屬靈的層次,找到根本理由:
(1) 靠著外在的潔淨儀式,使他們自然地達到內在信仰的純潔。這也是舊約時代所有儀式的目的。
(2) 藉著從所有不潔淨之物的污染與腐敗中維持潔淨,來教導以色列百姓在罪中如何保持自己的聖潔。
(3) 使以色列百姓在他們最基本的飲食生活上,也過著與外邦人全然區別的生活,常常紀念自己是上帝所分別為聖的百姓。潔與不潔淨的律例,暗示上帝的話語適合於聖徒生命中的所有領域。
關於不可吃自死的物(21節上)。自死的動物常有影響人健康的毒素,甚至現代社會也都禁止宰售。但摩西律法理由,乃是承接前面有關吃血的問題,自死的獸的血已不能放出,故此不能吃。
關於禁止以山羊羔母奶煮山羊羔(21節下)。這是一種當時常有的異教儀式,因此以色列人被禁止如此行。
現代以色列人對這經文的應用,表現在肉與奶不能共食上。在以色列,早餐供應各種奶製品,無肉;午、晚兩餐供應肉品,無奶。所以假使這時喝餐後咖啡,就絕對是不加奶的咖啡。
上帝兩次重複地指出,以色列人是歸耶和華為聖潔的民(2、21節),因此要謹慎地生活,不可與異教連上關係,也不可違逆上帝的吩咐。故此,聖潔的守則是基於聖潔的身分。
你我是成聖的基督徒,故此我們在生活上,也當有聖潔的表現。凡與我們的信仰相左、與聖經教訓衝突的事,我們也當拒絕,不留餘地。
3. 履行十一奉獻的意義(22-29節)
(1)向上帝的報恩
十一奉獻代表獻給上帝的一份禮物,承認田裏的出產以及家畜都是從祂而來,十一奉獻事實上是向上帝的報恩。迦南地是上帝應許給以色列人的,將十分之一的出產獻給上帝,是感恩,也是承認上帝對應許之地的所有權。
(2)供應利未支派生活所需
十一奉獻供應聖殿及殿中職員的生活,如祭司和利未人所需的大部分生活資源。進迦南地後,這些人將不會分配到土地,所以從百姓得供養。
對於十一奉獻,可以肯定的說,這不是可以自由分配的,而是如瑪拉基先知所說「是當納的」。交出去,主權歸給上帝。
除了十一奉獻以外,這段經文交代了其他相關安排,歸納出三個原則:
(1) 住離中央聖所遠的人,不必將出產的十分之一和牛羊頭生的,帶實物去中央聖所朝聖。可將這些實物變賣,帶銀子去。然後在中央聖所就近購買實物,作為獻祭和喫喝使用(24-26節)。
(2) 本城的利未人仍要照顧。可取些牛羊宰了與他們一同歡樂,或許也可將部分實物或銀子供給他(27節)。
(3) 每三年一次的土產十一奉獻,積存在本城,共用於貧困孤寡和利未人的需要上(28-29節)。
有時候,我們對於甚麼叫分別為聖,總是覺得很含糊攏統。摩西律法雖然讀起來覺得瑣碎,但是非常具體。我們在讀這些律例的時候,正好可以仔細的思考,在我們生活中,如何分別為聖?如何不與世俗同流合汙?
透過今天的經文,我們思想以下問題:
1. 以色列人在喪葬事宜上的禁止是甚麼?原因為何?
2. 在飲食上的規範主要目的是甚麼?
3. 十一奉獻的功能包括哪兩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