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城365 天天親近主
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4:8》
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4:8》
這篇詩是大衛在迦特王亞吉(亞比米勒是王號)面前裝瘋被趕出後寫的。大衛因怕掃羅逃到非利士人那裏(撒上廿一章),迦特王亞吉的臣僕認出他是掃羅王的大將,對他的動機產生懷疑,他為了避難只好裝瘋賣傻。
事實上,創世記最初提及的非利士王名叫基拉耳的亞比米勒(創二十2),到以撒的時代,又有一個非利士王名叫亞比米勒第二(創二十六1)。在公元前十一世紀至八世紀期間,非利士王朝中都持續使用亞比米勒此名字。
逃離迦特以後,他做這詩向神獻上感恩。大衛心中充滿了感謝和讚美,詩中他只曉得神的慈愛,沒有詳細的提到自己所脫離的危險。
這是一篇離合體的字母詩,也是感恩詩、認罪詩和見證詩。大衛自認是困苦人(6節)、傷心人、痛悔人(18節)。大衛在患難中並沒有離開神,反而三次的向主呼求,結果完全得著主的垂聽,因此他能作出有力的見證。
彼得前書第二、三章對本篇有直接引用,也有間接回應,反映出歷代信徒從其中獲益匪淺。
1. 與我一同喜樂!(1-10節)
大衛口中滿了讚美神的話,心裏因誇耀耶和華而喜樂(1-2節)。他稱耶和華為大,高舉祂的名(3節),因祂垂聽禱告,差派使者搭救人脫離恐懼和患難(4節)。凡仰望他的,整個人必定完全改變,恐懼除去,臉上有光彩(5節)。
接著是個人的見證(6節),現在明顯是指一次逃脫的經歷;其中可學習的功課,也屬同一範疇(7-10節):「神救了我;你們在祂手中必定也很安全。」
詩人在極大的苦難中呼求耶和華,經歷神的拯救(6節)。耶和華親自保護屬祂的人,如同指揮天使天軍,四圍環繞他一般(7節)。
詩篇只有此處和三十五5-6提到天使。天使是神的使者,看顧保護一切敬畏神的人(書五14;王下六17);但也執行神的刑罰(撒下二十四16;王下十九35)。
「你們要嘗嘗主恩的滋味,便知道他是美善,投靠他的人有福了!」(8節)
因此,他邀請敬拜神的人分享他獲神拯救的甜美經驗,盼望能一同享受神恩。因為神是美善的(8節),信靠祂的人可以一無所缺(9節)。
新約曾使用「主恩的滋味」(來六5;彼前二3)來形容踏入信仰之旅的第一步,並且勸勉信徒,不要淺嘗即止。
「少壯獅子還缺食忍餓;但尋求耶和華的,什麼好處都不缺。」(10節)
這裡使用了獅子的比喻,獅子是最勇猛、迅捷的猛獸,被譽為百獸之王。少壯獅子可以輕易捕捉獵物,飽享美食,詩人卻認為它們有時候也要面對缺食忍餓的問題。但是「尋求耶和華的什麼都不缺」,這卻是絕對與永恆的真理。
2. 向我學習(11-22節)
本詩這部分的教導,主要是:真正的美善在於與神和諧一致。
這裡的教導,可能是給那些跟他一起在亞杜蘭洞那400人的,大衛稱他們為「眾弟子」。起初的每一個字,都合乎智慧者訓誨的模式(如箴言一至九章),其口吻為父執輩,而所強調的乃是「敬畏耶和華」為智慧的開端(11節)。
接下去的教導為:你所享受的美事(12節),與你所行的善事(14節)息息相關。這裡要強調我們必須要有的分辨力:我們得著豐盛,是在神旨意以外,或是在神旨意以內?
大衛早年即按照這些經文所揭示的原則生活,也正如這裏一樣,勸勉跟隨他的人這樣行(11節;參,撒上二十四7,二十六9、23),至少他對掃羅的態度是如此;彼得前書三10-12引用此處第12-16節,而背景也雷同,就是煽動與逼迫。
他勸勉聆聽者實踐敬畏耶和華的真理:一個真正敬畏耶和華的人,必會謹守口舌,盡力遠避罪惡,竭力追求和平(11-14節);這樣的人,在遭難時必為神親自看顧(15-22節)。
祂的眼目能察透向我們隱藏的事,因此,我們尚未呼求,祂就應允;而祂的耳朵仍然向我們而開:祂對我們的禱告非常認真(15節)。至於惡人的災難,這裏也用同樣個人化的語氣,並神不歡迎的臉色來描述(16節)。
神對我們的禱告必然迅速的承諾(17節),促使我們超越死亡,望向永恆(19節),因為惟有如此,這應許才顯得可貴。有時義人會受極大的痛苦,然而神絕不會輕忽(18節),無論傷心痛悔的人和多有苦難的義人,神都施恩拯救(20節)。
一身的骨頭(20節):骨頭為身體中最後朽壞的部分,最厲害的病和打擊才能傷害到它。神不讓人的骨頭受到侵害,等於說全身都得到保護。這節在那義者耶穌基督身上奇妙地應驗了(約十九36)。
惡人作惡不但自食其果,且要受到神的刑罰(21節);但神所救贖的人之靈魂,必不至定罪(22節)。
基督徒可以存著更深刻的感恩,來回應本篇詩歡樂的精神,因為知道了那難以想像的靈魂的代價,以及那廣闊無邊的罪得赦免的範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