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城365 天天親近主
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4:8》
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4:8》
戰爭一觸即發,雙方人馬都不願意讓步,已經走到了沒有退路的地步,彼此整軍備戰。
一、罪惡的頑強(17-28節)
表面上以色列各支派師出有名,義正詞嚴,加上萬眾一心,應該在對付罪惡的敵人上一擊即中,實際上罪惡之火正無邊無際的蔓延中。因為這是各人任意而行的世代,是一個忘記耶和華,也不知道耶和華為他們所行的事的世代。
1.出師不利(17-21節)
這次戰役,勢力懸殊。便雅憫軍力只有二萬六千七百人,而以色列各支派聯軍,卻有四十萬之多!
開戰之時,好像正邪已分,便雅憫理虧,以色列聯軍是伸張正義。再者,以色列聯軍在出征之前,先去伯特利求問耶和華,也是神准許才出戰的。只是沒想到出師不利,以色列聯軍死了二萬二千人。
出征之前以色列人到伯特利去求問 神,耶和華也清楚的說:猶大當先上去。他們為何還打了淒慘的敗仗?十五比一的懸殊戰力卻打了敗仗,又死傷慘重,這是怎麼回事?
原因出在他們求問神不是求問,而是綁架,耶和華只是他們的擋箭牌。
基比亞惡人犯罪,應該適用「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出二十一23-25)的律法,也就是個人擔當自己的罪,而不是號召40萬大軍的聖戰。以色列人這麼大的動作,明顯的是經過精心策畫的計謀,是有心的操作。
整個發動聖戰的過程都是人為的,從大家商議(7節、十九30),到掣籤排定攻擊順序(9節)都是人為的,最後到伯特利求問只是形式上的。他們已經決定一戰,求問神並非真心求問,而是以神的名作遮羞布,讓他們師出有名而已。
若是真正的求問神,結果一定大大不同,所以說是綁架神。
2.再次滑鐵盧(22-25節)
以色列人首戰失敗,並未體認到原因何在,以致再次品嘗敗績。
第一次戰敗後,他們「彼此奮勇」(22節),互相打氣,再次擺陣,試圖挽回局面。他們雖然「在耶和華面前哭號,直到晚上」(23節),只是這樣做並不是出於悔改,而是情緒上的抒發。因此,他們不得不再次經歷痛心的慘敗。
3.痛定思痛(26-28節)
第二次吃敗仗讓他們再次痛哭一場,當日禁食直到晚上;又在耶和華面前獻燔祭和平安祭(26節)。這是為要向神認罪,與祂和好。經過兩次的失敗,以色列人開始思考失敗的根本原因,省察自己,因此為自己的驕傲和頑梗悔改。
與上次打敗仗不同,首戰失敗,他們在進到耶和華面前之前只是彼此鼓勵打氣(22節)。這次,他們立志尋求神的旨意。因為倘若他們還是想依靠自己的力量去作戰,就不會去做削弱體力的禁食禱告。
在大祭司非尼哈的監督下,他們再次求問耶和華,耶和華說:「你們當上去,因為明日我必將他們交在你們手中。」(27-28節)他們既然已經學到功課,回轉歸向神,就得到明確的答案,也得到明確的應許。
就好像過去以色列落入「犯罪→受苦→哀求→蒙救」的循環一樣,現在當他們到耶和華面前哭號的時候,上帝因憐憫他們,就出手拯救。
相反的,便雅憫支派一而再的打勝仗,就更加驕傲,認為神是站在他們這邊,無視於自己是否站在神這一邊。
二、攻勝便雅憫(29-48節)
這次戰役分兩段敘述。29-35節為戰事的綜述;39-48節則是同一故事的詳細記載。
1.(29-36節上)
以色列聯軍得到耶和華應許,收拾悲傷的心情,第三日再與便雅憫人交戰。前兩次是和便雅憫人硬碰硬,正面擺陣,結果傷亡慘重。
這次以色列人學乖了,善用作戰兵法,誘敵在前,埋伏在後。先在敵人面前詐敗,派伏兵從後方支援,便雅憫的軍兵雙面受敵,於是以色列得以反敗為勝。
便雅憫人失敗,是因為有前兩次勝利的經驗,所以輕敵。當以色列軍詐敗逃跑時,就以為跟前兩次一樣,可以把他們殺個片甲不留。「便雅憫人卻不知道災禍臨近了」(34節)。
2.詳述戰況(36節下-48)
本段經文是重複上一段的,只是較為詳細論述這次戰事的經過。
原來以色列人先在前方詐敗,誘使便雅憫軍隊追趕,造成基比亞後方空虛;再派伏兵從後方攻打基比亞的大本營,毀滅後方補給線。事成之後就在城裡放火,以煙氣作訊號通知前方的軍隊回防。
這時候的便雅憫軍隊發現基比亞城煙氣沖天,以色列人又轉身不再逃跑,知道中計了,就甚驚惶。情勢逆轉,便雅憫軍轉身往曠野逃跑,以色列人在後方追殺,先殺一萬八千人,到臨門磐路上再殺五千人,追到基頓又殺了他們二千人。
這次戰役,便雅憫的二萬六千七百勇士中只有六百人逃到曠野躲藏。沒想到以色列人卻殺紅了眼,移師到便雅憫地,將各城的人和牲畜,並一切所遇見的,都用刀殺盡,又放火燒了一切城邑。(48節)
這場戰爭原本是不需要啟動的,一旦啟動了,人的罪性與軟弱就一覽無遺。本來只需要針對那些惡人便可以,但是因為利未人使用激烈的手段為自己申冤,導致全國性的內戰。
即便是便雅憫人剛愎跋扈不得不戰,他們戰敗之後以色列人也應該彌平恩怨。但是以色列人卻趁機大開殺戒,濫殺無辜,甚至幾乎造成滅族。表面上是以色人戰勝了,實際上是兩敗俱傷。
這樣的結局印證士師記兩句關鍵的評語:「那時候沒有王,各人任意而行。」「他們不知道耶和華,也不知道耶和華為以色列人所行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