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城365 天天親近主
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4:8》
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4:8》
7-9章記載五個異象(七1-3、4-6、7-8,八1-2,九1),一步步記載神顯示了祂審判北國是確定、無從避免的,而且極其驚恐。
其中穿插了一系列的簡短神諭(七9,八3-14,九7-10)、阿摩司與伯特利的祭司亞瑪謝爭辯的記述(七10-17),以及禮讚耶和華無上權柄的詩歌片段(九5-6;參四13,五8-9)。
五篇異象敘述的體裁是自傳性的,由阿摩司以單數第一人稱敘述:「主耶和華指示我」(七1、4,八1);「他又指示我」(七7);「我看見」(九1)。
本章記載神讓阿摩司看見的前面三個異象。前面兩個異象除了看見神的忍耐外,也體會到先知愛百姓的心,與他責備亞瑪謝的說話正好成一對比。
1. 神收回降禍的手(1-6節):
阿摩司先看見兩個災禍,分別為蝗災(1-3節)及烈火之災(4-6節)。
為王割菜,是一種人民納稅的方式,為供給軍隊所需要的糧草。蝗災發生於第一次收割之後,第一批的收穫要繳納國庫,第二批才歸農民,大約在春季三、四月,正有雨水,農作物可再成長。就在那時,蝗蟲飛襲,農田全都毀壞。
蝗災看來似乎是突然的,其實是有很長的醞釀期。第一次收割時,幼蟲就靠吃食這些得以生長,現在已經造成災殃。當然如果神不允許,無法成災。主不但造蝗蟲,而且容讓牠們增長,所以蝗災是神降下,作為刑罰以色列人的工具。
於是先知的懇求神寬恕以色列,希望這個預言不要實現(2節)。耶和華垂聽先知的禱告,應允不降所說的蝗災(3節)。
第二個異象是火的懲罰,烈火之災被形容為吞滅深淵(4節)。深淵為地之深處,又或「陰間」之描述,形容火的厲害之廣泛及深入。有學者認為這是指旱災,盛夏的炎熱,陽光好似烈火一般。也有人認為是指敵人侵犯的戰火。
這次先知所求的,不是求耶和華赦免,而是「止息」(5節),祈求耶和華能不再命火降下,現在若可止息,損害與喪亡還不算嚴重。可能烈火之災比蝗災毀壞力更大,因為蝗蟲只吞食現有的,田地仍可再生產。但是烈火之災燒毀全地,連供水的泉源都乾涸,沒有水分,植物全部枯死,不能有新的草木與蔬菜。這樣的饑荒會是長期的,復原更加困難。
但當先知為此而向神祈求施恩時,神就轉意,也不降此災(6節)。「後悔」一詞為一種深刻的嘆息,神不降災也反映祂的忍耐與慈愛。
先知的講論,富有戲劇性的增強作用,先提說兩樣災害,但以神的赦免為結束,從而帶出第三樣不能逃避的災害。
2. 神降禍的手(7-9節)
先知所見的第三個異象是神降禍的手,重點在準繩(7節),是神公義的原則與手段。這異象並沒有兇猛、嚴厲的地方,但在平實中帶出神公義審判的性情。
祂手拿準繩,其實不是繩,而是繩所繫著的鉈,是鉛做的,使準繩垂直而下。古代雖有重刑,將燒熔的鉛倒在罪犯口中,將他燒死。但是此處鉛鉈不會是執行的重刑,卻是量度之器具,算的千真萬確。這鉛也不會是刀劍,作殺戮之用,好似第九章一節所提說的。
這次連先知都不敢祈求,因為神已經提出關乎他公平、公義標準的象徵來了,先知自知無權要神放棄其屬性。事實上,耶和華已經清楚說明祂的態度與決定:我必不再寬恕他們(8節)。
「不再寬恕」表示其重複及嚴重性,已到一個極點,神不得不施予懲治。
「以撒的邱壇」是專指北國的,因為北國的人常去別是巴朝聖獻祭,他們自承是以撒的後裔。「以色列的聖所」可能指那在伯特利的,因為那是被稱為「王的聖所」(13節)。
3.歷史插曲(10-17節)
王室的祭司亞瑪謝現身控告阿摩司圖謀背叛王(10-11節),控告他是一個「有幻覺的人(先見),是異地的入侵者(12節),又控告他侵擾伯特利的聖地(13節)。他扭曲阿摩司的預言,為的是引起耶羅波安更激烈的反應。
比較11節上與9節,亞瑪謝可能歪曲了阿摩司預言的信息。先知阿摩司確已預言過攻擊「耶羅波安的家」的刀(9節),但不一定指國王本人會被刀殺。按正意的理解是:如果國王和百姓執迷不悟,就一定會有懲罰臨到。
伯特利的祭司(10節):侍奉金牛犢的祭司,是北國的宗教領袖。他狡滑地把阿摩司針對王家的預言說成是叛逆。
阿摩司全卷書就只有這一段歷史的事實,這事件的發生是一名偶像敬拜的祭司控訴先知言論的可惡。這段經文使我們領會忠於神者遭受攻擊,而先知所面對的,乃是有權勢的人的反對,甚至有生命之危險。
阿摩司回答亞瑪謝,首先他否認亞瑪謝對他的批評,強調他不是職業先知,也沒有做過先知的門徒,他的職業是牧人兼農夫(14節),他並不以說預言的方法來謀生。他唯一的動機是順從耶和華的命令,執行祂的使命(15節)。
阿摩司面對強權並未退縮躲避,反而更加勇敢宣言,他警告亞瑪謝,現在不是存個人偏見的時候,而是要明白耶和華的旨意(16節)。
阿摩司宣佈神對祭司亞瑪謝的刑罰:仇敵將要踐踏以色列,敵人必然進城肆意姦淫擄掠,青年兒女倒在刀下,財產土地將要被掠奪。亞瑪謝貴為祭司,養尊處優,將死於污穢中,聖潔掃地。以色列民必定被擄去離開本地(17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