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城365 天天親近主
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4:8》
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4:8》
3.說話與內心(33-37節)
接著,主耶穌使用不同的比喻來說明同一個問題,即你的言行取決於你是什麼人,也表明你是什麼人。因此,法利賽人對耶穌的侮辱,絕不能被當成未加思索衝口而出的言談;他們的話表現了他們的內心、他們的本質。
從樹的果子就可以判斷樹的品質(33節),同樣從人的說話就可以知道他內心的善惡(34節)。法利賽人對耶穌作出惡意的毀謗,正好反映出他們內心的污穢與醜惡(35節)。
當人將來面對神的審判時,他的話要成為受審判的根據(36節)。話語並非稱義或定罪的原由,但卻是稱義或定罪的證據(37節)。我們今天所說的每一句話,要決定我們將來在神國裏的地位,這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
『閒話』的原意是指「多餘無用的話」。我們今天糊裏糊塗隨便說的廢話,將來還要在審判台前供出來,更何況那些邪惡的話,將要受到怎樣的懲治呢!
這段經文提醒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對他所說的話負責。因此,我們應當時常警惕自己,不要在別人背後說長道短、搬弄是非;卻要隨時說造就人的好話,叫聽見的人得益處(弗四29)。你在這方面學會了多少呢?
有些信徒偶然說了冒犯主的話,以致內心惶恐不安,以為犯了不可赦免的罪。要知道法利賽人是毫無懼怕地故意與主為敵、故意抗拒聖靈,情況顯然是不同的。
(三)有關神蹟異能的論述(38-45節)
法利賽人和文士對耶穌第三個指控,說耶穌不在他們面前行神蹟。他們試圖以這個問題引誘耶穌為展現自己而行神蹟,這是一個試探,如同主耶穌受魔鬼試探時,魔鬼帶祂到殿頂,叫祂跳下去一樣。
1.求顯神蹟的誤謬(38-42節)
文士和法利賽人要求耶穌顯個神蹟給他們看(38節),這是要求耶穌在耶穌醫病趕鬼的神蹟之外,載行一個能夠證實祂是從神而來的神蹟記號。然而他們是何等虛偽!事實上,他已經看見主行那麼多神蹟,卻仍然不信。
因此,主稱他們為邪惡淫亂的世代,主說,除了先知約拿的神蹟以外,再沒有神蹟給他們看(39節)。
「邪惡」是因為他們固執頑梗,看不見他們的彌賽亞;「淫亂」是因為他們在屬靈上的偏邪,對神不忠。創造萬物的神,獨一無二的一位,結合了絕對的神性和完美的人格性,站在他們中間向他們講話,但他們竟然對祂充滿惡意。
約拿的神蹟,指的是耶穌死亡、埋葬和復活的預表。主說,這是法利賽人可以看見的唯一神蹟。
約拿被魚吞掉,然後被吐出來(拿一17;二10),正預表了主為世人的受苦、受死和後來的復活。祂從死裏復活,向以色列國作出最後和最激烈的呼籲,叫他們相信祂所傳揚的信息。
「三日三夜」是大約的說法,可指頭尾三天。我們的主與約拿相似,約拿三日三夜在大魚肚腹中,我們的主預言說祂也要這樣三日三夜在地裏頭(40節)。
耶穌以兩個對比指責猶太領袖的罪狀。
第一,外邦的尼尼微人權利不及猶太人,但當他們聽見先知約拿所傳的信息,就悔改了。所以當審判的時候,他們要起來責備那些人,因為拒絕接受比約拿更大、那位降世的神兒子耶穌基督(41節)。
第二,示巴女王(在猶太勢力範圍以外的外邦人)從南方而來,竭盡錢財能力要覲見所羅門;耶穌時代的猶太人卻沒有主動造訪耶穌。
這位耶穌是從天上來到他們微小的城鄉,作他們的彌賽亞王。可是,他們的生命卻沒有為祂(遠比所羅門更大的那位)預留任何位置。當審判的時候,那外邦的女王要起來定他們的罪(42節)。
在這章中,我們的主曾表示過祂比聖殿更大(6節);比安息日更大(8節);比約拿更大(41節);和比所羅門更大(42節)。祂「比最大的更大,且比最好的更好」。
我們今天也要憑著信心來生活,而不應動輒要求神蹟佐證。其實,神時刻的同在與親近,從歲首到年終的保守和引導,已足以成為我們信心的最佳憑據。
2.污鬼復返的教訓(43-45節)
耶穌說一個比喻,人的身體好像是一個屋子,被驅逐出去的污鬼有可能再次重回人身。當他回來看見屋子空閒著;就帶七個同伴一起住進。這人事後的情況比先前更嚴重,也更不容易趕出這些鬼了。
本段寓言的中心思想又可以用一句話來予以概括:中間立場是不存在的(參30節)。這寓言暗喻那些聽了耶穌的道,只在表面上接受,卻沒有讓聖靈在內心居住和塑造的人,他們將來會落入更可悲的景況中。
本段經文主要是告訴我們,半心半意地悔改是很危險的(45節)。
耶穌說,趕鬼的作為不僅要把鬼從人身上趕出去,也同時要把上帝國帶進人心;上帝作王、掌權於人心中。這樣,從前的「鬼屋」如今成了「上帝的殿」,是上帝的靈居住的所在(見林前三16)。
這邪惡的世代(39、45節),因為耶穌在他們中間傳道本來有可能得到「潔淨」,但是如果悔改不徹底,不能建立起新的忠誠,就會留下空處被魔鬼利用;不實實在在地跟定耶穌,站在耶穌一邊的人,最終難免會站到反對祂的一邊。
因此,真正悔改信主的人,不僅要不沾染污穢,還要結出生命的果子。
四、家庭的逼迫(46-50節)
這幾節經文表面上敘述一件平凡的事,提到耶穌的親屬與祂說話(46節)。但為何他們會來到這裏?
從馬可福音,我們或許得到一個線索。那時耶穌的一些朋友以為祂神志不清(可三21,31-35),所以祂家人或許因為這個緣故,要靜靜地把祂帶走(也參看約七5)。
當主聽見祂母親和他弟兄站在外邊,要與他說話時(47節),祂反而問:「誰是我的母親,誰是我的弟兄?」(48節)然後祂指著門徒說:「凡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姐妹和母親了。」(50節)
第十章曾經提到,一旦成為跟隨主的人,信徒的家人便會反對他們。不信的兒子會反對得救的父親;未得救的女兒會反對成了基督徒的母親;未重生的媳婦會憎惡重生得救的婆婆。
所以說,最妨礙信徒全心愛主的,往往是自己家裏的人。
門徒被說成是遵行神旨意的人(49節),這是多麼大的恩惠啊。
這「遵行神旨意」(七15-27也如此說),不是什麼理智上點頭稱是,而是在實踐中一點一滴的順服。這才是作門徒的根本,是對和耶穌的關係是否真實的一塊試金石(七21-23同此)。
耶穌向門徒強調,人在天父裏的屬靈關係,比他們屬世的血統關係更為親密;同時,人必須切實遵行天父的旨意,才可以成為祂家裏的成員。
對耶穌的各種錯誤態度,在第十一至十二章裡已表露得淋漓盡致,反對天國的勢力日益高漲,天國的君王基督仍然朝著祂使命的方向前進。耶穌雖遭「這世代」大部分人的厭棄,但有祂傑出的門徒們,即祂天父的真正家庭成員在祂周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