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城365 天天親近主
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4:8》
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4:8》
但支派分得的地土本來在以法蓮以西的平原,地土肥沃,是十分富庶的地方(靠近沙崙平原)。不過這地方接近沿海公路,又與強悍的非利士人為鄰,所以一直不能定居下來。
他們只好派出探子,偵查有甚麼地方可供他們安身立命,他們的行為源於不信神的應許,這種不信最終導致隨己意拜偶像的愚昧罪行。正因如此,在偶然的機會便遇上了米迦和他家中的利未祭司。
我們從中可以得到寶貴教訓。
1.但的探子遇利未人(1-6節)
約書亞在世時,但支派曾分得土地(書十九40-48)。但是由於非利士人不斷擴張勢力範圍,亞摩利人又頑強難馴(參一34),住在靠近海旁地帶的但族人,無法在所分得的地上立足,只得北遷覓地定居(1節)。
但人打發本族中的五個勇士,去仔細窺探,他們來到以法蓮山地,就投宿在米迦的住宅(2節)。他們聽那少年利未人的口音,認出他不是當地人,就進去問他說:「誰領你到這裏來?你在這裏作甚麼?你在這裏得甚麼?」(3節)。
利未人將過程一五一十地回答他們(4節)。這五個勇士知道利未人是祭司的時候,好像發現了一個寶,就請利未人幫忙求問神,想明白他們此行的吉凶(5節)。利未人對他們說:「你們可以平平安安地去,你們所行的道路是在耶和華面前的。」(6節)
利未祭司的回答肯定不是從耶和華上帝那兒來的,像個神棍,他只是隨口說出探子期盼聽到的話,也許還從他們身上得到一點賞錢。他還假耶和華之名證明他所說不假,為「各人任意而行」(二十一25)下了一個標準的好注腳。
但族五個探子的三個問題,也是每一個基督徒需要常常反躬自問的: 「誰領你到這裏來?你在這裏作甚麼?你在這裏得甚麼?」我們需要知道自己生活的方向和目標。
2.探子來到拉億(7-10節)
五個探子來到位於戈蘭高地北部邊界上的拉億,這是在以色列最北之境,在拿弗他利支派邊境之外一個小市鎮。此地有如世外桃源,居民安居無慮,並沒有設立自治政府或軍事組織。他們離西頓人也遠,與別人沒有來往(7節)。
探子便回去報訊,但人詢問他們窺探的結果(8節),他們回答說:「起來,我們上去攻擊他們吧!我們已經窺探那地,見那地甚好。你們為何靜坐不動呢?要急速前往得那地為業,不可遲延。」(9節)
這五個探子的報訊是積極的、樂觀的,因為那地方好得無比,而且他們必定可以輕易攻取(10節)。
從人的觀點來看,拉億很容易攻取,看來似乎是上帝所安排給但支派。那地有如世外桃源,比原來所分得的地業還好 ﹔而約書亞分給他們的地卻像一個敵人的堡壘,上帝似乎沒有鋪平前面的道路,地很難攻取(一34-35)。
但上帝的道路高過你們的道路;上帝的意念高過你們的意念(賽五十五9),往後看結果是,他們果然輕易地奪取拉億,把那城改名為「但」,在那裡設立了米迦所雕刻的像,卻成為以色列離教背道,敬拜偶像的大本營。
「但」的結局如何呢?所羅門王去世後,以色列分為南北兩國,北國的耶羅波安王鑄造兩頭金牛犢,一隻放在「伯特利」,一只放在「但」,這事叫百姓陷在罪裡,因為他們往「但」去拜金牛犢(王上十二25 – 31)。
先知也有提及「但」,耶利米說:「從但那裡敵人的馬噴鼻氣……因為他們來吞滅這地……與其中的居民。」(耶八16)亞述王提革拉毗列色三世侵奪加利利北部的時候(主前 733年),「但」首當其衝遭受敵人的擄掠(王下十五29),並在主前 722年完全被毀。
但支派不安分守己,未憑信心奪取所被分得的產業,反而憑己意行奪取拉億。還離教背道,敬拜雕刻的像和鑄成的像,犯下了彌天大罪,這真是「各人任意而行」的世代。